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5|回復: 2

[医药临床] 外似清淡无味,实则养阴益精——石斛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0-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本经》)

    本经“主伤中”一语,非指脾胃不足,实指心脏经脉之有所伤损。曾治高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并发心衰,心房纤颤,神志昏昧,几度欲脱,舌光红少苔,脉细疾而至数不明,以金石斛18克,炙甘草15克,浓煎服之,证即缓解。余治多种心脏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及病毒性心肌炎,有心功能不全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舌红脉细数结代者,必用石斛,谓其可稳定心律,纠正心衰。先父玉书公曾嘱我等,“石斛可以利心脉,通心气。”吾慎记之。

    风寒湿三气杂至,气血痹阻,是为痹证,石斛养阴益精气,具疏通经脉气血之特性,尤宜于久痹之虚羸者。石斛尚能运消虚之正气。血枯涩,麻木而痹,半身不遂之中风偏枯症,石斛最为要药。

    石斛外似清淡无味,实则得中土之正气而补脾,得金水之精气而养肺,内应于肾而益精。故糖尿病、结核病 、甲亢等多种慢性消耗疾病,用之不惟可以养阴,更可补益肺、脾、肾之正气。《本经》所谓“补五脏虚劳羸瘦”,即可作此理解。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3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云蒸鱼含 發表於 2025-7-17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石斛养阴通脉辨微》

石斛一物,《神农本草经》列之上品,其性味甘淡微寒,看似平淡无奇,实蕴"致中和"之妙。历代医家多着眼于其养胃生津之功,然细绎经旨,其通心脉、利痹阻之效尤当深究。

《本经》"主伤中"之说,非独指中焦之伤。考"中"字在先秦医籍中有"心主"之谓,《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余临证所见,凡心阴耗损所致心悸怔忡,舌绛少津,脉细数结代者,以鲜石斛配伍炙甘草,取其甘凉濡润之性,能直入少阴,滋养心脉。现代所谓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疾,凡属阴亏血燥者,用之确有桴鼓之效。先贤"利心脉"之训,实为经验之谈。

至若痹证之用,尤见石斛之妙。夫久痹必伤真阴,津血枯涸则络脉愈痹。石斛养阴而不滞,通络而不燥,正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观仲景治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若遇阴伤之体,佐以石斛,刚柔相济,疗效尤彰。中风偏枯属阴虚风动者,以石斛滋肾水以涵肝木,较单纯祛风通络更胜一筹。

其"补五脏虚劳"之功,实因石斛得坤土之德而养脾阴,禀乾金之气而润肺燥,归少阴而填肾精。今之消渴、瘿病、肺痨诸疾,多属本虚标实,石斛既能清热治标,又能固本培元。然须注意,脾胃虚寒者当佐以甘温,湿浊中阻者慎用,此乃"中和"之道。

要之,石斛之用,贵在"以平淡致神奇"。其性如谦谦君子,外柔内刚,非深谙药性者不能尽其妙。临证当辨明阴阳虚实,使补而不滞,清而不伐,方得《本经》之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