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06|回復: 2

[西方历史辨伪] 从科索沃到加泰罗尼亚,看西方的『普世价值』

[複製鏈接]
后沙 發表於 2017-10-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加泰罗尼亚强行公投之后,当地议会称将在下周一宣布正式独立。

西班牙采取两种手段去应对国内危机:

一,宪法法院冻结公投程序,政府宣布公投非法,国王菲利浦六世表示分裂不可容许。

二,调集大批防暴警察,准备用暴力手段维持秩序。

66c3508804d46a9560eb599b54e33c4b.jpg

美国及欧盟则不断表态希望西班牙保持统一,欧盟还表态称加泰罗尼亚公投非法,同时认为这是西班牙内政,不准备干涉。

单看这件事,人们会觉得欧盟,美国很理智,很平和,很普世价值。

既尊重了西班牙主权,又呼吁停止暴力活动,活脱脱都是地球村里的模范标兵,

但四天前,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弱弱地问了一句:

每个塞尔维亚公民都有一个问题想问欧盟:为什么加泰罗尼亚公投独立就是不合法的,但科索沃独立连公投都没有就被你们支持?

美国,欧盟捂起了耳朵,因为他们不想听到,更没法回答。媒体马上做了消声处理,武契奇提问太让人难堪了。

欧美大国不遗余力地推动科索沃独立,之前还有南斯拉夫解体,西方舆论是如何告诉世界的?

这一切是为了人权,为了自由,为了平等,为了民族独立,为了普世价值。

在这些动听的宣传口号背后,干的却是灭绝人性的勾当:

一,煽动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二,策划南斯拉夫民族仇杀,制造永远的仇恨。

三,情报机构不断向南斯拉夫运送武器,培训军事人员。

四,一边倒的站在穆斯林极端武装一边,称之为『民主斗士』

五,拉偏架,最终直接派空军轰炸,地面部队进驻。

塞尔维亚人失去了科索沃,领土被分裂。到今天他们的总统也只能弱弱地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如果当年西方宣传的东西是正确的,是正义的,符合他们的普世价值。

那么今天在西班牙他们更应当积极支持加泰罗尼亚独立,然后策划巴斯克独立,还有加利西亚独立,为西班牙解体而欢呼。

然而西方大国却换上另一副面孔,扮演起尊重主权,尊重别国领土完整的角色。

西方的『双重标准』中国人体会不可谓不深,我们总问怎么会有这种厚颜无耻之人?短短二十年左右时间,西方道德和廉耻哪里去了?

他们哪里有什么道德廉耻?自诩为最文明世界,干得全是奴役和杀戮那一套。

欧洲欠老米一个道歉

当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忙着公投独立时,米洛舍维奇说过:公投应当由全体南斯拉夫人民决定,不能由某个地区内部一些人来实行公投。

西方大国非但指责老米是在妨碍民主公投,而且还直接动用军事力量参于分裂南斯拉夫。

ece96c940a5791fa0810227cd38fb947.jpg

米洛舍维奇到底妨碍了什么东西?以至于最终在牢房里死于非命。

苏联解体后,欧洲军事力量完全失衡,美国要通过北约东扩来彻底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达到在军事上完全控制欧洲之目的。

南斯拉夫作为一个中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既不亲苏也不亲美)成了北约东扩脚步中最大的绊脚石。

妨碍北约东扩,就是老米原罪,而巴尔干半岛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美国决不会允许这个地区存在一个共产党国家。

西方各家情报机构(德国,美国为主)和NGO组织不断秘密渗透进入南斯拉夫,组织各种街头动乱事件。

1991年开始,『火药桶』被点燃,在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斯洛文尼亚首府卢布尔雅那经常有人组织起街头示威活动。一开始都是喊着反共口号,后来游行口号就变成了反南斯拉夫,要求独立。

4df880e807e5f8dbbbcfe121e005ed7d.jpg

凡是多民族地区,西方情报机构都在向各种独立组织大力提供武器,人们开始互相残杀,西方媒体则将炮口对准南斯拉夫军警,只要他们一动,就口诛笔伐。

南斯拉夫武装部队也进退失据,而民族仇恨最终蔓延到部队之中,军队也以民族分成不同派别。

一年之后,拥有两千两百万人口的南斯拉夫解体,曾经的一家人,成了陌生人,甚至仇人。

以最早成功独立的斯洛文尼亚来说,它只有一百六十万人口,但经济水平大大高于南斯拉夫平均线,该共和国内民族单一,公投独立有绝对优势。

但是如果让全体南斯拉夫人民来投票,斯洛文尼亚又处于绝对弱势。

与加泰罗尼亚相比,两者有许多共性,经济优势,不平衡心理,单一民族人口绝对多数,对国家认同感低弱……

最大不同在于---美国与欧洲的态度。对斯洛文尼亚,美国主导的北约展开双臂欢迎,并承诺一独立就予以承认,南斯拉夫如果干预,就是打压人权,压迫自由。

斯洛文尼亚地方政府一宣布独立,欧洲媒体鼓噪这是『自由的胜利』,为了保证斯洛文尼亚的『独立和安全』,北约地面部队马上部署到该地区,等于认可斯洛文尼亚为北约成员国。

d44eaade95de0b46033137c45ca3fdd7.jpg

加泰罗尼亚说下周一宣布独立,我们不妨坐等北约部队进驻巴塞罗那,看他们如何保卫这里的『自由和人权』?

西方最恶心的运作,还不是接下来的马其顿,克罗地亚,以及血腥的波黑战争,而是在科索沃。

南斯拉夫解体,德国退到二线(小日耳曼目的达到),美国在中后程发力,跳到了第一线。

南斯拉夫这个名字被塞尔维亚和黑山继承(1996-1998),后来变成南联盟,科索沃就是其中一个自治省份。

美国和北约还是不放过米洛舍维奇总统,最初要求老米答应三个条件:

一,作为巴尔干半岛最后一位共产党领袖,他必须下台。

二,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三,允许北约部队进驻塞尔维亚领土,以及开放军事基地。

一个主权国家,怎么可能答应这种可耻的要求?老米坚决拒绝。

这样,南部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独立分子,就成了美国最理想的工具,CIA将军事人员秘密派遣到科索沃,指导他们如何作战?如何宣传?

9297538afdd496782a6d21e0025e3aae.jpg

CIA将原先在法国等地从事人口贩卖,毒品交易,控制非法妓院的一帮黑社会分子组建成『科索沃解放军』,向贝尔格莱德发起军事挑衅。

但是这帮人不经打,塞尔维亚部队经过几个月战斗,就把他们给打趴了。阿尔巴尼亚族独立势头被遏止后,美国坐不住了。

1999年初,华盛顿祭起人权法宝,发动宣传机器,当时,全世界都相信米洛舍维奇在大肆屠杀阿族穆斯林,侵犯了阿族人的自由和人权。

如果对当年没有印象了,现在可以看看西方对缅甸罗兴亚人的宣传(清一色全是穆斯林被迫害的照片和文字),别说老米,连昂山素姬都快成独裁者了。

1999年3月,北约对塞尔维亚空袭正式开始,西方舆论工具说这是一场正义对邪恶的惩罚,是为了世界和平与利益的战斗。

事实上,由于中俄反对,安理会没有批准这些军事行动,然而北约还是出手了。

三个月时间内,美军向南联盟扔下了六百枚弹道导弹,两万吨炸药。轰炸目标有工厂,桥梁,医院,学校,居民区,水厂,电厂……

53d25e1b924c9489f18120e13f94dc7c.jpg

没有什么所谓的误炸,这些民用目标都列入了美军轰炸计划,包括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

什么人权,什么普世价值,什么平等,在西方眼中那只是挂在嘴边的台词,他们做的跟说的完全是两回事。

但南斯拉夫的战斗能力,使得美国不敢动用地面部队,米洛舍维奇在战争开始后就准备让军队将来去打游击。

6月,美国代表团与米洛舍维奇谈判,想在避开使用地面部队的前提下,逼老米就范,并威胁老米,如果不签〖和平协议〗,美军在轰炸塞尔维亚每一寸土地,不留任何活口。

最终妥协的结果是,科沃索实质上独立,美国得到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基地。而老米没有下台,共产党也继续执政,军队得以保留。

军事结束,接下来就是宣传战,美国大获全胜,在一个被轰炸得体无完肤,经济极度困难的国家中,搞舆论宣传,讲讲『民主』后的美好生活,是非常容易的。

两年后,老米被选下台,共产党告别历史舞台,2004年南斯拉夫这名字被废。

民主上台的塞尔维亚总理将老米当投名状交给美国『审判』,而知道得太多的老米屈死狱中(中毒)。

科索沃到今天也不被塞尔维亚承认独立,而且塞尔维亚人永远也不会承认。巴尔干半岛的祸根还留着,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俄罗斯元气恢复一些,塞尔维亚力量强起来,这事还没完。

加泰罗尼亚

如果美国,北约也像对待南斯拉夫那样对待西班牙,早早把武器,军事顾问运进加泰罗尼亚,然后发动宣传机器支持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欢呼公投是『民主的胜利』,加泰罗尼亚早就独立了,还有巴斯克地区。

但『双重标准』已经玩得很溜,哪有什么民主,人权,一切出发点只是自己利益所在。

西班牙虽然存在感不强,但好歹也是西方阵营中的一份子,自己家的事,最好是关起门来解决。

加泰罗尼亚一独立,就掐断了西班牙一条经济大动脉,而西班牙经济一危机,欧盟内部债务危机会再度爆发。

从军事上来说,西班牙是美国覆盖全球的军事基地中的重要一环,西班牙1986年才加入了欧盟(欧共体),前提就是先成为北约成员国。

为什么要捆绑销售?因为西班牙人反对加入北约呼声非常高,1981年西班牙有48%的人坚决反对加入北约。马德里人无所谓,而加泰罗尼亚,巴斯克是反对派的集中地。

80年代初,西班牙加入北约是以全民公决形式进行,首相冈萨雷斯向全国发出2800万封信,并向全国发表演讲,大谈加入北约后的和平红利。

在一边倒宣传造势下,反对票仍然有40%,人口将近700万,大多数来自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地区。

美国在1953年就跟佛朗哥法西斯政权达成为协议,拥有四个军事基地。

马德里--托雷洪空军基地。

塞维利亚--莫隆空军基地。

萨拉戈萨空军基地

罗塔海军基地。

加泰罗尼亚人不会同意美国把军队部署进来,这比韩国人有种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加泰罗尼亚独立建国,欧盟根据章程马上会将它踢出去,孤立它,制裁它。

脱离欧盟,北约的加泰罗尼亚,要是答应让俄罗斯军舰来巴塞罗那停靠一下,美国不得疯了?

政治上来说,西班牙已经纳入美国轨道之中,这跟南斯拉夫完全不同,那么美国应对手段也完全相反。

加泰罗尼亚如果独立建国,美国设计的政治版块就会缺掉一角,就算将加泰罗尼亚拉回美国轨道,这个代价美国也不想付出,维持现状是最理想,美国只需要控制西班府政府就可以了。

西班牙前景并不乐观,比加泰罗尼亚更火爆的巴斯克地区还没闹起来,他们也在观望这次公投的结果。

53d827449d4599bec562f3093263e281.jpg

西班牙政府如果肯割肉,调整财政制度满足加泰罗尼亚人的要求,那么独立势力会大大降低,但是其它地区会闹起来。闹就有好处,谁不会闹?

下周加泰罗尼亚如果宣布独立,欧洲,美国表面上的不干涉态度都会改变。

嘴里高喊『普世价值』,做的全是『双重标准』。

如果普世价值根据西方利益随时可以改变,那么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

这个骗局还能骗多久?还能骗多少人?科索沃到加泰罗尼亚,历史是一面照妖镜。

同样道理,在中国舆论场上高唱『普世价值』的人,不是骗子就是白痴。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6-29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西方"普世价值"实践中的地缘政治双标性》

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实践,始终未能摆脱地缘政治利益的桎梏。科索沃与加泰罗尼亚案例的对比,恰如《春秋》笔法之"微言大义",揭示了国际关系中的"礼崩乐坏"现象。考诸《左传·昭公元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训,今日西方对分离主义运动的双重标准,实为古典地缘政治学的现代演绎。

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西方以"民族自决"为名行干涉之实,恰合《战国策》"远交近攻"之策。北约对科索沃的军事干预,违背《联合国宪章》"主权平等"原则,却以"人道主义干预"为饰辞。此中机巧,堪比《韩非子·说难》所言"饰其所矜,灭其所耻"。当塞尔维亚总统质询时,西方集体失语,恰似《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反面注脚。

反观加泰罗尼亚事件,西方立即回归"主权至上"话语体系。西班牙宪法第2条确立的"国家统一不可分割"原则,与塞尔维亚宪法第1章第1条本质无二。然西方态度迥异,正应《孟子·离娄上》"徒善不足以为政"之诫——所谓价值判断,终究服务于战略利益。这种"同罪异罚"现象,《唐律疏议》称之为"出入人罪",今观之犹未过时。

更深层观之,西方对分离主义的态度差异,暗合《孙子兵法》"九地"之说。科索沃地处巴尔干要冲,控制之可东慑俄罗斯,南扼地中海;而加泰罗尼亚若独立,将动摇欧盟核心区稳定。故前者被塑造成"自由斗士",后者则成"分裂分子"。这种"利而诱之,乱而取之"的策略,《盐铁论》中大夫早已道破:"权变之时,非一道所能固也。"

历史总是惊人地循环。北宋欧阳修《朋党论》言"小人同利为朋",今日西方联盟对主权问题的态度切换,恰为此语作注。当"普世价值"遭遇地缘利益,其选择性适用暴露无遗。中国古人讲"春秋无义战",今观西方所谓"价值外交",不过是以道德辞令包装的现实政治。《资治通鉴》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世人当以塞尔维亚之问为镜,照见国际政治中永恒的真理:道义话语权,终究依附于实力格局。

(全文798字)
熊季 發表於 2025-7-12 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体系中的地缘政治本质》

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实践逻辑,在科索沃与加泰罗尼亚的对照中已昭然若揭。这种价值判断的摇摆性,恰印证了《韩非子·五蠹》所言"事异则备变"的政治权谋本质。

一、主权原则的弹性运用
欧盟在加泰罗尼亚事件中援引《联合国宪章》第2(4)条强调领土完整,却刻意回避其1999年科索沃战争时践踏同一原则的历史。这种"双重标准"(double standards)实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地缘政治实践。考诸《春秋》,齐桓公"尊王攘夷"亦不过政治工具,今之西方"人权高于主权"论调,本质仍是强权政治的现代演绎。

二、民族自决的择利性
西方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民族自决权"的绝对化诠释,与加泰罗尼亚案例形成鲜明对比。此中玄机,早在《管子·霸言》中即有揭示:"强国众,合强以攻弱;强国少,合小以攻大。"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使西方将民族问题工具化:科索沃可作为北约东扩的楔子,而加泰罗尼亚独立则可能引发欧盟内部连锁反应。这种"利则用之,害则弃之"的实用主义,彻底解构了其价值宣称的普世性。

三、暴力合法化的话语建构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78天轰炸被包装为"人道主义干预",而今西班牙警棍镇压却被西方默许。这种暴力正当性的选择性认定,恰如《商君书·开塞》所言"以战去战,虽战可也"的强权逻辑。历史学者霍布斯鲍姆曾指出,20世纪民族独立浪潮中90%的案例伴随外部干预,西方在科索沃问题上的作为,不过是新干涉主义的延续。

四、国际法解释的霸权本质
国际法院2010年关于科索沃独立咨询意见中"不违反国际法"的模糊裁定,与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对南联盟主权的确认形成法理悖论。这种"律设大法,礼顺人情"(《后汉书·循吏传》)式的弹性司法,实为大国操纵国际秩序之明证。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所言"法律是政治的晚礼服",于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西方在巴尔干与伊比利亚半岛的政策反差,恰似《荀子·性恶》所云"化性起伪"的当代注脚。所谓普世价值,不过是"因事制礼"(《史记·礼书》)的地缘政治工具。当代中国学人当以"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司马迁语)的史家精神,穿透价值话语的迷雾,洞察国际政治的本质规律。唯有建立基于文明自觉的价值评判体系,方能避免堕入西方话语的认知陷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