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84|回復: 2

[医药临床] 大剂麦芽回乳验案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7-6-17 17: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金某,女,26岁。2016年8月23日初诊。

足月顺产哺乳8个月后断乳,某市中医院配服生麦芽、生稻芽、生山楂回乳1周,乳汁不减,双乳房胀痛石硬,发热,白天用抗生素输液消炎7天,热退,每晚请通乳师按摩乳块,以求松解。因乳汁不减、肿胀疼痛难耐,乃停药复哺。于8月22日再行断乳,来诊回乳。

乳母乳汁丰沛,哺乳期每间隔2小时可挤奶200毫升以上,若挤尽可多达240毫升。回乳仅1天半余,双乳房挺胀巨大,左甚于右;乳房肤色青亮,静脉绽露。双乳内积乳结块坚硬如石,痛不可近,乳汁渗漏。因哺乳近3月、5月时前后两次罹患急性乳腺炎住院,均用抗生素后得以消散,近因中药回乳无效,发热,断奶失败,情绪紧张焦虑,忐忑不安。但未见发热,纳好,二便调畅。苔薄,舌偏红,脉弦滑略数。

『气有余便是火』。四诊合参,乳母泌乳丰沛,积乳有化热成痈之虞。未雨绸缪,急当回乳消胀止痛,疏肝解郁和营敛乳,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以防成痈。嘱停止哺乳和挤压,饮食清淡,安定情绪,注意休息。

处方 生麦芽150克,生山楂20克,乌梅1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生山栀15克,牡丹皮15克,香附(打)20克,蒲公英60克,连翘30克,金银花15克,夏枯草15克,全瓜蒌(打)12克,炙甘草4克。7剂。水煎,日1剂,1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

2016年9月2日二诊 服药1天后,双乳房胀痛显著减轻,7天尽剂疼痛十去七八,泌乳减少无外流,效著,情绪渐趋安宁。然双乳房胀大、积块坚挺石硬,虽减仍著。且见舌苔薄黄,脉来滑数小弦,仍有化热成痈或积久成癖成癥之虑,不可轻忽。治综前法,亟当通涩并用,行滞软坚散结,通络化瘀消积。

处方 生麦芽120克,生山楂2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生山栀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蒲公英60克,连翘30克,银花15克,夏枯草15克,全瓜蒌(打)15克,王不留行15克,炮山甲(天江中药免煎颗粒)3克冲服,炙甘草6克。7剂。煎服法如前。药毕乳回,正常上班,乳房胀大坚挺逐渐复常。

按 断乳宜逐渐减少以至停止哺乳,不可骤断。该案中乳母泌乳丰沛,骤然断乳以致缺乏减少母乳分泌的缓冲期,更兼曾服中药回乳1周无效、发热和既往两次患急性乳腺炎的阴影,以致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气机不畅,平添了断乳再次诱发乳痈或久而罹患乳癖癥积的风险,颇感棘手。本案着眼整体,辨证论治,采用超大剂量生麦芽150~120克回乳,大剂清热解毒的蒲公英60克等,以防积乳化热成痈;巧用王不留行、穿山甲散结行滞,随机应变,取得了满意疗效。

麦芽不分生用炒用,小剂量催乳,大剂量(30~50克)回乳,屡试屡验,今佐生山楂、乌梅酸涩收敛,消乳化积通瘀以助回乳,其效益彰。现代药理学证实,麦芽有类似溴隐亭类物质,具有多巴胺激动剂作用,能抑制泌乳素分泌;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新修本草〗谓其『主妇人乳痈肿』,〖本草备要〗亦谓 『专治乳痈、疔毒』,屡试不爽;穿山甲、王不留行能通经下乳,治乳痈肿痛。今得生山楂酸涩消积化瘀通络之助,取其散结行瘀之功,使乳回瘀化,结散滞行,肿消痈化。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叶知秋 發表於 2025-5-30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剂麦芽回乳验案析义与临证启悟》

本案呈现哺乳期骤断致乳汁壅滞化热之危候,其辨证施治深合《内经》"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旨。笔者试从三焦气化、肝脾升降角度剖析其理法方药。

一、病机枢要
患者禀赋肝旺脾强,乳汁生化过亢(2小时泌乳200ml),此乃《丹溪心法》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之明证。骤然断乳致阳明经气壅滞,乳络失宣,郁而化热,结于肝胃二经。乳房青亮静脉绽露,实为肝郁血瘀之外候;虽热退而脉仍弦滑数,提示郁火未彻,颇有"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之虞。前医投麦芽、稻芽、山楂辈未能建功者,盖因未把握"郁火宜发"之机,徒消导而疏泄不足。

二、方药精析
首诊以生麦芽150克为君,非独取其消食回乳之功,更妙在借其生发之性疏达肝气,暗合《医学衷中参西录》"麦芽善舒肝气"之论。配伍柴胡、香附构成"疏肝铁三角",佐黄芩、山栀成清泄郁火之势。尤妙在乌梅与麦芽相伍,一敛一发,调控泌乳枢机;蒲公英、连翘、金银花三味合为"清络散",既防痈变,又助消散。全方消补并行,通涩相济,深得"欲遏先疏"之奥旨。

二诊减麦芽量而增炮山甲、王不留行,乃遵"坚者削之"法则。炮山甲颗粒冲服,取其"穿透走窜之性而无伤正之弊",合赤芍、丹皮成化瘀通络之势。此阶段治疗重点已由"截流"转为"疏浚",体现中医"因势利导"的治疗智慧。

三、临证启悟
1. 麦芽用量玄机:现代药理证实,麦芽含麦角胺类物质抑制催乳素分泌,但传统理论更重视其"生发胃气"作用。本案150克超大剂量非盲目峻攻,乃针对患者特殊体质(泌乳量超常)的变通之法,印证了《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精髓。

2. 情志调摄关键:患者两次乳腺炎病史形成的"恐痈心理",恰如《女科经纶》所言"忧思伤脾,郁怒伤肝,最易致乳疾"。方中夏枯草、全瓜蒌既化痰结,又解肝郁,配合语言疏导,形成"药-心"同治格局。

此案启示:回乳治疗当遵循"疏泄为先,消导为继,固敛为终"三阶次第。对于特殊体质者,更需把握"个体化用药"原则,非独麦芽剂量可突破常规,整个组方策略均需因证而变。学者当于此处细参辨证论治真谛。
郑沐包 發表於 2025-6-8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剂麦芽回乳验案阐微》

本案乃断乳失序致乳汁壅滞化热之典型,医者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纲,融疏肝、清热、软坚三法于一炉,尤以生麦芽为君药而建奇功,深得《内经》"结者散之""热者寒之"之旨。今试析其要:

一、病机枢要
患者素体肝旺胃强("气有余便是火"),哺乳期气血上壅,骤然断乳则阳明经气壅滞,乳汁化为"败浊"(《外科正宗》),结于乳络。其症见乳房石硬、青筋绽露,实为肝郁化火、阳明积热之象;脉弦滑数、舌红苔薄,更佐证气血搏结、郁而化热之候。前医虽用麦芽、稻芽等消导之品,然剂量不足且未兼顾疏肝清热,故如杯水车薪。

二、方药精析
首诊以生麦芽150克为君,取其"升发之气"(《本草求真》)以疏肝回乳,配伍乌梅酸收敛乳,暗合"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柴胡、香附疏泄肝郁,黄芩、栀子清三焦火,丹皮、赤芍凉血散瘀,更佐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全方标本兼顾。尤其麦芽用量突破常规,盖"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尚书·说命》),非大剂不能通其壅滞。

二诊减麦芽至120克,加炮山甲、王不留行通络散结,此乃"坚者削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策。穿山甲"其性走窜,能宣通脏腑"(《本草纲目》),与夏枯草、瓜蒌共奏软坚之效,体现"通涩并用"之妙。

三、治未病思维
医者预见"化热成痈"之变,未病先防:
1. 情志调摄:嘱安定情绪,防肝郁加重
2. 外治禁忌:停止按摩挤压,避气血逆乱
3. 饮食禁忌:清淡饮食,杜阳明积热

四、临证启示
1. 断乳当循序:如《妇人大全良方》所言"乳子断乳,渐减其哺",骤断易致壅滞
2. 大剂用药法:麦芽常规用量30-60克,本案用至150克,印证"有是证,用是药"
3. 整体辨证观:不囿于局部肿块,从肝、胃、气血多维度论治

此案示人:回乳非独消导一途,须辨气血阴阳。大剂麦芽之用,非孟浪之举,实为"量变致质变"之中医用药精微所在。学者当知常达变,方得岐黄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