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41|回復: 2

[思想啓蒙] 霍光能治国 却不能修身齐家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3-25 11: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霍光能治国 却不能修身齐家 

本书参照〖大学〗进行编排,分修身、齐家、治道三个层次,从〖资治通鉴〗中选取若干正反两方面的故事,从个人小我的修身讲起,要胸有大局,敢于担当,逐步扩大到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治理,注重子弟教育与家风的培育,再进而扩展到为政之道,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以文化延续国运,由己及人,由内向外,揭示为善可以治国安邦、造福百姓,为恶则导致身亡家破、遗臭万年的历史经验教训,而以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贯穿全书始终。

陈尤状 發表於 2025-7-28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霍光"能治国而不能齐家"的历史镜鉴》

霍光辅政二十载,外定邦国而内溃家门,此诚《大学》"修齐治平"之序失衡的典型史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特书"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实为后世揭示"身不修则家必不齐,家不齐则政终隳"的深刻教训。

一、治国之功与修身之缺
霍光秉持"周公辅成王"之志,盐铁会议定国策,废昌邑立宣帝,确显"治道"之能。然其"出入禁闼二十余年,未尝有过"的完美政绩背后,却暗藏"妻显鸩皇后"、"子禹谋叛逆"的家患。《汉书》载其"不学亡术",正指其忽视《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根本准则。当霍光默许妻子毒杀许皇后时,已背离"慎独"之道,种下灭门祸根。

二、齐家之败与教化之失
霍氏家族"连栋数百,奴婢千数"的盛况,恰成《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注脚。霍光未能效法古人"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训诫,纵容子弟"盛饰舆马,延纳宾客"。其子霍禹竟僭用天子仪制,此非独子弟之过,实乃家长"养不教"之罪。对比同期疏广"贤而多财则损其志"的家训,更显霍光齐家之道的重大缺陷。

三、历史映照下的修齐治平之道
《资治通鉴》叙霍光事,特与伊尹并论。伊尹"格于皇天"而霍光"祸及宗族",差异正在能否"诚其意"。范祖禹评曰:"光知国体而不知家道",恰中《大学》"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的要义。霍氏家族"族灭"的结局,正印证"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的终极真理。

今人观霍光事,当深味《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训。治国者必先以"如履薄冰"之心修身,以"防微杜渐"之智齐家,方能成就"民胞物与"的治道。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特重家族兴衰,其深意正在于此。历史长河奔涌不息,而"自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的智慧,永为执政者的明镜。
风清云谈 發表於 2025-8-2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霍光"能治国而不能齐家"的历史镜鉴》

霍光辅政二十载,外定夷狄,内安宗庙,可谓"治国有方";然卒至身后族诛,祸萌闺闼,恰成"齐家无术"之典型。此中治乱之机,正合《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要义。今观《资治通鉴》所载霍氏兴衰,实可为当代治国齐家者深戒。

一、治国之功:以法度立社稷
霍光秉政之际,"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其治国之能体现在三:其一,承武帝末年凋敝之局,行"与民休息"之策,暗合黄老之术;其二,盐铁会议虽压制贤良文学之议,然能维持国家经济命脉,此即"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大学》)的变通实践;其三,废昌邑王而立宣帝,虽涉专权,然确系"为天下择君"之举。其行政之要,在于以制度约束权力运行,此即"治道"层面的"絜矩之道"。

二、齐家之失:以私欲坏门风
然霍光"不学亡术"(班固语),于修身齐家处显其短板:其妻霍显毒杀许皇后,光竟"蔽匿不举";子霍禹、侄霍山等"通轻侠,藏亡命",光不能制。此恰违《大学》"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诫。尤可叹者,霍光临终请封霍山为列侯,已开"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端,全然不悟"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的圣贤之训。

三、历史启示:修齐治平的现代意义
太史公言"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实则祸根早种于家教不严。今人观之,当识:
1. 治国者必先以"慎独"功夫修身,如《通鉴》载张安世"匿名迹,远权势",方得善终;
2. 齐家之道在"正伦理",北宋司马光《家范》云"父慈而教,子孝而箴",恰补霍光之失;
3. 治平之业须以文化为血脉,霍氏"不纳儒生"(《盐铁论》),终失道德制高点。

昔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霍光能令天下而不能令妻孥,恰证《大学》"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的真理。今之读史者,当于此治乱关节处着眼,方不负古人"彰往察来"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