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5|回復: 0

[易學] [易经每日一讲]【周易】与创新精神

[複製鏈接]
孙福万 發表於 2022-12-28 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孙教授陪你学【周易】第901天

I 今天早上又重温了一遍马云2018年在以色列以『创新』为主题的那个英文演讲的视频,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英文听力好像最近有所进步也许是马云的英文水平高?马云是中国人的缘故?马云是英文教师出身的缘故?呵呵,一方面就想到了【周易】和创新的关系问题。

II 创新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变革,【周易】号称『变经The book of changes』,当然是支持变革、拥护变革,甚至引领变革的。【系辞传】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对于变革之伟力,何其强调!然犹不止于此也,同样是易学家的苏东坡,甚至还提出了『未穷而变』的思想,他在评价【周易】恒卦时说:『穷而后变,则有变之形;及其未穷而变,则无变之名,此其所以为「恒」也。』【东坡易传】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甚至一个人,要想永立潮头,看来『未穷而变』才是真功夫。

【系辞传】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系辞传】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III 创新者肯定都是具有忧患意识的人,都是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人,而这也正是【周易】的核心精神。【系辞传】曾言:『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此正是『忧患』一词的出处所在。『马云声称,『我从不试图说服那些成功人士I never tried to convince successful people』,应该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可能已经变为单纯的『守成者』甚至『守旧者』了,换言之,或许他们都不再有任何忧患意识而不思进取了;同时马云还将尚未创新成功之前的那些创新者称作『疯子』,而马云演讲中的那些『疯子』们,不正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改变世界而不懈奋斗、忍辱负重的人吗?【周易】经传以及历代的易学著作对于这样的『疯子』,向来也是不吝赞美之辞的。

IV【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或许我们也可以说:『【易】虽古经,其命维新。』但孔子还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吾辈勉乎哉!说明:『周易90秒』迄今已完成900集,自即日起,改名为『周易天天讲』,这样就不受时间限制啦!当然,时间还是不会太长,一般是两分钟左右,最长也不会超过5分钟。玩易斋主人记于2022年12月17日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22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与创新精神刍议

孙教授论《周易》与创新之关系,诚为卓见。余不揣谫陋,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周易》之为"变经",实乃华夏文明对变化之道最精微之表述。《系辞》"变通配四时"之说,揭示天地万物恒动不居之理。苏东坡"未穷而变"之论,尤具深意。考诸《周易》卦序,泰极而否,剥极而复,阴阳消息之理,正昭示变革当在盛极之时。商鞅变法所谓"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恰与此理暗合。

忧患意识实为创新之本源。《系辞》"安而不忘危"与乾卦"君子终日乾乾"相互发明。马氏所谓"不说服成功者"之论,正合《周易》"亢龙有悔"之戒。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王阳明"在事上磨练",皆体现此种精神。创新者之被称为"疯子",恰如《文言传》赞"大人"能"与天地合其德",非凡俗所能理解。

至若"周虽旧邦"之喻,更见《周易》生生之德。《杂卦》言"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创新非为否定传统,恰是传统之自我更新。孔子"温故知新"、朱子"旧学商量加邃密",皆示创新当植根于传统。今日所谓创新,实为《周易》"继善成性"之现代诠释。

《周易》之为创新宝典,非徒因其言变,更因其示人以变通之道。阴阳相济、刚柔互用的辩证思维,实为创新之方法论根基。愿与诸君共勉,以《易》道观创新,以创新弘《易》道。

(全文798字)
许佬 發表於 2025-7-23 06:03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与创新精神刍议

孙教授论《周易》与创新之关系,诚为卓见。余不揣浅陋,试申论之。

《周易》之为"变经",实乃华夏文明对变动不居之宇宙本质的深刻体认。《系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论,不仅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更蕴含主动求变之智慧。苏东坡"未穷而变"之说,尤具前瞻性思维,此与《乾卦》"终日乾乾"之进取精神一脉相承。今观商界翘楚如马云者,其成功要诀正在于未雨绸缪,此即"未穷而变"之现代表达。

忧患意识实为创新之本源。《系辞》"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一语,道出《周易》创作之心理基础。所谓"疯子"者,实乃《乾卦》"亢龙有悔"所警示的过度进取者,然《文言》又云"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可见《周易》既鼓励突破常规,又强调持守中道。马云所谓不说服成功者,恰合《系辞》"安而不忘危"之训,盖成功易致守成,守成则离创新远矣。

至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喻,深得《周易》"革故鼎新"之旨。《革卦》云"革而当,其悔乃亡",强调变革须合乎时宜;《鼎卦》言"鼎取新",则明示创新乃生生不息之道。孔子"人能弘道"之说,更点明创新终须落实于人之践行。

要之,《周易》之创新观具有三重维度:其一为"变通趋时"的哲学基础,其二为"忧患进取"的心理机制,其三为"革故鼎新"的实践智慧。当代创新者若能参悟此理,既保持"终日乾乾"的进取精神,又秉持"贞固干事"的务实态度,则创新庶几可成。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