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4|回復: 1

[其他] 【逸周书】卷40大聚解诗解1赦刑以宽行风招商祸灾相恤什伍德教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2-31 20:0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书】卷40大聚解诗解1赦刑以宽行风招商祸灾相恤什伍德教题文诗;
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殷政,告周公曰:
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积所虚,和此如何?
周公旦曰:闻之文考,招徕远宾,廉聚近者,
以道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宜,水土之便.
营邑制命,之曰大聚.先诱之以,四郊王亲,
在之大夫,免列以选,赦刑以宽,复亡解辱,
削赦轻重,皆有定数,此谓行风.乃令于县,
鄙商旅曰:能来三室,者其与之,一室之禄.
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廿里有舍,
远旅来至,关人易资,庐舍有委.市有五均,
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
孤子寡独,惟政所先.民有欲畜.乃发令曰:
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祸灾相恤,
资丧比服,五户为伍,以首为长,十夫为什,
以年为长.合闾立教,以威为长,合族同亲,
以敬为长.饮食相约,兴弹相庸,耦耕助耘,
男女有婚,坟墓相连,民乃有亲.六畜有群,
室屋既完,民乃归之.乡立巫医,具悬百药,
以备疾灾,畜五味药,以备百草.立勤人以,
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
葬以正同.立君子也,以修礼略,立小人也,
以教用兵.立乡射以,习容春季,和猎耕耘,
以习迁行.教芋树艺,比长立职,田畴皆通.
立祭祀与,岁谷登下,厚薄此之,谓德教也.

题解:聚,指聚民成邑。此篇以周公口吻讲田地营邑,建立什伍,以及相关的措施。
【原文】
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周公旦曰:『呜呼,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积,有所虚,和此如何?』

周公曰:『闻之文考,来远宾,廉近者,道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制命之曰:大聚先诱之以四郊,王亲在之。大夫免列以选,赦刑以宽,复亡解辱削赦□重,皆有数,此谓行风。乃令县鄙商旅曰:能来三室者,与之一室之禄。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民有欲畜,发令。

『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祸灾相恤,资丧比服,五户为伍,以首为长,十夫为什,以年为长。合闾立教,以威为长,合族同亲,以敬为长。饮食相约,兴弹相庸,耦耕□耘,男女有婚,坟墓相连,民乃有亲。六畜有群,室屋既完,民乃归之。

『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葬以正同。立君子以修礼略,立小人以教用兵。立乡射以习容,春和猎耕耘,以习迁行。教芋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立祭祀,与岁谷登下厚薄,此之谓德教。



【译文】
武王灭殷以后,为了稳定国家安定民众,就考察了殷朝的政令,并对周公旦说:『啊呀!殷朝的政令乱纷纷,如风中之草,有时积聚一起,有时空空。对它进行调和,怎么样?』
周公回答说:『听先父文王说,招来远方的人,集聚近处的人,辨别南北地势的优势,审视土地是否宜种,水利是否方便,营建居邑,称之为大聚。先从四郊招引百姓。君王要亲自考察,卿大夫要从众人中选任。赦免及刑罚要宽松,使逃亡者回来,使受辱者除去羞辱,削职赦罪的轻重都有规定,这叫做实行风化。

然后才传令边远地方的商旅说:'能够带来三户人家的,赏给一户的食用为报酬。」开辟关口,修筑道路。五里之内为邑之郊,每十里有水井,每二十里有庐舍。远方商旅来此,与人交易货物。庐舍有存放货物的地方,市场有平均物价的官员。早晚物价一致。不断送往迎来。赈济贫乏,救助穷困以及老弱、残疾、孤儿、寡妇、独身者,是为政的先务。这样,百姓也就愿意蓄养他们。
发令:把国分为邑,把邑分为乡,把乡分为间。发生灾祸,互相救助,通力合作办丧事。五家为一伍,以第一家为伍长;十个成年男子为一什,以年长者为什长;各间设立教化,以威信高的为闾长;全宗族相互亲近,以可尊敬者为族长。饮食相互约制。鼓励勤劳纠正游惰相互为用,耕作互相协作。男女各有婚配,死后夫妇坟墓相连,百姓就有亲人。六畜成群,房屋落成以后,百姓就会聚到那里去。
各乡设置巫医,备办各样药物以防疾病与灾难;积蓄各种草药以备齐酸、苦、甘、辛、咸五味。设立乡正以勤劳民事,设立职孤以训教幼儿;设立职丧以料理死者,设立大葬以处理安埋;立文德君子以修明礼乐,立技勇之士教人使用兵器;立乡射之礼以练习容仪,春季合猎以练习迁行,春季耕耘以教人种植。设立官长,使田土得到开垦。立祭祀,随年成丰歉而用祭物。这叫做教德。
蒋枇 發表於 2025-7-15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逸周书·大聚解》治国安民之道发微

《大聚解》此篇实为周初治国方略之精要,其文虽简而义理深远。武王克殷后,面临殷政"总总若风草"之复杂局面,周公旦承文王之教,提出"大聚"之策,其要旨在于以德化民、以制聚民,诚乃三代王道政治之典范。今试析其治理智慧如次:

一、行政建制之系统化
周公提出"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的层级管理体系,实开后世郡县制之先声。其"五户为伍,十夫为什"的什伍制度,不仅见于《周礼·地官》,更为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所本。这种将血缘组织(族)与地缘组织(闾)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既承殷商遗制,又启秦汉新章,体现了周人"损益因革"的政治智慧。

二、经济招徕之具体措施
篇中所载"来三室者与一室之禄"的招商政策,实为古代最早的移民优惠政策。其"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的驿站设置,与《周礼·地官》"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制度相印证。尤可注意者,"市有五均"之制,郑玄注《周礼》谓"均者平也",此即后世平准法之滥觞,体现了"早暮如一"的公平交易原则。

三、社会保障之完备体系
文中"振乏救穷"之制,与《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赐贫穷,振乏绝"相表里。其"乡立巫医,具百药"的医疗体系,可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先秦医政。至若"立职丧以恤死"的殡葬制度,则与《仪礼·丧服》所述宗法制度互为补充,形成生养死葬的完整保障链。

四、德教礼治之实施路径
周公强调"合闾立教""合族同亲",其教化体系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以威为长"的法治约束,二是"以敬为长"的伦理教化,三是"习容""教芋"的生产教育。这种德教体系,与《尚书·舜典》"敬敷五教"一脉相承,而"立乡射以习容"更可见于《仪礼·乡射礼》的具体记载。

要而论之,《大聚解》所呈现的治国方略,实为"德刑并用"的典型:一方面"赦刑以宽"体现慎刑思想,另一方面通过"祸灾相恤"实现社会整合。其制度设计既重"水土之便"的物质基础,又强调"坟墓相连"的文化认同,可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早期典范。司马迁称周公"制礼作乐",观此篇则知其非虚言也。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