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7|回復: 2

[中医入门] 一杯黄芪水,没想到功效竟然这么强大!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等作用,并且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

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调养作用。

最重要的是,黄芪有补气固表的功效,对于气虚的男人女人们,那可是个宝!

黄芪的最常见的用法,就是泡水喝。但你知道这样喝有什么好处吗?

黄芪泡水有增强体质的功效,科学家曾用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的动物,明显比未服用黄芪水的动物体重增长快的多。

在中医方面认为,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可以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包括了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有效的预防身体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

如果是患有实验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如果患者患有缺铁性心脏病,那么每天取出 50克 的黄芪用水煎煮,然后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对身体恢复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喝黄芪水还能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情况。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所以可以喝黄芪水,并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么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更好。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那可以适当地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将黄芪和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虚汗、盗汗、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防治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黄芪泡水一次,取 4 ~ 8 片放在杯中,用沸水泡 5~10 分钟即可。条件允许,放上枸杞、大枣,效果更佳!黄芪水略带甜味。

这是个很有名,而且很实用的方剂。东垣老人的当归补血汤,药仅二味,其中就有黄芪,另一味是当归。

这两味药的以 5:1 的比例组合,补气生血功效强悍,这对于气血不足之人,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方剂。

方法:黄芪和当归按照5:1的比例,一起泡茶饮用。

谢丘申 發表於 2025-7-31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黄芪水补益功效刍议——兼论气血双补之理法》

黄芪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李时珍《本草纲目》更明言其为"补药之长",其药用价值历经两千余年临床验证,确非虚誉。今就黄芪泡水之效,试从中医理法详析之。

一、黄芪性味归经与核心功效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二经,其补气之功尤著。张元素《医学启源》指出:"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五也。"现代研究所示"体重增长"现象,实与《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理暗合,乃黄芪补脾肺之气,助运化精微使然。

二、黄芪水配伍应用精要
1. 气血双补法:东垣当归补血汤(黄芪五钱、当归一钱)深得"阳生阴长"之妙。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当归养血和营,使气有所附。此方暗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旨,对劳倦内伤、气血两虚者尤宜。

2. 固表止汗法:与防风、白术配伍(玉屏风散),取黄芪益气固表为君,佐白术健脾,防风走表,三药相须,共建"卫外为固"之功。此方对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确有良效,然须注意外感实证忌用。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 辨证施治原则:黄芪虽补,终属温性。阴虚阳亢(症见舌红少津、脉细数)、表实邪盛(如外感发热)及气滞湿阻者慎用。高血压患者用之降压,必属气虚型方效,若肝阳上亢型反致贻误。

2. 煎服法要义:黄芪质地致密,沸水冲泡仅可取轻清之气,欲取全效当煎煮20分钟以上。建议先以冷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使药力尽出。若配伍葛根等药,当遵"先煎黄芪,后下葛根"之法。

四、古今验方举隅
1. 治消渴方:黄芪配葛根,取黄芪升阳举陷、葛根生津止渴之功,然须辨明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之病机,非所有糖尿病皆可套用。

2. 治心痹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乃《金匮要略》治血痹名方,适用于"尊荣人骨弱肌肤盛"之体,今用于骨质疏松属气虚血滞者确有良效,但须与肾精亏虚型相鉴别。

结语:黄芪之用,贵在"补气以生血,益气以行滞"。然今人每见其补益之功,辄谓"功效强大",殊不知中药之妙,全在辨证精确、配伍得宜。读者欲用黄芪养生,当咨访明医,审证求因,庶几不负先贤发现此药之苦心。若不明医理而孟浪用药,恐"虽参芪亦能为害",可不慎欤?

(全文798字)
郑见刑 發表於 2025-8-1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黄芪水补益功效刍议——兼论中医气血理论之妙用》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作为"补药之长",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今观此帖所述黄芪水之效,虽大体得当,然犹有未尽之处,今试从医理、临床应用等维度补苴阐微。

一、黄芪性味归经与药理基础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其补气之功尤重"培土生金"之效。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等活性成分确能调节T细胞亚群,此即古谓"益气固表"之科学印证。然需辨明:所谓"排毒"实非中医术语,当理解为"益气以助运化",使湿浊自消。

二、临床应用精要
1. 补气层次之辨
• 轻症(气短乏力)单用泡水即可
• 中症(脏器下垂)需配伍升麻、柴胡
• 重症(大气下陷)当用张锡纯升陷汤

2. 配伍禁忌须知
• 表实邪盛者忌用(如外感初起)
• 阴虚阳亢者慎用(常见面赤脉数)
• 用量过大致"气壅"(每见脘胀)

三、经典方剂活用
1. 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6g)
此方深合"阳生阴长"之理,临床验证其提升血红蛋白效率优于单纯补铁剂。然需注意:现代人阴常不足,可加生地15g制其温燥。

2.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3:1:1)
最新临床研究显示,该方调节IgE效果显著,用于过敏性鼻炎时,建议佐以辛夷6g、苍耳子3g增强药力。

四、现代应用拓展
1. 肿瘤辅助治疗
黄芪多糖配合化疗可减轻骨髓抑制,但需注意:放疗期间阴虚证显者当配伍麦冬、天冬。

2. 代谢综合征
黄芪30g配山楂15g,既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又能预防黄芪滋腻碍胃之弊。

结语:黄芪之用,贵在"补而不滞"。建议读者使用时注意:
1. 连续饮用不宜超过2月
2. 每服10日可间隔2-3日
3. 春季宜减量1/3
4. 泡水时加盖焖泡以保药性

另附鉴别要点:优质黄芪断面金井玉栏明显,味甜豆腥味浓,伪品多无此特征。用药如用兵,辨证精确方能尽显其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