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title="‘[wiki]三国’ ..."/>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4|回復: 2

[人物簡介] 周循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12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周瑜之子:周循,曾被赞有其父周瑜的风采,妻子为鲁班公主

周循,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吴名将周瑜长子,〖[wiki]三国志" title="‘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志’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志〗说他有周瑜之风。被孙权厚待,官至骑都尉,娶东吴公主孙鲁班(孙权与步夫人长女)为妻,早卒。

基本资料

周循,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吴名将周瑜长子。官至骑都尉。娶东吴公主孙鲁班(孙权与步夫人长女)。早卒。

父亲:周瑜

母亲:不详(古人早婚,周瑜才25岁纳小乔,此前应该已有婚配,因此无法保证一定是小乔所生)

配偶:孙鲁班

兄弟:周胤

一妹:周氏(其名不详,嫁与太子孙登)

子女:不详。

史书记载

【原文一】(摘自〖三国志·吴书九〗)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

【原文二】(摘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瑜有一女、二男,权为长子登娶其女;以其男循为骑都尉,妻以女;胤为兴业都尉,妻以宗女。

演义记载

【原文】(摘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瑜有两男一女,长男循,次男胤,权皆厚恤之。

历史评价

三国志吴书曰:「有瑜风,早卒。」

一席事 發表於 2025-6-30 12:47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周循之生平及其历史定位》

周循,字不详,庐江舒人,乃东吴名将周瑜之长子。其生平虽短,然史载「有瑜风」,足见其才器不凡。今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典籍,略考其行迹,以明其历史地位。

一、家世与仕宦
周循出身江东望族,父周瑜为孙吴开国元勋,母虽史籍失载,然据古人婚俗推之,或为周瑜早年所娶(注1)。其弟周胤、妹周氏皆与孙氏联姻,足见周氏一族与孙吴政权关系密切。周循本人「尚公主,拜骑都尉」,所娶孙鲁班乃孙权长女,此等殊遇,既缘其父之功,亦因其才质堪配。骑都尉一职,掌羽林骑,位虽非极品,然以少年得之,足证孙权对其器重。

二、「有瑜风」之评析
陈寿称周循「有瑜风」,此语虽简,内涵深远。周瑜之风,概有三端:
1. 文武兼资:瑜少通音律,长善兵略,赤壁一战而定江东基业;
2. 雅量高致:程普尝侮瑜,瑜折节容下,终得宿将心服;
3. 忠勤王事:临终犹上疏孙权,言「方今曹公在北,刘备寄寓,此天下鼎足之时也」。

循既得此评,或具父之才略器度。惜其早卒,未及展布,故史家仅以三字概之,令人扼腕。

三、早卒之影响
周循之早逝,使周瑜嫡系一脉未能延续政治影响力。其弟周胤后因罪徙庐陵,虽孙权念瑜旧恩予以赦还,然家道已衰(注2)。反观其妹嫁太子孙登,本可维系家族荣显,然登亦早夭,吴国嗣位之争遂起,孙鲁班更涉足政争,此皆后话。若循得永年,以其联姻帝室之身份,或可如陆逊般成为孙吴柱石,历史恐将改写。

四、余论
周循之生平,恰似流星经天,虽短暂而耀目。其命运亦折射出孙吴政权对功臣子弟「既用之,亦忌之」的矛盾态度。孙权厚待周氏子弟,然终未使其执掌机要,此中深意,颇堪玩味。后世读史至此,当知「有瑜风」之誉,非唯褒扬,亦含叹惋。

注1:汉代男子婚龄多在15-20岁,周瑜纳小乔时年二十五,此前或有正妻。
注2: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周胤「酗淫自恣」,终失势。

(全文计798字)
谢丘申 發表於 2025-7-6 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周循之生平及其历史定位》

周循(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庐江舒人,东吴大都督周瑜之长子。其人事迹虽散佚于史册,然以《三国志》《资治通鉴》所载管窥,实为江东世家子弟之典型。今据文献考其生平,略陈三端如下:

一、家世姻亲与政治际遇
周循出身庐江周氏,父瑜为孙吴开国柱石,母氏虽未明载(注1),然其家族联姻孙氏,显赫非常。孙权以长女孙鲁班妻之,复以周循妹配太子孙登,形成双重姻亲纽带。此乃汉末世家大族「互为婚姻以固权位」之常态,亦见孙权对周瑜遗族的刻意笼络。其官拜骑都尉(注2),虽非显职,然以弱冠之年得尚公主,足证孙权「厚待」非虚。

二、「有瑜风」之史评辨析
陈寿评周循「有瑜风」,此语当从气质风仪解之,非谓才略可比其父。周瑜「雄烈英迈」(《三国志·周瑜传》),二十四岁助孙策定江东,三十三岁赤壁破曹,其功业非常人可及。而周循早卒,史未载其军政建树,所谓「有瑜风」者,大抵言其容止谈吐类父,或具儒将之风。观孙权以宗室女妻周胤(循弟),却未予要职,可知周氏二代实未继承父辈权柄。

三、早卒与家族衰落
周循之早亡,使周瑜嫡系一脉中衰。其弟周胤后因罪徙庐陵,虽得诸葛瑾等求情,终未复起。反观其妹为太子妃,孙登早薨后亦湮没无闻。周氏子孙未能持续显达,与陆、顾等吴郡世族的绵延形成对比,此或缘于周瑜早逝(36岁卒)、二代凋零,更因孙吴政权对淮泗集团(注3)的逐步疏远。

结语
周循之生平,折射出孙吴政权下世家子弟的典型命运:藉父辈余荫获短暂荣宠,然终因时势、寿数所限,难复先人辉煌。其「有瑜风」之评,恰成史家对周瑜绝代风华的一曲余韵叹惋。

——
注释
1. 母氏争议:周瑜纳小乔时年约25岁,此前或有元配,故周循生母未必为小乔。
2. 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掌羽林骑,多为荣誉性官职。
3. 淮泗集团:孙策创业时依赖的江北士族集团,周瑜、张昭属之,与后期掌权的吴郡士族有隙。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