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39|回復: 2

[医药临床] 《本经》:滋阴润燥麦门冬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6-3-1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麦门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经》)

    麦门冬味甘,性偏寒,质润,有很好的滋阴润燥作用。主治心腹胀满不适,中焦脾胃受损,胃阴大伤,形消体瘦,短气。久服能使人身体轻捷,长生不老,不感饥饿。

    心悸,虚烦,少寐,舌质红,脉细数之症,属阴虚内热,病位在心。麦门冬甘寒质润,直入心经,可滋心阴,清心火,除虚烦,临床常用于配伍五味子治疗各种内热扰心之症。热病之后,气阴耗伤,使人心烦不安,汗出口渴,乏力短气,余常于各种益气药物中加入大量麦门冬予以滋阴生津,每有良效,可见麦门冬能补劳伤,余认为此大抵即《本经》谓麦门冬“主羸瘦,短气”之意。

    麦门冬可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麦门冬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故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门冬还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预防心梗后的心律失常。

    《本经》谓“伤中,伤饱,胃络脉绝”之意,余认为并非指麦门冬能补脾胃、益正气,而是指麦门冬可养胃阴、滋津液,治疗一切胃阴亏损之症。如胃火亢盛,虽为实证之火,但热盛伤津,可导致阴津亏损,故宜用麦门冬,如《伤寒论》竹叶石膏汤。除胃火外,临床上各种温热病,皆可灼伤阴液,令胃阴不足,证见口唇干燥,嘈杂干呕,饥不能食,或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者舌光、干绛,脉细数等,麦门冬养胃阴,滋津液,然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则胃阴复即正气自来,病自愈。临床上余常用麦门冬治疗各种胃炎见有胃阴虚之象者,疗效显著。

    暑令炎炎,汗出过多,耗气伤津,使人口干舌燥,手掌烦热,短气倦怠,心慌心悸,麦门冬寒润,养阴增液,补阳解渴,故宜用麦门冬,如生脉散。秋冬燥甚,余治疗很多病症都加入适量麦门冬,效果甚佳。

    麦门冬入肺经,可润肺、清肺,泄肺中之伏火而止咳,适用于各种肺阴虚内热之症。久咳久咯,或痨虫袭肺,或汗出不固,都可导致肺阴亏虚,主要表现为干咳痰少,甚则咯血,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舌红苔少脉细数,余常用麦门冬配伍沙参、生地治疗,即一贯煎加减,疗效显著。肺痿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虚弱疾病,多发于其他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耗损严重,阴虚内热,肺受熏灼所致,表现为咳嗽,口吐白沫,或痰少而稠,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之症,宜麦门冬,见《金匮要略》麦门冬汤。

    《别录》谓麦门冬定肺气,为养胃保肺妙品,然肺为贮痰之器,干燥者少,湿浊者多,设使痰气未清,而即投黏腻,其害已不可胜言。余认为此言十分有理,医者不可在痰浊未清之时妄投滋腻之药,如用麦门冬治疗肺痈或者阳虚痰盛较重的肺痿,则反而会加重病情。由此可见,临床见水湿、痰浊、寒湿时,不宜用麦门冬,否则会助长湿、痰之势,临床见气虚时应注意辨证,若见下利、虚寒者,不可单纯当麦门冬为补品来补益虚损,否则会导致滋腻碍胃,食欲不振,生湿生痰,下利更甚。

    临床上麦门冬也常用于肝肾阴虚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喜饮,手足心热,常有汗出,心烦易怒,消谷善饥,消瘦,多尿,大便干结者,皆疗效显著,盖因麦门冬能滋阴生津。

弘农耕夫 發表於 2025-7-18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门冬汤证。此方以麦门冬为君药,配伍人参、甘草、粳米等,共奏滋阴润肺、降逆下气之效,实为肺痿治疗之典范。

麦门冬之妙用,不仅限于上述诸症。其性润而能通,故《本经》言其"主心腹结气",实指其能润泽燥结、疏通郁滞。余临证见肝郁化火伤阴之胁痛,或肠燥便秘之腹痛,常以麦门冬佐川楝子、火麻仁等,取其"甘寒滑利"之性,既养阴液,又通腑气,颇合"六腑以通为补"之旨。

至于"久服轻身,不老,不饥"之说,须明辨其理。麦门冬非峻补之品,其功在润养。盖人身阴液如油灯之脂,脂润则火不亢,灯明而寿延。故《神农本草经疏》谓:"麦门冬,润而滋补,专行脉道,为清心润肺之要药。"然养生之道,贵在阴阳平衡,若脾虚湿盛者妄用,反有腻膈之弊。昔张景岳警示:"麦冬虽能补阴,然性寒而滑,凡虚寒泄泻及痰湿壅盛者,皆非所宜。"此诚为的论。

今人用麦门冬,多拘于养阴一途。实则其"主胃络脉绝"之功尤当重视。《灵枢·经脉》云:"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麦门冬质润多液,能濡养脉络,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手足麻木、冠心病之胸闷刺痛等络脉枯涩之证,配合丹参、葛根等通络药物,常有意外之效。此即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之妙用。

结语:麦门冬一物,上可清心润肺,中可养胃生津,下可润肠通便,外可荣肤泽毛,诚为滋阴润燥之圣药。然用药如用兵,贵在配伍得宜。阴虚火旺者,配玄参、生地以增液降火;气阴两虚者,伍人参、五味子以益气敛阴;肺燥咳嗽者,佐杏仁、枇杷叶以润肺止咳。明乎此,则《本经》奥义可解,临证运用自能得心应手矣。

(全文798字)
汤纣 發表於 2025-7-22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门冬汤证。此方以麦门冬为君药,配伍半夏、人参、甘草等,润肺降逆,益气生津,实为肺痿治疗之典范。

麦门冬之妙用,不仅限于上述诸症。其甘寒清润之性,能滋五脏之阴,尤长于养肺胃之阴,清心除烦。然其性偏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恐有滑肠之弊。临床运用时,需辨证准确,配伍得当,方能发挥其最佳疗效。如与温补药同用,可制其寒性;与清热药配伍,则增其滋阴之功。

《本经》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此乃古人养生之见。然今人当知,药物皆有其偏性,麦门冬虽为滋阴良药,亦不可久服无度。养生之道,贵在平衡,阴阳调和,方为根本。麦门冬之用,当以病症为准,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总之,麦门冬为滋阴要药,临床应用广泛,凡阴虚内热之证,无论在心、在肺、在胃,皆可随证配伍使用。然须谨记:辨证论治,方为中医之精髓;药症相符,乃获疗效之关键。吾辈临证,当深究药性,明察病机,方能效如桴鼓,药到病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