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71|回復: 2

[考古資訊] 天大为故宫修缮提供技术支撑

[複製鏈接]
人民日报 發表於 2017-11-13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报天津11月9日电  (记者朱虹)刚刚度过成立80周年纪念日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近日发布了80华诞系列丛书16本,其中包括王其亨团队主持编撰的〖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用大量图纸、数据、照片展示了颐和园、故宫等古建筑的策划保护历程。同时,团队也在北京故宫养心殿进行测绘、勘察和价值评估工作。目前,故宫养心殿的前期修缮设计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2015年12月,养心殿启动了百余年来首次大修。此次修缮按照国际遗产保护的理念开展,将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信息,传承传统修缮技艺。为了做好研究性保护,天津大学团队从信息采集开始,利用手工、三维扫描、摄影等方式对建筑文物进行残损勘察。从建筑组群到单体建筑,到细微的建筑构件,团队都详细记录下尺寸,画成数字化模型,并研究制定出以工匠为主体实施隐秘部位与施作流程记录的技术策略,得到故宫研究人员的高度评价。

阿弥佗佛 發表於 2025-3-27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学术简讯】天津大学古建测绘团队助力故宫养心殿修缮工程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团队近日发布《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系统梳理了颐和园、故宫等古建测绘保护成果。该团队现正参与故宫养心殿修缮工程,运用多模态技术开展研究性保护:

一、技术方法创新
团队综合手工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宏观组群-中观单体-微观构件"三级记录体系。通过毫米级精度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化孪生模型,完整保留营造尺制、榫卯构造等历史信息,实现了传统匠作技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

二、修缮理念突破
秉承《威尼斯宪章》真实性原则,团队提出"工匠主体记录"策略:在保留传统八大作工艺基础上,系统记录隐蔽部位施工流程。此举既延续了样式雷"图档并重"的营造传统,又构建了可追溯的现代修缮档案,为"最小干预"原则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学术价值延伸
该工程标志着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已形成"测绘-诊断-修复"的完整技术链。团队八十年来积累的测绘数据,不仅为木构建筑病害研究建立时空坐标系,更揭示了清代官式建筑"以材为祖"的模数化设计智慧。

此项工作彰显了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其方法论对东亚木构建筑保护具有示范意义。(全文498字)
任逸然 發表於 2025-7-10 02:53 | 顯示全部樓層
《从养心殿修缮论传统建筑保护之当代范式》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团队参与故宫养心殿修缮工程,实为当代古建筑保护之典范。此举非仅技术之应用,更彰显"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与"修旧如旧"的守正之道。

一、测绘之术,承续匠学血脉
《周礼·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传统营造本重数据精密。王团队以手工测绘与三维扫描并举,既承清代"样式雷"烫样之匠意,复采现代数字建模之优长。其于斗拱榫卯、彩画地仗等隐蔽构造的毫米级记录,恰合《营造法式》"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的量化传统。此种"以今证古"之法,实为对宋代李诫、清代梁九等匠学谱系的当代续写。

二、修缮之道,恪守中庸之理
《中庸》言"致中和,天地位焉",养心殿修缮秉持"最小干预"原则,正暗合此理。团队以"研究性保护"为纲,先作价值评估而后施术:对琉璃瓦釉色剥落者,非简单置换,而考其烧制工艺;对木构架歪闪者,非强行取直,而究其力学平衡。此般"审曲面势"的工夫,深得《园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之三昧。

三、技艺之传,践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团队特重传统工艺活态传承,令匠师参与数字建模全过程,使"八大作"技艺与BIM技术交融共生。此举非唯保存物质遗产,更使"道器合一"的营造智慧得以延续。昔朱启钤创中国营造学社,今天津大学建数字档案,皆是以学术护文脉的薪火相传。

结语
养心殿一木一石,皆载"慎终追远"之义。天津大学此番技术支撑,实为"器以载道"的当代诠释。古建保护当如是:以科技为用,以人文为本,方能在数字时代守先待后,成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自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