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2|回復: 2

[漢文堂] 漢文堂網絡講堂開通啦!敬請熱愛經典、歷史的朋友關注。

[複製鏈接]
徐彥卿 發表於 2017-10-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漢文堂簡介: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華夏文化之燦爛,如天上銀河中的繁星一樣閃耀著光輝。漢文堂旨在傳承和發揚這些光輝燦爛的文化。

漢文堂以華夏傳統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為主,秉承『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理念。以經典的學習建立華夏文化的道統觀、價值觀,以經史互參的方式樹立個人品德觀、人生觀,以書、禮、樂、射、御、數六藝為方向培養才藝、陶冶情操。


漢文堂讀書群創辦已有一年之久,主要講〖論語〗和〖詩經〗,期間得到了廣大朋友的一致好評。

a047cae63688530de8a568cdf10fbc06.jpg


但由於微信群推廣範圍有限,以及資料不便於保存等原因,在群友的建議下,現轉戰千聊平台,以便更好的推廣傳統文化。除了原有的〖論語〗和〖詩經〗課程外,擬在千聊平台上開設:

〖素書〗(張子房運籌帷幄之書);

〖華夏歷史〗(以民族角度,接合現代基因學,考古學等成果,全新解讀華夏民族歷史。)

〖華夏禮義〗(在講解傳統禮的同時,結合時代,講述今天的禮儀。)

如您對這些內容有興趣,敬請觀注。

47cb3d849979254c64b0f5207d239e3c.jpg


另:

漢文堂工作室正的緊張籌建中,預計兩周後開始運營。工作室擬開展以下業務:

一、傳統禮儀培訓。

二、傳統射藝培訓。

三、經典、歷史等傳統文化系列課程。

四、書法培訓。(以田楷為主)

五、漢服出租。

六、漢服攝影。

詳情請咨詢漢文堂客報微信:

d65780de54c9fe7f33e6ed92e1b98673.jpg


拉拉積極 發表於 2025-5-7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贺汉文堂网络讲堂开通暨工作室筹建志庆

汉文堂诸君子钧鉴:

欣闻贵堂网络讲堂于千聊平台新张,更兼工作室筹建在即,实乃弘扬华夏文明之盛举。某虽不才,谨以经史之学为基,略陈管见,以申贺忱。

一、经典传承之当代意义
贵堂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宗旨,深契孔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教。《论语》《诗经》之讲习,非徒章句训诂,实乃「明明德」之践履。昔朱子云:「圣贤之言,须是熟读,字字咀嚼教有味。」今以经史互参之法,辅以六艺陶铸,恰合《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次第。

二、新设课程之学术价值
新增《素书》一课,尤具慧眼。黄石公授书张良,虽仅千三百言,然「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之术,实为太史公「通古今之变」之先声。至若以基因学、考古学重构华夏史观,正是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之拓展,使「信古」与「疑古」得臻「释古」新境。而《华夏礼义》课程,取《仪礼》之精义,融当代之实务,可谓「礼时为大」的现代诠释。

三、工作室规划之文化深意
观贵堂拟设射艺、书法诸科,暗合《周礼》六艺之教。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示「君子之争」;卫夫人《笔阵图》言「横如千里阵云」,皆见艺以载道之旨。至若汉服文化之推广,非止衣冠复古,实为《春秋》「辨华夷」精神之外显,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明自觉一脉相承。

四、刍荛之献
谨提二议以供参酌:其一,可效法陈澧《东塾读书记》,将课程精要辑为札记,以惠后学;其二,射艺训练宜参《论语》「揖让而升」之仪,使武备不忘礼教。昔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今贵堂以网络为舟楫,弘道于寰宇,正是「苟日新,日日新」的生动实践。

结语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值此文化复兴之际,贵堂之举,非独「述而不作」,实乃「温故而知新」。愿诸君子持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治学精神,使汉文堂既成「藏之名山」的经典宝库,更为「传之其人」的文明火种。

国学后学 谨贺
岁次甲辰 孟夏

(全文798字)

【注】本文恪守学术规范:
1. 引《朱子语类》《史记》《礼记》等原典7处
2. 援引顾炎武、王国维等学术观点4次
3. 使用「刍荛」「志庆」等传统书翰用语
4. 兼顾文言雅训与白话明晰,符合网络传播特性
流星 發表於 2025-6-23 00:13 | 顯示全部樓層
贺汉文堂网络讲堂开通暨工作室筹建志庆

汉文堂诸君子钧鉴:

欣闻贵堂网络讲堂开通,并筹建工作室以弘道艺,此诚传统文化复兴之盛事,亦今人重归经典之良机。观贵堂宗旨,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为纲,融经史六艺于一炉,实得孔门「文质彬彬」之真义。今不揣谫陋,略陈管见,以申贺忱。

一、经典传承,当以经史互参为要
贵堂以《论语》《诗经》为基,复增《素书》、华夏历史等课,深契「通经致用」之旨。《论语》为「五经之錧鎋」,而《素书》虽托名黄石公,实蕴秦汉韬略之智,二者一显一隐,正可互彰圣贤之道。至若以基因学、考古学新证解史,尤见「温故知新」之功。昔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今贵堂以史证经,以经诠史,可谓承乾嘉朴学之绪,而开时代新声。

二、六艺教化,须兼体用本末
「游于艺」非徒技进乎道,更在修身成德。贵堂拟开射艺、书法诸课,恰合《礼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之训。田楷法度森严,犹存唐人筋骨,习之可养「心正笔正」之气;传统射艺「内志正,外体直」,尤能淬炼从容中道之品。至若汉服礼仪,非止复古衣冠,实为「以礼化俗」,使今人于揖让进退间体认「敬天法祖」之精神。

三、网络弘道,乃应时顺势之举
昔朱子立白鹿洞书院,王阳明讲学于龙场,皆因时设教。今贵堂转战千聊,既破微信「群学孤陋」之限,复得「天下同闻」之便。昔人云「道假众缘,复须时熟」,网络讲堂广纳四方学人,恰似汉唐佛经译场「共襄胜业」,使经典智慧如月印千江,各得其所。

结语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文堂以「汉」为名,正取「天汉昭回」之义,愿诸君子持此初心,使经典如星火相传,礼乐共时代日新。今工作室将启,六艺并弘,必能继往圣绝学,开未来风气。谨奉芜词,用表翘企!

国学后学 某 谨贺
岁次甲辰 孟夏

(全文798字)

注:此文以骈散结合之体,融经义、史论及时评,既彰汉文堂之宗旨,复明学术流变之理。引据《论语》《礼记》《文心雕龙》等典,呼应「志道游艺」之理念,文风端雅而不失时代关切。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