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5|回復: 0

[汉风汉茗] 乌龙茶大全,喜欢乌龙的千万不要错过!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7-8-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喜欢乌龙茶的朋友,一定是喜欢乌龙茶高扬的清香和独特悠久的韵味。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明清时期。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后传入台湾。

那么乌龙茶到底有多少品种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从产地、形态和发酵程度来给大家理一理。

231a29328303e2dcecc52ce382d64ae0.jpg

/ 1 /按产地划分

闽南乌龙茶

红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铁观音就是闽南乌龙的代表,除了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也属于闽南乌龙。

『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状似蜻蜒头,由于咖啡碱随着水份蒸发,在表面形成一层白霜,称作『砂绿起霜』。冲泡后异香扑鼻,满口生香,喉底回甘,称得上七泡有余香。

闽北乌龙茶

闽北乌龙最主要的还是武夷岩茶。武夷山的茶树种类繁多,除去五大名丛、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而选育出品种优良的单株被称为武夷名丛,其它的就可以称之为武夷奇种,也可以叫它们武夷菜茶。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名气最大者。

武夷岩茶外形肥壮匀整,紧结卷曲,色泽光润,叶背起蛙皮状小泡。颜色砂绿褐黄,叶底、叶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呈墨绿色。品饮此茶,香气浓郁、滋叶浓醇、鲜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韵』。

a893f92a798e39280e0a8009505a9848.jpg

△单丛茶

广东乌龙茶

广东乌龙以单丛出名,最有名的是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省凤凰山一带,茶形壮实,叶色浅黄带微绿,汤色黄艳衬绿,香气高扬,多次冲泡,余香不散,甘味尤存。其中香型繁多,以十大香型最为突出。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是清代由福建传入台湾的,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包种茶,最为出名的还是文山包种。另一个就是台湾乌龙茶,白毫乌龙、冻顶乌龙都是闻名天下的。

当然还有金萱、翠玉、木柵铁观音等品种,至于其他的大部分可以称为台湾高山乌龙茶。

18d87f32d2185d69ab7d9634c5d584fe.jpg

△台湾乌龙茶

/ 2 / 按形态划分

乌龙茶的外观主要有条形、颗粒形等形态,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造型。

➤条索形乌龙茶

常见的有文山包种、武夷岩茶、广东单丛等。

➤颗粒形乌龙茶

常见的有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束形乌龙茶

八角亭龙须茶是捆扎成束状的茶。

➤团块型乌龙茶

漳平水仙是乌龙茶中唯一的紧压茶。

dfc9d59a6affc30bbd5e7e54e2b7a4c7.jpg

△漳平水仙

/ 3 / 按发酵程度划分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

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的代表特性。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cac49cd3d695b26d47dc6b20f77e5ccd.jpg
△武夷岩茶

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单丛等。

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也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

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汤色呈琥珀色,带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汉风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7-25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乌龙茶品类考略及品鉴要旨》

(一)产地源流考
乌龙茶创制确系中国茶史重要转折,然其肇始当溯至北宋"龙凤团茶"技艺遗绪,至明末清初方定型为半发酵工艺。闽南安溪虽为近代乌龙重镇,然考《闽小记》所载,武夷山僧于明嘉靖年间已创"摇青"技法,实为乌龙工艺雏形。四大产区各具特色:
1. 闽北岩茶以"岩骨花香"著称,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茶经》语)的矿质韵味,实由武夷丹霞地貌特有的风化岩碎屑壤造就。大红袍母树现存六株,其"三节色"(砂绿、蜜黄、朱砂红)特征乃鉴别真伪要诀。
2. 闽南乌龙中,铁观音"音韵"之妙,在于品种香(兰花香)与工艺香(炒米香)的层叠。黄金桂"透天香"特质,源自黄旦品种特有的桉叶素含量。
3. 凤凰单丛命名体系尤重"山韵"与"品种韵",其十大香型实为生化成分差异所致。如蜜兰香含高量芳樟醇,肉桂香则富含肉桂醛。
4. 台湾乌龙承闽派而自创新境,冻顶乌龙"金萱"品种的奶香,实为茶树本身含有的单萜烯醇类物质所致。

(二)形制与工艺辨
乌龙茶形制差异实为工艺分野之外显:
1. 条索形保持传统"绿叶红镶边"特征,如武夷水仙之"蜻蜓头"造型,系三次摇青形成叶缘损伤后酶促氧化的结果。
2. 颗粒形乌龙采用"包揉"工艺,其紧结度与茶汤醇厚度呈正相关。安溪铁观音"砂绿起霜"现象,实为咖啡碱与茶多酚络合物析出。
3. 漳平水仙方块茶乃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其"纸包定型"工艺可追溯至明代"龙团凤饼"遗法。

(三)品鉴三昧
1. 闻香:优质乌龙必有"品种香""工艺香""地域香"三重香气架构。如正岩肉桂应有桂皮香(品种)、炭火香(工艺)、矿物香(山场)的递进。
2. 观色:发酵程度可从叶底辨之。轻度发酵(如文山包种)叶底黄绿相间,重度发酵(如东方美人)呈红褐镶金边。
3. 品味:真韵在喉。岩茶"骨鲠感"、铁观音"观音韵"、单丛"山韵",皆系茶汤中氨基酸与茶多酚黄金比例所致。

按:今人饮乌龙多求其香,然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品茶当以静心体味为上。各类名丛虽妙,终需以水火相济之功,方显本来真味。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7-27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乌龙茶品类考略与品鉴要义》

拜读此篇乌龙茶品类综述,深感编撰者用心良苦。然茶道精深,尚有未尽之处,今不揣浅陋,试作补苴。

一、产地源流考
闽南乌龙确以铁观音为魁首,然其"砂绿起霜"之象,实乃传统炭焙工艺所致,非仅咖啡碱析出。今之清香型铁观音,因轻发酵、去红边工艺,已少见此景。闽北岩茶所谓"岩骨花香",当以正岩产区为尊。范仲淹《斗茶歌》云:"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道尽武夷茶之底蕴。凤凰单丛命名之妙,在于"单株采制"古法,今之"十大香型"分类,实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方确立。

二、工艺辨析
乌龙茶半发酵之妙,正在"绿叶红镶边"。观台湾包种茶,发酵度约15%,近绿茶;而白毫乌龙(东方美人)受小绿叶蝉叮咬,发酵度达60%,近红茶。冻顶乌龙"布球揉捻"工艺,使其颗粒紧结,此技传自安溪。漳平水仙之团块造型,实为明清龙团凤饼遗韵,乃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

三、品鉴要诀
真味铁观音当有"观音韵",其香似兰似桂,茶汤"金圈"明显。岩茶品鉴重在"活甘清香"四字,陈年大红袍更显"陈醇"之味。凤凰单丛须辨"山韵"与"蜜韵",海拔800米以上茶青方显真味。台湾高山乌龙贵在"冷香",梨山、大禹岭所产尤甚。

四、冲泡古法
朱权《茶谱》载:"投茶有序,毋失其宜",乌龙茶尤重工夫泡法。岩茶需100℃沸水激香,凤凰单丛宜"快进快出",铁观音当用朱泥小壶逼香。今人用玻璃杯泡乌龙,实违茶性,犹如"煮鹤焚琴"。

茶道如参禅,贵在体认。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明",愿诸君不仅知茶类,更能明茶理、得茶趣。若得闲暇,可寻《武夷茶歌》《安溪茶歌》读之,当有更深体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