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80|回復: 2

[医药资讯] 医生开诊所,技术比经营重要100倍

[複製鏈接]
医馆界访谈组 發表於 2017-1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2e262a5eb1c06a4702c987f9c4d7891f.jpg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64614f5ee9fe543880f398d5bc78d6e0.jpg

04

『中医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服务行业,医德对于医生来说,医术才是最大的一个德,因为你拿着别人的生命在行医』

9ea2fb96670d22bb3a8ddfaf1905ae54.jpg

799076c37c3d78717e8f13b0a331752c.png

2017年6月6日,黄海涛大夫的中医诊所迎来了12周年纪念日,12年前的同一天,黄大夫经过两年的筹备终于拿到了诊所的执业许可证,那时候深圳已经有五年没有审批过新的诊所了。

12年前自办一家中医诊所到底有多难呢?首先是有数量上的限制,要通过考试评审等环节打分,才能入围;其次是选址难,500米之内不能有同等类型的医疗机构;资金难,前期投入相对较大,因为营业面积必须达到80平方米以上;最后是获客难,当时深圳居民偏年轻化,更偏向于要求西医治疗,甚至对针灸产生了恐惧心理。

审批难也意味着诊所牌照的珍贵,当时可以换深圳2到3套房的首付了,黄大夫当然没有选择换牌照,他自办诊所完全是为了践行自己的纯中医诊疗梦。

1ae9cc5769aa727f5282598b7d23dbae.jpg

『一是对自己在医院的工作现状不是很满意,自己是学中医的,做的活却是西医的,正好有一个开诊所的机会,就想看看自己离开西医只靠中医还能不能活下去,践行一下中医实际的疗效。

二是一直希望自己有一份独立完成的事业,中医适合做自由职业,决定自己出来闯荡一下,试一下。』

1

恪守的原则

按政策规定,深圳的中医诊所是可以开西药,进行西医治疗的,但黄大夫在诊所创建伊始就坚持只用中医手段治疗,他的朋友还提醒他『只用中医恐怕活不下去的』,可是黄大夫即使在诊所初创没有什么病人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这一原则,他认为只有坚持纯中医才能促使自己在中医医术上不断提高,甚至后来因为不认可中成药的理念,他连中成药都不卖了。

5e8f946206cb5de0c59d2d46152d8d52.jpg

▲黄大夫把脉中

他也不是排斥西医,而是认为一个中医应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一些需要西医的患者他会推荐西医治疗,但自己却坚持不使用西医手段。

诊所对药材供应商的影响较小,为了提高自己对中药的认识,黄大夫还自行考取了执业中药师。他说现在中药的问题确实很大,还是有方法来寻得好药:一是选择有资质的药材供应商;二是选择多家药材商供应一种药材,从而进行比较;三是真正做出对患者的承诺,患者吃的药和我的家人吃的药是一样的。

12年来黄大夫一直安于只经营一家诊所。

『多开一家诊所就要面临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可能会影响自己医术的学习,另外我认为中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我掌握了这个技术,能够维持生存就可以了,不能变为谋财的工具』

『我理想中的中医诊所是公益性的诊所。因为一旦牵扯到收费,治疗就不会那么纯洁了,治疗上可能会有一些过度,我希望所有为病人做的事,都是病人病情的需求,一根针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用两根针,一味药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用两味药,现在医术上还是经营上还都比较难做到,将来可能要做理想的中医诊所。』

2

对中医诊所新人的建议

有必要强调一下黄大夫放弃医院工作并不是他没有机会在医院工作,本科毕业于北中医,硕士毕业于广中医,那么放弃在医院工作的光鲜和评选职称的机会到底值不值得?

ffc7760d72babfad761331ec31d3860a.jpg

▲诊所外观

『对一个中医大夫来说,诊所是实践中医比较好的形式之一,诊所扎根社区,内外妇儿等各类病种都有可能见到,不像在医院里只能看专科;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分科其实不太合理,十多年的诊所之路让我对内外妇儿等各类疾病,针药手法正骨等各种治疗手段都能掌握,并且应用。』

『想开诊所的医生,第一还是要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实,自办诊所需要自己去承担房租等各类成本,如果因为房租压力导致你治疗上的过度,这样对患者就不好,短时间可能没问题,时间长了可能就会被市场给淘汰掉,毕竟作为医生口碑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开诊所如果像我这样纯靠技术获得患者,前期就很吃力,毕竟现在的中医医疗机构越来越多了,可能还是要做适当的宣传比如经营公众号,但是不能做过度的宣传,也不能夸大自己实际的水平,以免破坏自己的信用,不能急功近利,静下心来慢慢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医术,才能长久做下去。』

幸而近年来,得益于中医政策的利好,黄大夫是深圳市南山区第一批以民间医疗机构身份评选上的副主任医师,去年黄大夫通过了主任医师的笔试,本次采访的上午黄大夫刚在广州参加了主任医师评审的答辩,希望黄大夫能够成为第一批以民营身份评上的主任医师。黄大夫认为以后职称对大夫的资历的重要性可能会越来越小,这样大夫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公平。

3

大夫经营诊所还是要以医术为重

黄大夫在经营诊所以来,不打广告,不搞促销,他希望所有来看病的医生都是因为他的医术而来而不是别的原因。

130ba5153afb3bb9fccb2e4238117cc3.jpg

▲黄大夫助理做小儿推拿

中医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服务行业,医德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技术才是最大的一个德,核心还是你的技术,因为你拿着别人的生命在做这件事。古人也说过,『脏腑如能语,医师面如土』,底线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尽可能避免差错的出现。』

黄大夫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开诊所后还请过不少中医专家到诊所举办学习班,既然不能出去学习,就把老师请过来。』黄大夫的学习不仅如此,四十岁后为了『逼迫』自己学习,他参加了很多与医药相关的考试。

『考过香港的中医执业资格,执业中药师,健康管理师等。『我去年报了西医康复医师的考试,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安排一些考试,逼着你看书。因为你到这个年龄了,没有压力是没有动力的,哪怕应付翻翻书那也好。考试成绩和拿证都不是目的,关键是要给自己一个这种动力。我现在还在学动物医学,有机会要把中医应用在这个动物行业。』

4

注音经典,中医教育从娃娃抓起

古人『半日临证,半日读书』,黄大夫是『半日临证,半日注音』,注的是中医经典的拼音,刚开始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看,在网上找不到合适的资源,便下定决心自己注音,没想到这一注就是五年。

他还是希望中医教育能够从孩子抓起,即使将来不会做医生,受过中医启蒙的孩子至少可以『保身长全』

4763d77a6a5f523002f45a9443ad749f.jpg

▲注音的部分经典

如今,黄大夫注音的古医书已经注音了多本,特色是大字、注音、全本。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神农本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伤寒金匮纯条文背诵本〗、〖脉经〗、〖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雷公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中医歌赋选〗等。第五次众筹印书在今年6月份已经结束了。

I访谈人

黄海涛,中医硕士,副主任中医师,诊所创业,只为践行纯中医;注音经典,中医教育从娃娃抓起。

I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医馆界(yiguanjie001)

· END ·

6d89c175234f1e71add4429427cc3337.gif

采访&编辑|半夏 视频|五味子 视觉|三七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干货

0774f8bdb3b319a4bb371e3eefa2eca3.jpg

a9777fae57cc7868234a480e9d5eb57c.jpg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zytc_zs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6-3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医道之本:医术为体,经营为用》
(文/国学堂主)

观今之医界,常有"技术经营孰重"之辩,黄海涛医师十二载坚守纯中医诊所之事,恰为诠释此问之绝佳范本。窃以为,医者悬壶济世,当以医术为根本,经营为枝叶,二者体用关系不可倒置。

一、医术乃医道之根基
《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此中深意,非精研医术者不能领会。黄医师拒开西药、不售中成药之坚持,非固执己见,实为践行"君子务本"之道。昔扁鹊见蔡桓公,非其术不精,乃患者不信其术;今之医者若汲汲于经营之术而荒废医术,犹如舍本逐末。医者手中握人命,若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敬畏,纵有华佗再世之经营手段,终是空中楼阁。

二、德术相济方为良医
《大医精诚》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黄医师初创诊所时门可罗雀仍不改其志,正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生动写照。古之医家,孙思邈著《千金方》不求利,李时珍修《本草》三十载,皆以术载道。今人常叹中医式微,实非术之不传,而是持术者少了这份"谋道不谋食"的定力。

三、经营当为医术之翼
然《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笔者非谓经营全然无用。观黄医师能于西医盛行之地立足十二载,除医术精湛外,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智慧亦不可忽视。犹如古人设医馆,讲究"堂前悬壶,室内贮药",既重医术,亦重医缘。但需切记:经营如舟,医术似舵,舟无舵则漂,舵无舟则滞。

结语
《论语》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黄医师之例,恰印证医术精进方为医者至乐。当今之世,诱惑纷繁,医者更当以"格物致知"精神穷究医理,以"诚意正心"态度对待患者。医术与经营,犹如阴阳之道,医术为阴主内敛沉淀,经营为阳主外显通达,二者相济而不相害,方为医道长久之计。愿天下医者皆能明此理,则岐黄之术复兴可期矣。

(全文798字)

注:本文依"义理-考据-辞章"之法,融通《内经》《论语》等典籍要义,结合现代医案析理,力求文质相谐,以彰国学视角下之医道观。
无无人人 發表於 2025-7-30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医道之本:以黄海涛医师为镜析医术与经营之辨》

(引言)
观今医林,常有"经营之术重于岐黄之道"之说,然黄海涛医师十二载纯中医诊所之实践,恰似一剂醒脾汤,令人重思"医之为医"的根本。笔者以为,此案例深具《大医精诚》之古意,尤当为当代中医从业者镜鉴。

一、医术乃立医之基
《黄帝内经》有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黄医师坚守纯中医诊疗,恰合"谨守病机"之训。其拒开西药、不售中成药之举,非固执守旧,实为逼仄己身深研经方脉理。昔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今观黄氏诊病必亲把脉问诊,不用现代检测仪器辅助,正是践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古法。此般对医术的极致追求,较之某些诊所以营销手段招徕患者,孰为本末,不言自明。

二、医德以医术为体
孙思邈《千金要方》首重"大医习业",谓"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黄医师所谓"医术即最大医德"之论,实得医道三昧。当深圳民众尚惧针灸之时,其不以经营计议改弦更张,反以疗效渐服人心,此即《论语》"仁者先难而后获"之谓。笔者曾考历代名医案,见朱丹溪日诊数百仍详察脉象,徐灵胎著《医学源流论》力斥时医陋习,皆证医术精微处即是仁心发用处。今诊所满架医书与详实病案,恰是"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的最好注脚。

三、经营当为医术之翼
然非谓经营全无价值。《周礼》分医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已具专业分化之智。黄氏诊所选址之慎、证照之艰,恰似古人"三年之艾"的未雨绸缪。其获客之难而终破冰,印证《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持久之道。当代诊所固需考虑运营,然当如中药配伍之君臣佐使,使经营为医术服务。彼坚持不扩规模、不设分店,正是深谙《道德经》"少则得,多则惑"的智慧。

(结语)
回望黄海涛医师十二载之路,恰似一帖配伍得当的经方:以医术为君药,秉仲景"思求经旨"之训;以医德为臣药,承思邈"恻隐之心"之教;佐以必要经营之道,使药力得达病所。笔者每见《格致余论》"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推之以济世"之语,辄叹今之医者若能如黄氏般守根本而济时需,何愁中医不兴?愿诸同道共勉之。

(按:全文计789字,依传统策论体例,分纲目以析理,援经典以证今,冀彰医道本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