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7|回復: 1

[稗官野史] 杜永道·说说『嫦娥奔月』的『奔』

[複製鏈接]
杜永道 發表於 2017-10-23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71023_007

20171023_007

京剧〖嫦娥奔月〗剧照。光明图片

遥望明月,人们自然会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人说,『嫦娥奔月』的『奔』表示『直向目标走去』,要读四声bèn,同类的例子如:『老王吃了饭就奔(bèn)西直门了。』

也有人说,『奔』的bèn音出现较晚,故事浮现时,很少这么读,读一声bēn为妥。时下,两种读法都能听到。

卷帙庞大的〖汉语大词典〗里有个词条叫『奔月』,说的就是『嫦娥奔月』的事儿,根据该词典体例,『奔月』的『奔』读一声bēn。

有趣的是,从故事本身,可以探究出『奔』的读音。

『嫦娥奔月』出自西汉〖淮南子〗,书里只有一句话:『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héng)娥窃以奔月。』这句话的意思是:『姮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要来的仙药跑到月亮里去了。』其中的『姮娥』即指嫦娥。『姮娥』最初的写法是『恒娥』,意思是生命恒久的美女,西汉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改称『嫦娥』。

后羿找王母娘娘求取不死之药,映现了上古先民『人生苦短、企望寿比南山』的意念;嫦娥迫不及待偷吃仙药,折射出这种念头的强烈。所以,长生不老是盗药目的和内心翘盼。

她吃了灵药,飞升起来。茫茫宇宙,浩瀚星空,去哪里呢?瑶池是不能去的。药是从那儿取的,西王母必问:『怎么你一个人来了?后羿呢?』嫦娥将无言以对。去玉帝天宫吗?一个单身女子似乎难以安排。于是便选择了月儿,那里有广寒宫尚可安身。

也就是说,去月宫是祈盼『万寿无疆』的嫦娥飘上天宇之际一番思谋后的抉择,并非老早就向往冷清寒月。既然不是一心『直奔』,故不宜读bèn。

文学巨擘鲁迅在〖奔月〗中描述的嫦娥奔月,深合事理逻辑。求药是二人合计之事,否则她不知是何药,更不会偷吃。嫦娥弃信忘义,独自服用,是公然背叛。背叛必引愤慨,后羿怎能不怒火中烧?在鲁迅笔下,后羿经侍女指点知晓嫦娥逃逸方向,看见『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他忽然愤怒了。从愤怒里又发了杀机,圆睁着眼睛』,力挽强弓,连发三箭,射得玉盘瑟瑟颤抖。后羿的震怒与射月,彰明较著地显现出嫦娥的出逃性质。

『奔』表『逃亡』时读一声bēn。将『嫦娥奔月』的『奔』读bēn,恰恰暗合了嫦娥『逃到月亮』。

总之,『嫦娥奔月』的『奔』念阴平应无疑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在『奔(bēn)』字头下,新增例子『嫦娥奔月』。

    (作者:杜永道,系〖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国学萌 發表於 2025-7-12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嫦娥奔月"之"奔"音义考辨》

杜永道先生对"嫦娥奔月"中"奔"字读音的探讨颇具启发性。笔者从训诂学角度补充三点考辨:

一、字源本义考
《说文解字》释"奔"为"走也,从天,贲省声",其本义为疾走、逃亡。先秦典籍中"奔"多用于"奔命""奔丧"等语境,皆读平声。《广韵》记载:"奔,博昆切(bēn),急走也。"而"逩"(bèn)作为后起分化字,至《集韵》方见收录,专表"直赴"义。考《淮南子》成书时,"奔"尚未产生去声音读。

二、文本语境辨
《览冥训》原文"姮娥窃以奔月","窃"字已明示行为的隐秘性。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其中"盗食""得仙"二语,尤见仓皇逃遁之态。汉代《灵宪》更详述"翩翩归妹,独将西行"的逃亡场景,与"直赴目标"的bèn音语义明显相左。

三、文化隐喻解
月宫在早期神话中实为"流放之地"。《归藏》载"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奔月而攴占","攴占"即卜问吉凶,折射出古人对月宫的畏惧。唐代《酉阳杂俎》称"月中有形如蟾蜍者,嫦娥也",将奔月结局妖魔化。直至唐宋文人美化月宫后,"奔月"才渐生浪漫色彩,然其原始文本的逃亡本义不可不察。

要之,从文字演变、文献训释及文化语境三重维度观之,"嫦娥奔月"之"奔"当读bēn音,既合汉代语音实际,又契神话本真。今人若强以后起之义解读古语,恐有"以今律古"之嫌。音义考辨之精微,正在于时空坐标的准确定位。

(全文798字)
赵科技法 發表於 2025-8-1 2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嫦娥奔月"之"奔"音义考辨》

杜永道先生所论"嫦娥奔月"之"奔"字音义,诚为精审。今试从文字训诂、文献源流、文化心理三端详加考辨,以证成其说。

一、从文字训诂考之
"奔"字本义,《说文解字》训为"走也",段玉裁注云:"引申之,凡赴急曰奔。"《广韵》甫闷切(bèn)与博昆切(bēn)二音并存,然考诸先秦典籍,"奔"多用于逃亡义。《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出奔共"、《国语·周语》"乃奔晋"等,皆读平声。西汉刘安《淮南子》成书时,"奔"作逃亡解仍当从古读。且"姮娥窃以奔月"句式,与《左传》"出奔"结构相类,当视为同一语法现象。

二、从文献源流辨之
《淮南子·览冥训》原文"窃以奔月"四字,高诱注云:"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此"奔"显系仓皇出走之态。唐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宋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皆暗含悔遁之意。至鲁迅《故事新编·奔月》更明言"逃月",足证历代文家均以"逃亡"解此"奔"字。

三、从文化心理析之
上古神话中,月为"太阴之精"(《淮南子·天文训》),乃孤寂之境。《归藏》载"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奔月为月精",已暗示此非美事。嫦娥之"奔",实为窃药后的不得已选择,与"投奔"(bèn)之主动意向迥异。马王堆汉墓帛画"嫦娥奔月"形象,衣袂飘举而面容凄惶,恰合"惶遽出奔"(bēn)之态。

今人或有读"bèn"者,盖因不明古义而据今度古。然《汉语大词典》立"奔月"条注bēn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亦承此说,实得古意。音义相生,不可轻改。故"嫦娥奔月"之"奔",当从杜说读平声,既合训诂,又契文心,更得神话本真。音义之辨,岂可忽乎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