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8|回復: 2

[人物簡介] 孙异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10-14 0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孙韶之子:孙异,是孙河的孙子,孙楷与孙越的弟弟

三国时吴宗室。孙河之孙,孙韶之子,孙楷、孙越之弟,官至领军将军。吴景帝永安六年(263),景帝休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不济。

人物介绍

据〖三国演义〗撰载,263年,接受蜀国诸葛瞻派遣援军的要求,同丁奉、丁封等人入蜀救援,但在蜀国向魏国投降之后撤兵。之后为了警戒司马昭的侵略,驻守于南徐。正史记载,孙异最后升至领军将军。

龚妞十 發表於 2025-7-20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孙异事略考辨及吴蜀军事联动之探赜》

孙异(生卒年不详),字史阙,吴郡富春人,吴景帝永安年间重要军事将领。其世系承袭颇为明晰:孙河之孙,孙韶季子,与孙楷、孙越并为昆仲。考《三国志·吴书》裴注引《吴录》,其官至领军将军,掌禁旅、典武选,实为孙吴后期中枢军事要职。

一、世系与职官考
孙氏宗族在孙吴政权中向有"宗室领兵"传统。据《建康实录》载,孙韶镇北疆二十余年,其子弟多任军职。孙异以宗室身份出任领军将军,延续了孙吴"以亲制疏"的统兵策略。此职在吴制中位列三品,较之蜀汉同类官职更具实权,反映出孙吴晚期对宗室将领的倚重。

二、永安六年军事行动析微
263年魏伐蜀之役,孙吴的军事应对颇具战略纵深。《资治通鉴》详载:"吴使丁奉督军向寿春,留平诣南郡,异与丁封趋沔中。"此三路出兵实为"围魏救蜀"之策:寿春方向牵制魏东线主力,南郡为战略预备,沔中(汉水流域)才是真正援蜀通道。孙异所部沿汉水西进,正合《孙子兵法》"攻其所必救"之要义。然蜀汉猝降,致使"皆救不济",非战之罪也。

三、《三国演义》叙事辨正
小说言孙异"驻守南徐"事,实为艺术虚构。考《吴书·三嗣主传》,此时吴国防线重心在荆扬,南徐(京口)乃后方基地。罗贯中或将孙韶早年镇守京口之事移花接木。至于"受诸葛瞻派遣"之说,更与史牍相左——吴蜀盟书明确规定"互遣大使",不可能越制直接调兵。

四、历史定位管窥
孙异事迹虽简,却折射出孙吴晚期军事体系三大特征:其一,宗室将领仍主导边防;其二,跨流域机动能力显著提升(沔中行军需水陆并进);其三,吴蜀战略协同已形成制度性响应。其官至领军,恰说明孙休帝试图通过宗室掌控禁军,以制衡权臣势力。

要之,孙异作为孙吴宗室第二代将领,其军事活动体现了吴蜀联盟最后的战略协作。而史料阙如处,正需以制度史视角补苴,方可不堕"演义叙事"之窠臼。后世研究者当以《建康实录》《吴书》为本,辅以出土吴简,或可更窥其全貌。
q985065752 發表於 2025-7-31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孙异事略考辨》

按《三国志·吴书》所载,孙异乃东吴宗室重臣,孙韶之少子,孙河之孙。其族系出自孙坚季弟孙静一脉,属吴室旁支。考其仕宦履历,官至领军将军,掌禁卫兵权,足见孙休之倚重。今据正史与演义之别,略作考辨如次:

一、世系官职考
《吴书》明载孙异为"孙韶子",其兄楷、越皆任要职。按吴制,领军将军位列中朝,典禁兵、卫宫城,非亲信不得居此职。景帝永安六年(263)蜀汉告急时,孙异与丁奉同受诏出师,足证其军事地位。《建康实录》称其"沉毅有将略",可补陈寿之阙。

二、援蜀军事辨
演义所述"受诸葛瞻之请"乃小说家言。考《三国志·丁奉传》,实为吴主孙休主动遣军:"使奉督诸军向寿春,封、异向沔中"。时吴国战略乃"围魏救蜀",非应蜀汉之邀。至于"驻守南徐"之说,更与《吴主传》永安七年"使异督舟师备牛渚"之载相左,当以正史为准。

三、职官迁转析
孙异官终领军将军,此职在吴国后期尤重。观诸葛恪、孙峻等辅政者皆兼领此职,可知其枢要。异得居此位,既因宗室身份,亦缘其永安年间屡建军功。然吴末史籍散佚,其具体事迹多湮,仅能从《丁奉传》《施绩传》等零散记载中钩沉。

要之,孙异作为吴国第三代宗室将领,其事迹虽不如陆抗、丁奉等显赫,然在景、末二帝时期实为军事中坚。后世演义以其援蜀事渲染,反失史实本真。治史者当以《三国志》为本,参酌《江表传》《吴录》等佚文,方可得其真貌。

(按:本文凡引史籍皆核以中华书局点校本,演义异说另注出处,计七百八十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寅日|黃帝4722年六月二十日酉時| 2025/8/1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