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8|回復: 2

[其他] 贾谊【新书】卷37礼诗解1君子明礼恭敬节让礼正分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夫和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28 21: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贾谊【新书】卷37礼诗解1君子明礼恭敬节让礼正分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夫和
题文诗:
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嗜鲍鱼,
太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
而可以养,太子?寻常之室,无奥剽,
,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
之义,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
处无礼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乱,况其大者!
如此是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礼威严;祷祠祭祀,
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
撙节退让,以明礼节.礼者所以,固国家定,
社稷使君,无失其民.主主臣臣,礼之正也;
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
礼之数也.天子,爱天下,诸侯,
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所以,各爱其家.
失爱不仁,过爱不义,礼者所以,守尊卑经,
强弱之称.天子,适诸侯宫,诸侯,
敢自阼阶,阼阶,主之阶也.天子,
诸侯而其,不敢有宫,不敢为,主人礼也.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
姑慈妇听,礼之至也.君仁不厉,臣忠不贰,
父慈则教,子孝则协,兄爱则友,弟敬则顺.
夫和则义,妻柔则正,姑慈则从,妇听则婉,
礼之质也.礼者臣下,所以承上.故诗:
一发五豝,吁嗟驺虞.驺者天子,之囿虞者,
囿之司兽.天子佐舆,十乘明贵;贰牲而食,
以优饱也.虞翼五豝,以待一发,所以复中.
人臣于其,所尊敬不,敢以节待,敬之至也.
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职而,志厚尽矣.
作此诗者,以其事深,见良臣顺,上之志也.
良臣顺上,之志者也,可谓义故,其叹之长,
曰吁嗟乎.虽古之善,为人臣者,若此而已.
【原文】
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 ,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礼,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阼阶者,主之阶也。天子适诸侯,诸侯不敢有宫,不敢为主人礼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君仁则不厉,臣忠则不贰,父慈则教,子孝则协,兄爱则友,弟敬则顺。夫和则义,妻柔则正,姑慈则从,妇听则婉,礼之质也。礼者,臣下所以承其上也。故诗云:『一发五豝,吁嗟乎驺虞。』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天子佐舆十乘,以明贵也;贰牲而食,以优饱也。虞人翼五豝以待一发,所以复中也。人臣于其所尊敬,不敢以节待,敬之至也。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职,而志厚尽矣。作此诗者,以其事深见良臣顺上之志也。良臣顺上之志者可谓义矣,故其叹之也,长曰吁嗟乎。虽古之善为人臣者,亦若此而已。
【注释】
1阼阶东阶。【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 郑玄 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丁未, 齐 主至,帝降至阼阶,见以宾主礼。』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正面四大圆柱并列,中为明堂内室,左右有房,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2一发五豝,吁嗟乎驺虞出自【诗经-驺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译文:
从繁茂的芦苇丛,赶出一群母野猪。哎呀真是天子的好兽官!
从繁茂的蓬草丛,赶出一窝小野猪。哎呀真是天子的好兽官!
注解:
驺(zōu)虞(yú):一说猎人,一说义兽,一说古代管理鸟兽的官。
茁(zhuó):草木茂盛貌。葭(jiā):初生的芦苇。
壹:发语词。一说同『一』,射满十二箭为一发。发:发矢。一说『驱赶』。五:虚数,表示数目多。豝(bā):母猪(此处因文意应为雌野猪)。
于(xū)嗟乎:感叹词,表示惊异、赞美。于,通『吁』,叹词,表示赞叹或悲叹。
蓬(péng):草名。即蓬草,又称蓬蒿。
豵(zōng):小猪。一岁曰豵(此处因文意应为一岁的小野猪)
3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冯臼 發表於 2025-7-2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书·卷三十七》礼义探微:论贾谊对周文王教子之道的诠释

贾谊《新书》卷三十七所载"太公望拒赐鲍鱼"一事,实为汉代儒者对周礼精神的重要阐释。此章以"礼正分数"为纲,通过具体史例揭示礼制在维系人伦秩序中的精微作用,其深层意涵值得深入剖析。

一、礼制与人伦的辩证关系
太公望以"鲍鱼不登于俎"为由拒太子发所求,表面是饮食之戒,实则体现"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的深层理念。贾谊借此阐明:礼制通过"正名分"建立"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差序格局。俎豆之辨,实为君臣之辨;饮食之节,即是权力之节。这种"器物-伦理"的对应关系,正是周礼"器以藏礼"(《左传·成公二年》)思想的具体实践。

二、空间秩序与人伦教化
"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的论述,揭示礼制通过空间安排强化伦理秩序。奥为主位,剽为宾位,这种空间划分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要求形成同构关系。贾谊在此发展了荀子"礼者,养也"(《荀子·礼论》)的观点,强调礼不仅养欲,更通过"分数明"来实现"群居和一"的社会整合。

三、历史语境下的礼学新诠
此章将周代史事置于汉初礼制重建背景下解读,具有特殊时代意义。贾谊通过太公望"弗与"的坚决态度,暗喻当时诸侯僭越礼制的现实问题。其"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的反诘,实为对文帝时期礼教松弛的委婉批评,体现了汉儒"以礼为教"的政治理想。

要言之,此章以"明礼-恭敬-节让"为逻辑线索,将具体的礼仪规范上升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毛诗序》)的治国之道。贾谊通过对周代典故的诠释,既承续了先秦儒家的礼学传统,又为汉代礼制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展现了"礼"作为"道德之器械"在维系社会秩序中的根本作用。

(全文798字)
郝岢 發表於 2025-7-31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书》卷三十七"礼"义疏:论贾谊礼学思想中的伦理秩序建构

(一)文本考释与义理阐微
《新书》此章以"礼正分数"为纲,通过太公望傅太子发之典,揭示礼制"节文度数"的深层意涵。考《周礼·天官》"膳夫"郑玄注:"俎实以牲体,鱼腊非常馔",正与太公"鲍鱼不登于俎"相印证。贾生此论非徒记事,实以"登俎"之仪阐发"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的微旨。所谓"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乃化用《仪礼·士冠礼》"适子冠于阼"之制,以空间方位喻人伦等差。

(二)五伦关系的礼学诠释
1. 君臣维度:"君仁臣忠"实本《礼记·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之说。贾生特以"分数"为解,谓"等级既设,各处其位"(《新书·阶级》),此荀子"制礼明分"(《荀子·礼论》)之遗响。

2. 父子维度:"父慈子孝"承《孝经》"因严以教敬"而更重互动性。其"奥剽之位"之喻,暗合《大戴礼记》"父子异宫,所以别嫌"的空间伦理。

3. 兄弟夫妇:贾生将"兄爱弟悌"与"夫和妻柔"并置,实本《礼记·礼运》"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的三重结构,而更强调"爱"与"和"的情感调节功能。

(三)礼制功能的多维透视
1. 节制功能:"发嗜鲍鱼而太公弗与"体现"以礼节欲"思想,此孔子"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的实践延伸。

2. 区分功能:"分数"概念源于《管子·心术》"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为之节文者也",贾生发展为"礼者所以章疑别微"(《新书·道术》)的认知体系。

3. 教化功能:通过"登俎"之辨培养太子"安礼乐性"(《新书·保傅》)的德性,此即《周礼》"以礼教中"的具象化实践。

(四)当代启示
贾谊建构的"明礼-正分-成序"模式,对现代社会治理有三重启示:
1. 制度设计需含"恭敬节让"的伦理内核
2. 规范维系当重"君仁臣忠"的双向约束
3. 文化传承宜守"礼以义起"的创造精神

结语:此章虽仅片段,然已见贾生会通荀学与《礼》经之思。其将"鲍鱼不登俎"的饮食礼制,升华为"君子明礼"的治平之道,正是汉儒"以礼为教"的典型范式。读者当于此等细微处,体察礼学"始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荀子·礼论》)的完整生命历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