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9|回復: 2

[中医理论] 方剂学方药速记口诀(下)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2-2 0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前言:笔者发现诸多中医专业同学无论是背诵书本——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主编李冀)方歌到何种程度,多存在混淆方与方歌以及缺乏自己对方、药理解的问题。为此笔者献上为记住方药组成所总结的口诀与大家分享,读者可根据口诀画出自己对方剂分析的特殊线图,同时联系类似口诀的方剂,帮助记忆与理解。

【固涩剂】

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牡蛎散方四个药,麻黄用根芪味妙。

敛肺止咳剂

九仙散——参胶梅味罂,款冬贝桑桔。

涩肠固脱剂

真人养脏汤——归桂参术芍甘香,肉蔻诃子罂粟养。

四神丸——五味散二神(丸),骨肉萸枣(量大)生(姜)

桃花汤——桃花虚寒痢,姜粳石脂系。

涩精止遗剂

金锁固精丸——龙牡芡莲子须苑,补肾涩精固精丸。

桑螵蛸散——桑螵蛸散志菖龙,人参茯神归甲中。

缩泉丸——天台乌药益智山(膀胱虚寒缩泉丸,天台乌药益智山)。

固崩止带剂

固冲汤——芪术龙牡芍,萸棕倍茜螵。

易黄汤——山药芡莲柏前果,湿热带下脾肾弱。

【安神剂】

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归地砂连甘,朱砂安神丸。

磁朱丸——磁朱加神曲,心肾不交宜。

补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归地三参二冬、仁,远苓朱砂龙眼梗。

酸枣仁汤——酸甘母苓芎。

甘麦大枣汤——脏躁麦枣甘

养心汤——参芪归芎二仁桂,苓神半夏甘志味。

【开窍剂】

凉开剂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芩连栀,雄朱犀郁珍麝冰,金箔为衣解毒宜。

紫雪——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磁寒水滑和膏,丁沉木麝升玄草,更用赤金止痉妙。

至宝丹——至宝玳砂麝息香,银箔脑珀犀牛雄。

抱龙丸——小儿急惊抱龙丸,竺雄朱甘麝天南。

温开剂

苏合香丸——温通苏合香砂术,龙脑荜茇犀梨附,麝息木丁沉檀陆。

【理气剂】

行气剂

越鞠丸——术附芎栀曲,越鞠解气郁。

柴胡疏肝散——胡芍枳草芎附陈。

金铃子散——金铃即川楝,玄胡肝火散。

瓜蒌薤白白酒汤——蒌实薤酒下。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苏苓姜。

枳实消痞丸——参苓术草芽,半夏厚朴连枳姜(对应功效)

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蔻木香,陈皮茯苓甘二姜。

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教材修改)

加味乌药汤——加味乌药木香砂,玄胡香附甘草加。

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汤——苏子降气归夏妙,前胡桂朴草姜枣。

定喘汤——麻苏杏甘款果桑芩夏。

四磨汤——人参乌药槟沉香,五磨(饮子)枳实六磨黄。

旋覆代赭汤——旋赭参夏草姜枣(联系小柴胡、三泻心汤等记忆)。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参草姜枣。

丁香柿蒂汤——丁柿参生姜(丁氏生生姜)。

【理血剂】

活血祛瘀剂

桃核承气汤——桃桂调胃(承气)唱。

抵当汤——桃黄水蛭虻。

下瘀血汤——瘀去䗪桃黄。

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合四逆,桔梗牛膝地枳替(熟地、枳实换为生地、枳壳)。余四个瘀血汤可按课本稍改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有黄芪,桃红四物地龙替。

复元活血汤——胡蒌归红桃,山甲酒黄草。

温经汤(金匮)——桂甘吴萸芍归芎,参丹夏胶姜麦冬。

生化汤——归芎桃仁甘姜,生化温经汤。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桃芍丹。

失笑散——灵脂蒲黄笑。

丹参饮——丹参饮方檀香砂,血瘀气滞用之佳。

活络效灵丹——归参乳没(笔者由小活络丹——二乌地龙南乳没记忆)。

大黄䗪虫丸——芩甘地桃黄,杏芍漆蛭虻。

止血剂

十灰散——两蓟两叶两根两皮栀藕黄。

咳血方——咳血方用海浮姜,青黛蒌仁栀诃藏。

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导赤(散)滑石归栀强。

槐花散——芥穗柏枳槐。黄土汤——芩甘地胶术附黄。

【治风剂】

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祛风,荆防羌芷荷草辛。

大秦艽汤——归芎地芍膏芩草,苓术辛枳防独羌。

小续命汤——续命麻黄汤加姜,参附芩芍加二防。

消风散——消风苦地胡荆防,通苍蝉膏草归蒡。

当归饮子——归芎地芍蒺藜首,芪甘荆防生姜走。

牵正散——白附蝎僵蚕。

小活络丹——二乌地龙南乳没。

玉真散——玉真散治破伤风,白附羌芷防麻星。

平息内风剂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地芍甘,桑贝竹菊茯木散。

镇肝熄风汤——牛赭龙牡龟玄芍,天冬楝芽茵陈草。

天麻钩藤饮——麻交钩茯石决明,栀芩膝仲益母寄。

大定风珠——冬地芍胶鸡子黄,龟鳖牡甘味火麻。

阿胶鸡子黄汤——地芍阿胶鸡子黄,钩决牡草神络妙。

【治燥剂】

轻宣外燥剂

杏苏散——陈夏枳,茯苓草,前胡苏桔杏姜枣。

桑杏汤——桑杏沙参贝豉皮(栀皮、梨皮)。

清燥救肺汤——桑杏枇杷膏,参冬胶麻草。

滋润内燥剂

麦门冬汤——麦门参夏草姜枣。

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地芍甘,薄荷玄冬贝母丹。

琼玉膏——参苓地蜜(森林地密)。

玉液汤——玉液内葛味,芪母花山内。

【祛湿剂】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

藿香正气散——半夏厚朴汤枣加,芷术甘桔陈腹香。

清热祛湿剂

茵陈蒿汤——茵栀黄。

八正散——车前瞿麦萹蓄滑石,木通甘栀灯芯黄。

五淋散——五淋散方妙,芩归甘栀芍。

三仁汤——三仁竹通滑,厚朴半夏加。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滑石茵陈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教材)

连朴饮——连朴夏豉菖栀芦。

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人,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用之应。(教材)

宣痹汤——宣痹夏已杏薏滑,翘栀桐皮姜豆砂。

二妙散——二妙散苍柏,三四膝薏苡。

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苓桂术泽猪。

猪苓汤——苓泽猪胶滑。

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芪术草枣姜。

五皮散——姜桑陈腹苓(奖赏陈福林)

温化寒湿剂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四三三。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著汤)——甘姜苓术汤。

真武汤——苓附术芍姜。

附子汤——苓附术芍参。

实脾散——苓附术瓜姜,朴甘腹果香枣姜。

祛湿化浊剂

萆薢分清饮——杨氏萆薢分清饮,益智菖蒲乌药停。

完带汤——胡芍陈皮草,芥穗二术参车药。

祛风胜湿剂

羌活胜湿汤——羌独藁本防,甘芎蔓荆强。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肉桂苓,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能伸屈。(教材改编)。

【祛痰剂】

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陈(橘红)苓夏梅草姜。

导痰汤——陈(橘红)夏枳,茯苓草,南生姜。

涤痰汤——陈(橘红)夏枳,竹苓草,胆南参姜菖(联系温胆汤)

茯苓丸——苓夏枳硝姜温胆汤——陈夏枳,竹苓草,姜枣(联系蒿芩清胆汤)。

清热化痰剂

清气化痰丸——陈夏枳,蒌星芩,杏苓姜。

小陷胸汤——连半蒌(或者半黄瓜)

滚痰丸——芩黄礞沉香(秦皇蒙陈香)

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天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

三子养亲汤——苏子芥子莱菔子。

治风化痰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去乌术枣麻。

定痫丸——陈夏竹贝胆麻蚕,丹麦珀砂苓菖远。

【消食剂】

消食化滞剂

保和丸——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连翘苓。

枳实导滞丸——三黄泻心(汤)枳术苓泽曲。

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陈莪,连柏大黄牵香附。

健脾消食剂

健脾丸——参苓术草焦三仙,香连砂陈肉蔻山。

肥儿丸——香连槟使君,曲芽肉蔻行。

【驱虫剂】

乌梅丸——梅桂归椒附,姜辛连柏参。

无偿天道 發表於 2025-6-28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方剂学速记口诀的学术价值与运用要领刍议》

拜读阁下所撰《方剂学方药速记口诀》,深感其裨益后学之功。今不揣谫陋,就方剂记忆之法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口诀编纂的学术规范
考诸历代方书,自《肘后备急方》至《医方集解》,皆重方药组成之序列。阁下口诀如"牡蛎散方四个药,麻黄用根芪味妙",暗合《本草纲目》麻黄根"收阴汗"之论,体现"固表不留邪"的配伍精要。然需注意,九仙散"参胶梅味罂"之序,当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载"罂粟壳八两"为君之旨相参,避免机械记忆而失君臣佐使之义。

二、类方比较的思维训练
如固冲汤与易黄汤皆治下焦不固,然前者"芪术龙牡芍"重在脾不统血,后者"山药芡莲柏"侧重湿热下注。建议学者绘制"固涩剂三维坐标图",以病机(气虚/湿热)、靶向(精/血/带下)、药对(如龙骨-牡蛎vs黄柏-车前)建立立体记忆模型。

三、药量信息的补遗建议
四神丸"骨肉萸枣(量大)生"中"量大"二字尤具卓识。按《景岳全书》载原方,肉豆蔻、五味子确各二两,而吴茱萸仅一两。若能标注关键剂量比(如桃花汤中赤石脂全用半斤),则更合仲景"量效关系"之微旨。

四、历史流变的学术提醒
天台乌药散"巴豆制楝"之注,正本《圣济总录》"巴豆炒楝实"的古法。然今之临床多去巴豆,此等处当注明"遵原方"或"现行用法",以免后学拘泥。

五、记忆进阶的次第建议
初学可依口诀绘图,如将"酸甘母苓芎"作五行图:酸枣仁(木)→甘草(土)→知母(水)→茯苓(金)→川芎(火)。待纯熟后,当参《医方考》"虚劳虚烦"之论,理解茯苓、川芎"升降相因"之妙。

要之,口诀乃渡河之筏,终须落脚于病机辨析。如苏子降气汤"前胡桂朴"与定喘汤"桑芩夏果"之异,实为"上实下虚"与"外寒痰热"病机差异使然。冀学者由博返约,最终达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辨证思维。

(全文798字)
shenshen 發表於 2025-7-24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方剂学方药速记口诀(下)》学术评议与补遗

一、口诀编纂之价值与局限
此套口诀以"药组串联法"为核心,确能辅助记忆方剂组成,如"牡蛎散方四个药,麻黄用根芪味妙"一句,精要概括牡蛎散(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的组成,符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旨。然需指出,口诀虽便记诵,却存在三弊:
其一,药量信息缺失。如四神丸中"骨肉萸枣生"虽列药物(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大枣、生姜),然未体现原方"补骨脂四两为君"的剂量关系,有违张仲景"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之训。
其二,功效关联不足。如"酸甘母苓芎"(酸枣仁汤)仅述药物(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未点明《金匮要略》"虚劳虚烦不得眠"的病机要点。
其三,版本差异未明。天台乌药散注"教材修改",然未说明《医学发明》原方与现行教材之异(如现代多去巴豆)。

二、方剂源流考补
1. 九仙散(参胶梅味罂,款冬贝桑桔)当补注出处《卫生宝鉴》,其"敛肺止咳"之功,实寓"培土生金"之理,人参、阿胶(胶)共为君药,此乃口诀未申明者。
2. 固冲汤(芪术龙牡芍,萸棕倍茜螵)宜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方特色:煅龙骨、煅牡蛎各八钱,取其"收涩之中兼具开通之力",此剂量要点口诀未载。

三、记忆法进阶建议
1. 君臣佐使标注法
建议在口诀旁注君药,如金锁固精丸可标:"龙牡(君)芡莲子须苑",突显罗美《古今名医方论》"以涩为君,以补为佐"的制方思想。

2. 类方对比记忆
涩肠固脱剂中:
真人养脏汤(归桂参术芍甘香,肉蔻诃子罂粟养)→ 偏重温补
桃花汤(姜粳石脂系)→ 纯涩无补
二者同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然虚实之治迥异,宜对比记忆。

四、重要勘误
紫雪丹"止痉妙"表述欠妥。考《苏沈良方》,紫雪原治"热毒惊痫",其息风止痉实为羚羊角、石膏协同之功,非方剂主效,建议改为"热毒痉"。

结语
此套口诀如能辅以剂量、功效、类方对比三项要素,则可升华为"立体记忆法"。学者当以口诀为纲,反溯典籍,如记桑螵蛸散(桑螵蛸散志菖龙,人参茯神归甲中)时,当参《本草衍义》"调补心肾"之论,方得真谛。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