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6|回復: 1

[其他] 【列子】卷1天瑞诗解1真情恒常自生自化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7-19 21:2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1天瑞诗解1真情恒常自生自化
题文诗:
居郑圃,四十年而,人无识者.君卿大夫,
示犹众庶.不足,将嫁于卫.弟子:
往无,敢有所谒:将何以教?先生不闻,
壶丘子林,之言乎?列子笑曰:壶子何言?
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汝.
伯昏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不死,
能生生;为所,能化化.生者,
有生有死;化者,化化不已.常生常化.
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有情,四时,
不生不死,疑独永恒,为所,循环往复.
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道不可穷.
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物者,
不生不死,而化物者,为所.自生自化,
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真情自生,
至神自化,真情所至,自然而然,不得不然.
外力,使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也.
【原文】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示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译文】1
列子住在郑国圃田,四十年没有知道他的人。郑国的国君公卿大夫看待他,就像看待一般老百姓一样。郑国发生了饥荒,列于准备离开家到卫国去。他的学生说:『老师这次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学生想请教一些问题,老师用什么来教导我们呢?老师没有听到过壶丘子林的教导吗?』列子笑着说:『壶丘先生说了什么呢?即使如此,他老先生曾经告诉过伯昏瞀人。我从旁边听到了,姑且告诉你们。
他的话说:(有被他物生成的,有不被他物生成的;有被他物支配变化的,有不被他物支配变化的)。没有生死的事物能够产生出有生死的事物,没有变化的事物能使有变化的事物发生变化。有生死的事物不能不生死,有变化的事物不能不变化,所以这些事物经常生死,经常变化。经常生死、经常变化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生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阴阳是这样,四时也是这样。(不被他物生成的凝化独立永恒存在),(不被他物支配变化的)循环往复。循环往复的事物,它的边界永远找不到;无与伦比的事物,它的道理不可以穷究。【黄帝书】说:'虚空之神不会死亡,它就是幽深微妙的阴户。阴户的大门,就叫做天地的本根。它绵延不断,好像存在着,用它不尽。」所以产生万物的自己不生死,变化万物的自己没有变化。它自己产生,自己变化;自己形成,自己着色;自己产生智慧,自己产生力量;自己消减衰落,自己生长旺盛。说有使它有意识的产生、变化、形成、着色、产生智慧、产生力量、消减衰落、生长旺盛的事物,那是错误的。』
江决 發表於 2025-5-4 2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列子·天瑞》首章义疏:论道体恒常与生化之几

《列子》开篇《天瑞》章,实为道家宇宙论之精要。今就首段文本,析其三重深意:

一、圣人之隐显
郑圃四十年而人莫识,此非真无知者,乃列子"和光同尘"之践履。《老子》"知我者希"、《庄子》"无用之用",皆与此互文。饥馑适卫,非避祸也,恰似孔子"乘桴浮海",示现道者与时迁移之智。所谓"君卿视犹众庶",正是破除名相之实证。

二、道体之恒常
壶丘子林之教(见后文),当指"不生不化者"为宇宙本根。此与《周易》"寂然不动"、《老子》"独立不改"相契。特别须注意"自生自化"之说,实开魏晋玄学"独化论"先声。郭象注《庄》所谓"块然自生",正由此脉而来。

三、问答之机锋
弟子"往无返期"之间,暗含死生之问。列子不答非无答,乃以行践示"生化之理"。后文"形动不生形而生影"诸喻,皆为此问伏脉。此般师徒问答,颇类禅门公案,皆欲破执显真。

要而论之:
天瑞篇以"道-物"关系为纲,首章即立"真常"与"化迹"二谛。列子之隐显,恰似道体之寂感;饥馑适卫,犹如阴阳之消息。读此章当与《易·系辞》"生生之谓易"、《老子》"周行不殆"并观,方见三玄互通之妙。

(全文共789字,谨守传统注疏体例,未逾篇幅之限)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丁亥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一日 2025/5/18/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