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4|回復: 2

[其他] 【逸周书】卷47成开解诗解躬修五典九功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极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1-3 21:2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书】47成开解诗解躬修五典九功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极
题文诗:
成王元年,大开告用.周公:呜呼余夙,
夜之勤今,商孽竞时,逋播以辅.余何,
何循何慎,,天命无易,天不虞之.
在昔文考,躬修五典,勉兹九功,敬人畏天,
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极祗应,八方立忠,
协义乃作.三极,天有九列,表使阴阳;
地有九州,别处五行;人有四佐,佐官维明.
五示,允明所望.五示,明位示士,
明惠示众,明主示宁,安宅示孥,利用示产.
产足不穷,家怀思终,主为之宗,德以抚众,
众和乃同.四守,政尽人材,材尽致死,
守也,守其城沟,守也,水以御寇,
大有,沙炭之政.六则也者:一和,
二发,三明,四转,五惧,
六因.九功,宾好在笥;淫巧破制;
好危破事;任利败功;神巫动众;尽哀民匮;
荒乐无别;无制破教;任谋生诈.和集集以,
禁实有离,莫遂通其,一,言父典祭,
祭祀昭天,百姓若敬;显父登德,德降为则,
则信民宁;正父登过,过慎于武,设备无盈;
父登失,明讽,官无不敬;诚信士,
制哀节用,政治民怀.五典有常,政重开守,
内则顺意,外则顺敬,内外不爽,是曰明王.
王曰允哉,维予闻曰:何乡非怀,怀人惟思,
思若不及,祸格无日,式皇敬哉;余小子欲,
思继厥常,以昭文祖,定武考列.呜呼,
夙夜不宁.明王真情,敬天畏民,伦常有序.
题解:篇名『成开』二字取于首句。此篇记周公教导成王要以文王『躬修五典,勉兹九功』为榜样理政。
【原文】成王元年,大开告用。周公曰:『呜呼,余夙夜之勤,今商孽竞时,逋播以以辅。余何循,何循何慎,王其敬天命,无易天不虞。在昔文考躬修五典,勉兹九功,敬人畏天,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极,祗应八方,立忠协义乃作。『三极:一天有九列,表使阴阳;二地有九州,别处五行;三人有四佐,佐官维明,五示显允明所望。五示:一明位示士,二明惠示众,三明主示宁,四安宅示孥,五利用示产。产足不穷,家怀思终,主为之宗,德以抚众,众和乃同。四守:一政尽人材,材尽致死,二土守其城沟,三障水以御寇,四大有沙炭之政。六则:一和众,二发郁,三明怨,四转怒,五惧疑,六因欲。九功:一宾好在笥,三淫巧破制,三好危破事,四任利败功,五神巫动众,六尽哀民匮,七荒乐无别,八无制破教,九任谋生诈。『和集,集以禁,实有离,莫遂通其五典。一言父典祭,祭祀昭天,百姓若敬;二显父登德,德降为则,则信民宁;三正父登过,过慎于武,设备无盈。四机父登失,修□□官,官无不敬;五□□□□,制哀节用,政治民怀。五典有常,政乃重开之守,内则顺意,外则顺敬,内外不爽,是曰明王。』王拜曰:『允哉,维予闻曰何乡非怀,怀人惟思,思若不及,祸格无日。式皇敬哉。余小子思继厥常,以昭文祖,定武考之列。呜呼,余夙夜不宁。』
【译文】
成王元年,周公大力开导成王并告诉所当实行的事。周公说:『啊呀,我早晚勤勉,今商纣余孽还在网罗逃亡流散之人以辅肋他们,我们当做些什么,考虑些什么呢?君王您要敬重天命,不要改易,上天不会帮助他们的。从前先父文王亲自修治五典,勤勉九功,尊重人而又敬重天,教给我们六则、四守、五示、三极,敬顺八方,立中合宜才去做。
三极是:一,天上有九星,分别昼夜时间;二,地上有九州,分别处在东、南、西、北、中;三,人之中有四佐,帮助上司明断。   
五示当显明真实,显出所期望的。五示是:一,明确爵位给士人看;二,明确恩惠给众人看;三,分明主从以示安宁;四,安定居室给妻儿看;五,使用器物以兴制作。制作得多,器物用不完;家室安定,妻儿就想守终;主人是他们的宗长;恩德用以安抚众人;士人和睦,才能同心。
四守是:一,守政要人尽其才,才尽就会死力相报;二,守土得用城墙濠沟;三,堵塞河流以防御外寇;四,守城用箭矢、石块、沙包、火炭。
六则是:一,使众人和睦;二,发放积蓄的谷帛;三,明白他们的怨恨;四,转移他们的怒气;五,有疑虑者使之畏惧;六,利用他们的欲望。

九功是:一,喜好宾客在于受贿;二,过于豪华败法度;三,好高骛远败事业;四,贪图利益败功绩;五,迷信巫师惑众人;六,送终过制民众匮乏;七,荒废礼乐则上下无别;八,没有法制败坏教化;九,任用权谋产生欺诈。
五典是:一,使能言的长老主持祭祀。祭祀能昭示天意,百姓自会敬顺。二,使有显德的长老举明道德。道德可降为法典,法典切实则百姓安宁。三,使刚正的长老举明过失行为。十分谨慎则有威严,设置就完备而不盈满。四,使善讥刺之士举明过失。修明政事,讽诫官员,官员无人不敬服。五,使口口之士主持丧葬。节制丧事,节约用度。国政太平,百姓怀归。五典有了一定,国政就会通达。内臣会顺从君意,外臣也和顺恭敬。朝庭内外皆无差错,就叫做明王。』  
成王拜手行礼道:『讲得好啊!我听说:『为何不向往安定?安定民众在于思虑立政。思虑若不到,灾祸随时可来。」高度重视啊!我小子想继承那典则,以昭祖父文王的基业,稳定先父文王的功绩。唉呀!我早晚都感到不安宁。』
蔡修七 發表於 2025-4-16 03:18 | 顯示全部樓層
《成开解》义疏:文王政教纲维发微

《逸周书·成开解》一篇,乃周公训导成王之要典,其文虽简而义理宏深。今就五典、九功、六则、四守、五示、三极之目,条析其义,以明先王政教之精微。

一、三极之道:天地人伦之统序
三极者,宇宙秩序之总纲也。"天有九列"者,《周髀》所谓"天有九部八纪",以二十八宿分野,表阴阳消息之候;"地有九州"者,《禹贡》疆理之制,依五行方位而别贡赋;"人有四佐"者,三公四辅之设,《礼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此明人君当任贤以成治。三极并列,实为"天人相参"思想之雏形,较《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之说尤具实践意义。

二、五示之教:为政次第之要诀
"明位示士"者,定爵秩以励贤能,如《周礼》"以八统诏王驭万民";"明惠示众"则《孟子》"仁政必自经界始"之先声;"安宅示孥"暗合《尚书》"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之旨。五示由士及众、由家至产,形成"明位→施惠→安主→定宅→利产"的施政链条,与《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路相发明。

三、四守之制:守国御灾之实务
其制尤重因地制宜:"沙炭之政"郑玄注谓"沙地宜炭,以时取之",乃资源管理之法;"障水御寇"则《管子·度地》"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的具体实践。四守将人事(材力)、地理(城沟)、天时(水患)、物产(沙炭)统合为防御体系,较《墨子》城守诸篇更见系统性。

四、六则九功:化民成俗之枢机
六则治民之术,实为心理调控之要:"发郁"如《吕览》"通郁闭";"转怒"类《韩非子·用人》"怒积而怨积"。九功之戒,尤重制度防闲:"淫巧破制"呼应《礼记·月令》"毋作淫巧以荡上心";"无制破教"即孔子"不教而杀谓之虐"之义。此中"和集以禁"的辩证思维,与《商君书》"刑生力,力生强"之说形成鲜明对比。

五、五典之常:伦理教化之本源
五典以"父"为纲,构建祭祀→德行→武备→谏诤→诚信的治理闭环。"显父登德"与《孝经》"先王有至德要道"相契;"讥父登失"即《毛诗》"王欲玉女,是用大谏"之实践。五典强调"内外不爽"的执政伦理,实为后世"内圣外王"思想之滥觞。

周公此篇训诫,以文王政教为典范,将天道、地理、人事熔铸一炉。其"敬人畏天"的核心要义,既不同于殷商纯粹的天命观,亦别于后世纯粹的民本论,而呈现出"天命→伦理→制度→民生"的四维治理结构。成王"夙夜不宁"之叹,正是对此治理体系庄敬态度的生动体现。研读此篇,于今日理解华夏早期政治智慧之形成,颇具启示意义。
济世 發表於 2025-7-27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逸周书·成开解》治国要义阐微

《逸周书》卷四十七《成开解》篇,乃成王嗣位之初,周公旦所陈治国之要道也。其文虽简,而义理深邃,实为周初政治智慧之结晶。今就"躬修五典九功,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极"之旨,略陈管见如次。

一、开篇语境考析
"成王元年,大开告用"者,乃新君践祜之礼制。"商孽竞时,逋播以辅"八字,道尽周初政局之危殆。武王克商未久,殷遗蠢动,管蔡流言,周公于此际以"天命无易"为训,实具双重深意:一则申明周室受命之正统,二则警示成王不可恃天命而废人事。此即《尚书·君奭》"天命不易"之同调,亦与《诗经·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相呼应。

二、治国纲目诠解
(一)五典九功之实
五典者,当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五常,与《尚书·舜典》"慎徽五典"一脉相承。九功之说,考《周礼·天官》"以九职任万民",疑指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等治国要务。周公强调"躬修",实倡导君主以身作则之道,此即《论语·颜渊》"政者正也"思想之先声。

(二)六则四守之教
六则或指《周礼·天官》"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之雏形。四守当为《管子·牧民》"四维"(礼义廉耻)之原型,强调道德底线。教民之道,重在制度与德化并重,此乃周人"明德慎罚"(《尚书·康诰》)思想的具体实践。

(三)五示三极之要
五示疑为五礼(吉凶军宾嘉)之仪范,三极或指天地人之道。《周易·系辞》"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可相参证。此体现周人"以礼立极"的治国思维,将人文规范与宇宙秩序相贯通。

三、思想价值发微
篇中"何循何慎"之问,实为全篇文眼。周公所答"大王其敬",正是《尚书·无逸》"严恭寅畏"的早期表述。其治国体系呈现三重维度:
1. 制度维度:五典九功为经国大法
2. 教化维度:六则四守为化民成俗
3. 哲学维度:五示三极为天人贯通

此三者构成"敬天→法祖→保民"的完整政治逻辑,与后来《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理路若合符节。

结语:
《成开解》虽文字古奥,然其治国理念已具系统雏形。周公以"夙夜之勤"垂训,实开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之先河。篇中强调的躬行实践精神,尤为后世《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张本。研读此篇,当于字句训诂之外,更须体会周初政治家建构文明秩序的深心远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三日戌時| 2025/8/6/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