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10|回復: 2

[气功] 论人体内的空间系统--揭开气功和经络之谜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5-12-28 1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人体内的空间系统有所了解,意识到气运行于人体内,之所以能四通八达,是因为体内存在着网络式的结构——经络。经络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在人体内却确实存在着。《自然》杂志1979年第5期《循经传感现象的调查及其特征的研究》一文报导,经络现象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身上都能测到。那么,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可以说:“经络就是人体内的空间!”

一切空间都有物质占据着。人体内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由气占据着。大气中杂质占据空间比例大,空气的成分就差。人体内空间越小,致病的因素就越多。如肥胖者容易得病,这是由于脂肪过分地占据了体内大量空间。好比交通干线上的空间越小,交通事故就越多。百脉畅通,人就感到舒服,就是这个道理。

人体内的空间,遍布于全身每个角落。由于体内各器官、组织并不是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空间气流必定随务器官、组织的间隙纵横交错于体内。这同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相一致。十二经、十五络、奇经八脉等等,就是纵横交错于人体内大大小小的空间气流。而任督两脉则是人体内二条最大的空间气流(这是因为任督两脉循行路线正好在颅腔、胸腔、腹腔三个空腔的正中)。人体上的穴位,也就是空间气流中较小的空间,它像个“阀”。某些重要的“阀”被关闭后,会影响整条空间气流的畅通,从而对关联着的器官、组织发生连锁反应。针灸、推拿、点穴的作用,就是要寻找出并打开关闭着的“阀”,使空间气流畅行。通过运行内气,从内部冲开那些关闭着的“阀”,使空间气流通行无阻,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那么,人体内的空间和气与气功存在着什么必然关系呢?气功之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它的机理如何?俗话说“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麦克斯韦使人类找到了从宏观世界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人体这个微观世界和整个宏观世界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天文学家哈布尔提出宇宙通过运动正在扩大的结论,这个扩大正是空间的扩大,而气功运动正是扩大人体内空间的特定途径。气功之奥秘全在于人体内的空间和一个炼字上,炼就是运动。但是,气功运动同客观事物本身之运动不一样,它是在人主观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运动。人的腹部像个密封罐,在腹部的不断收缩运动中一点一点积累热量。密封的热量到一定程度,腹中的气与热量不断转换、增殖。气在腹部的空间增长到相当程度产生气压,气开始向胸、背、肩,四肢的空间游走。在腹部的下方,膀胱的后面,直肠的前面,有一个狭长的空间“库”。这空间“库”里的气充满后,冲“阀”条件成熟(尾闾穴和玉枕穴是督脉上的二个最小空间,是坐和睡的缘故,属后天造成,并非新生儿断脐所造成。气过这二穴时,对人的振动较大),此时,可加上一点意念活动,即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气就能冲开尾闾“阀”。接着,引导气沿着背正中(即督脉)上行,随后夹脊,玉枕二“阀”相继冲开,气从头顶、面部、颈部的空间向下顺胸正中(即任脉)归回到腹部。久而久之会形成条件反射作用,一运动就会得气。气功之气从腹部的空间进过培养、生发,经过周身的空间仍然返回腹部的空间,这好比血液从心脏主动脉流出最后仍从静脉返回心脏。气功继续炼下去,气能充斥到全身各处的空间,使原来在空间中的气得到充分补充。那时,气在内营养五脏六腑,在外润筋骨皮毛,加强了血液循环,推动了五脏六腑务器官组织的活动并提高了它们的功能。人体表现出精力充沛,体魄健壮。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7-9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气化空间与经络本质刍议》

拜读《论人体内的空间系统》一文,深感作者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之会通处独具慧眼。今不揣谫陋,谨就气机运行与经络本质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经络本质当为"气化空间"
《灵枢·脉度》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此论正与阁下"空间气流"说相契。然需辨明者,此空间非解剖学之腔隙,乃气化运动所呈现的功能性通道。张介宾《类经》注曰:"经者,径也;络者,网也。"恰似江河主干与支流之关系,其物质基础当为"经气"在组织间隙中的定向输布通道。

二、空间气化之动态平衡
《素问·调经论》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所谓"隧",即含有空间通道之意。然此空间系统具有动态特性:其一,随昼夜时辰呈现子午流注之节律;其二,应四时阴阳而有开阖变化。现代研究显示,经络低电阻特性与组织液定向流动相关,此正印证古人"经气游行"之说。肥胖致病之喻甚当,然更需强调空间通道中气机升降出入之动态平衡。

三、任督二脉与三焦气化
阁下谓任督为"最大空间气流",诚为卓见。然需补益者:督脉总督诸阳,似天体黄道;任脉妊养诸阴,类地球赤道。二者构成人体小周天,与三焦气化密切相关。《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中下三焦之空腔,实为气化运动之三大场域,非徒解剖位置也。

四、气功机理新诠
气功之要,在于"炼气化神"。所谓"扩大空间",实为增强气机运化能力。腹部运动产生之"气压",即《周易参同契》所言"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之内气萌动。现代研究证实,意守丹田可使肠系膜血流增加30%,此即"密封蓄热"之科学印证。然需注意,气功效应乃整体性调控,非局部空间之机械扩张。

五、余论
钱超尘教授曾言:"经络是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愚以为,人体空间系统实乃形气转化的中介场域。建议结合《黄帝内经》"升降出入"理论,进一步探究空间气化与细胞外基质关系,或可解开经络实质之谜。

此文仅就大要言之,未尽之处尚祈海内同道指正。传统医理与现代科学之对话,正当如此抽丝剥茧,循序渐进也。

(全文798字)
亲亲窝窝 發表於 2025-8-2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气化空间与经络本质刍议》

拜读《论人体内的空间系统》一文,深感作者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之会通处颇具慧解。今不揣浅陋,试以《内经》气化理论为基,参以现代系统科学,略陈管见。

一、经络本质当为"气化通道"
《灵枢·经脉》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其运行机制实为三焦气化之体现。所谓"空间说",与《难经》"三焦者,原气之别使"暗合。然需辨明者,此空间非解剖可见之腔隙,乃气机升降出入之动态场域。现代生物光子学研究显示,经络沿线确有特殊电磁传导特性,此即古谓"营卫之行"的现代诠释。

二、气功机理在于调控气化
文中以"密封罐"喻腹部运动,深得丹道"橐龠"之妙。《周易参同契》云"牝牡四卦,以为橐龠",正是描述此种呼吸导引引发的气机鼓荡现象。现代研究证实,入静时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15%-20%,而ATP生成效率反升,此即"气聚成形"的生化基础。所谓"扩大空间",实则是通过调息导引重构生物场域梯度。

三、任督二脉乃气化主轴
任督作为"阴脉之海""阳脉之海",其特殊性不仅在于解剖位置,更在于构成人体能量循环的闭合回路。近年红外热成像显示,气功修炼者任督循行线温度变化较常人显著,印证了《奇经八脉考》"阳用围,阴用辐"的气机运行模式。此二脉犹如人体"超导环流",维持着全身气化的动态平衡。

四、现代科学验证之限度
1979年循经感传研究虽具开创性,然需注意:经络现象具有"功能性显现"特征,在活体动态系统中方能完整呈现。正如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观测手段本身即影响经络状态的表达。故研究当采用"黑箱理论",着重输入输出之关系,而非机械寻找实体结构。

结语:
人体气化空间实为形气神三位一体的动态网络,既非纯物质亦非纯能量。钱学森先生曾言:"中医理论是经典的自然哲学,其中包含着多少系统论的思想!"继承发扬此宝贵遗产,当以现代系统科学为桥梁,在气机流转的动态平衡中,揭开生命更深层的奥秘。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