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5|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五种方法教你读懂草书之美!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bb10a3b7800e157bcb6265cb0329944.jpg

草书之美

草书艺术的欣赏,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要想欣赏好草书艺术,先须了解草书的特点,草书艺术的美在哪里。

有人说草书艺术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也有人将草书艺术的美概以十点:曰点划飞动,曰笔情墨趣,曰结体多变,曰章法生动,曰线条优美,曰血脉连通,曰气韵天成,曰转化跌宕,曰气势磅礴,曰奇逸潇洒。

总之,草书艺术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神形,无色而有绘画的斑斓,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

087043813b46e1204b1ded869c8d7b4a.png

草书之美

da826744f04dbbdcde6ea7eaada5182a.png

欣赏草书(行书)艺术作品的标准,可以说并无定式。对于同样一幅草书艺术作品,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养,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同样的人因早年、中年、晚年的差别,其标准也可以变异。尽管如此,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把欣赏书法标准多有概括。

b26343b6dfbaf5a81750fbd6f08b1c3e.jpg

王羲之〖初月帖〗

有人归纳为四条:曰气韵,曰选材,曰墨色,曰装背。也有人归纳为六条:曰形体,曰魄力,曰意态,曰流派,曰才学,曰气象。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为草书(行书)艺术的欣赏标准:

1线条美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的线条,尤其是草书的线条,更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不仅有形状上的区别,方向上的不同,而且还有疾涩、润燥、扁圆、质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异。草书艺术线条的千奇百怪、变化莫测,最能表现出一个草书家微妙的内心感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线条才明快愉人,给人以美感呢?

线条的力感

bc4058b2df4690c8b92c4a6527dd9977.jpg

张旭〖肚痛贴〗

凡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有力度、并富有立体感的线条。力感在传统书学中又称『笔力』。古今研习草书者反复强调正确『运笔』,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书法线条显示力,富于弹性(内有劲力的表现)。书法的线条应象『钟表中常运的发条』,而不可似『汤锅里煮烂的面条』,这个比喻『力的艺术』;告诉我们书法是线条的力感,是草书艺术的生命。

线条的情感

b4f1df2b31f90c6246b6f3ea744d2fd2.jpg

怀素〖自叙帖〗

『书者,抒也』。中国书法的点、划、线充满着活力,韵律和节奏,显现动人的表情美。所谓表情美,是书家和欣赏者双方在书法艺术上共同配合的视觉审美经验。一幅成功的草书作品,是作者凝神结思,蓄情而发,一泻而出的情感流露。『以情感人,用情作书』,是书法成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线条的节奏感。『一画之间,变化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草书如若粗细一致而无节奏的线条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所谓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虽寂然无声,却有音乐的旋律,这恰恰是草书艺术备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线条的呼应

881051a6aaba1bbe001b98f934b3e93e.jpg

张芝〖冠军帖〗

『起笔为呼,承笔为应』。呼应之作用,在于将原来个自独立的线条贯通为有机的统一体。线条有呼应,就象有气在流动,就象被赋予了生命一样。传统的书学称为『引气』、『血脉』,提出以『首尾呼应,上下相接为佳』。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的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

2结构美

对结构的欣赏,一般的理解常常是结构是否整齐,是否符合于平衡对称的要求,实不尽然。平衡对称固然是一个基本要求,但结构美更注重平衡对称中又有变化,而且其变化是否有所创新,不落俗套。成功的草书艺术结构,既合乎平衡对称,各部份对比照应;又有长短、大小、阔狭、疏密、横直……种种富有新意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

60333b2671bc89beac2abc9de4691d64.jpg

孙过庭〖书谱卷〗

3章法美

章法就是一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是否疏密得当,大小相宜。

一幅章法讲究的草书作品,则能表现顾盼有情、精神飞动、全章贯气的艺术效果。

99a811f680348509e31ab03ebcae44e7.jpg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

4墨韵美

草书艺术主要以水墨线条表现其美。一幅作品有无神采,要看运墨是否灵活: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等不宜完全一样。

fb99ced9f9ef8ae0c2712dda052b42a8.jpg

董其昌〖千字文〗

5意境美

在欣赏了笔墨结构章法之后,仍须进一步去把握整幅作品所特有的意境美。草书的意境美,指的是作品所表现出作者在精神、审美、风格,及对欣赏者产生的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2540a7d90d2ef1af733f61a61cd8607d.jpg

傅山〖千字文〗

钱洽 發表於 2025-7-16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草书审美五法刍议》

草书之美,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其审美之道当以"五法"为纲:

一、观其线质,得筋骨血肉之妙
草书线质贵在"屋漏痕""折钗股"之喻。张旭《肚痛帖》中疾涩相生的笔触,恰如公孙大娘剑器舞,刚劲处若屈铁,柔婉处似春烟。黄庭坚谓"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观者当察线条中段之"篆籀气",细辨锥画沙、印印泥之微妙质感。王铎涨墨之法,更于枯润对比间见生命律动。

二、味其势态,悟阴阳开阖之理
怀素《自叙帖》"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正得"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之妙。欣赏时须着眼字组间的"笔断意连",如《古诗四帖》中"北阙临丹水"五字作一笔书,其俯仰向背之姿,暗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米芾"八面出锋"之说,于此可得印证。

三、察其章法,通宇宙布局之机
草书章法尤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徐渭《草书诗轴》以"乱石铺街"之法打破行距,恰似《庄子》所言"旁礴万物以为一"。王羲之《初月帖》字距忽紧忽疏,如观太极图中阴阳二气的流转。当代林散之"雨夹雪"式布局,更在虚实相生中见天地秩序。

四、会其神采,感书家心画之韵
颜真卿《祭侄稿》悲愤之气溢于毫端,正是"书为心画"之实证。赏读时当结合书家生平:黄道周绝命书之凛冽,傅山连绵草之孤傲,皆其人品之外化。苏轼《论书》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便不成为书,此说最宜玩味。

五、考其源流,明书体嬗变之迹
章草之朴拙(如皇象《急就章》)、今草之流丽(王献之《中秋帖》)、狂草之磅礴(张旭《千字文》),各有其美。智永《真草千字文》可窥楷草嬗变,于右任标准草书可见今古融合。学者当以《书谱》"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鉴,方不致以偏概全。

昔张怀瓘《书议》云:"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观草书者,当如品龙井茶,初觉淡而无味,细啜乃得兰蕙之馨。倘能循此五法,辅以《说文》根基、诗词涵养,假以时日,必可渐入"观千剑而后识器"之境。
zilong197931 發表於 2025-8-2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草书审美五法刍议》

草书乃书道之精魄,自汉魏以降,张芝、羲献父子以"一笔书"开其先河,至盛唐张旭、怀素臻于化境。今人欲窥草书堂奥,当循五法以观其妙:

一、线质取神
草书线质贵在"屋漏痕""折钗股"之立体感,张旭《肚痛帖》以篆籀笔法作狂草,线条如绵裹铁,观其"痛"字末笔,顿挫间暗含万钧之力。黄庭坚谓"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此即线条生命力之所在。

二、势态求变
怀素《自叙帖》"骤雨旋风"之势,实乃"八面出锋"之变。其字组倾斜角度最大达45度,却始终不离"锥画沙"之中锋根基。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八字,道尽草书动态平衡之玄机。

三、章法观气
王铎条幅作品常见"雨夹雪"式空间分割,通过字组疏密制造"呼吸节奏"。如《临谢安帖》中"奈何"二字独占一行,与左侧密集行气形成"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视觉张力,此即董其昌所谓"似奇反正"之妙。

四、墨法悟韵
徐渭《草书诗卷》以"涨墨法"打破二维平面,墨色层次多达七阶。其"点画狼藉"处,恰合孙过庭"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之论,墨象的时空感由此而生。

五、文心见性
黄道周《草书诗轴》中"血战"笔势与抗清志节互为表里,印证刘熙载"书者,如也"之论。观者当以"知人论世"之法,透过笔墨窥见书家胸中块垒,方得"书为心画"真谛。

昔人云:"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赏草书当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既要见其"浏漓顿挫"之形,更须会其"天地低昂"之神。五法虽分,实则一气贯通,学者若能以"澄怀味象"之心参之,自可渐入"豪翰如飞、意先笔后"的化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