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4|回復: 2

[道学研究] 【墨子】卷22节丧(节用下)诗解2厚葬之弊劳民伤财久丧埋财久禁其生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8-26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墨子】卷22丧(节用下)诗解2厚葬之弊劳民伤财久
题文诗:
何知其然?今天下之.士君子将,犹多疑惑,
厚葬久丧,是非利害.故墨子曰:然则姑尝,
稽今虽毋,法执厚葬,久丧者言,以事国家.
存乎,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
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
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诸侯死者,
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身,纶组节约,
车马藏圹,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戈剑,
羽旄齿革,寝而埋之,然后满意.: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
杀殉之者,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厚葬之弊,
劳民伤财.处丧之法,将奈何哉?哭泣不迭,
声翁翁,缞绖垂涕,倚庐,寝苫枕块;
又相率强,不食而饥,薄衣为寒.面目陷陬,
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手足不劲,不可用也.
又曰上士,之操丧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
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王公大人,
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
实仓廪也.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
耕稼树艺.百工行此,则必不能,埋赋,
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财以成者,
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
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无可得焉.
【原文】
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将犹多皆疑惑厚葬久丧之为中是非利害也。故子墨子言曰:『然则姑尝稽之,今虽毋法执厚葬久丧者言,以为事乎国家。』此存乎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乎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1)、鼎鼓、几梴(2)、壶滥、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满意(3)。若送从(4),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注释】
(1)『屋』通『幄』。(2)『梴』同『筵』。(3)『满意』与『懑抑』同音义通。(4)『送』为『殉』字之误。
【译文】
从何知道是这样呢?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对于厚葬久丧的是非利害,大多疑惑不定。所以墨子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姑且来考察一下现在效法执行厚葬久丧之人的言论,用以治理国家。』这种情况存在于王公大人有丧事者的家中,则说棺木必须多层,葬埋必须深厚,死者衣服必须多件,随葬的文绣必须繁富,坟墓必须高大。(这种情况)存在于匹夫贱民的家中,(则他们)也必竭尽家产。诸侯死了,使府库贮藏之财为之一空,然后将金玉珠宝装饰在死者身上,用丝絮组带束住,并把车马埋藏在圹穴中,又必定要多多制造帷幕帐幔、钟鼎、鼓、几筵、酒壶、镜子、戈、剑、羽旄、象牙、皮革,置于死者寝宫而埋掉,然后才满意。至于殉葬,天子、诸侯死后所杀的殉葬者,多的数百,少的数十;将军、大夫死后所杀的殉葬者,多的数十,少的数人。
【原文】
  处丧之法,将奈何哉?曰:哭泣不秩①,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②,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③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
【译文】
守丧期间的具体做法,又是怎样呢?那就是:哭泣无时,不相更代,披着孝服,眼泪汪汪,住在临时搭的木屋里,躺在茅草上睡觉,头枕着土块;又竞相忍着不吃而任自己饥饿,衣服穿得单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颜色黝黑,耳朵不聪敏,眼睛不明亮,手脚不强劲,不能做什么事情了。又说:上层士大夫守丧,必须虚弱得搀扶才能起来,拄着拐杖才能行走,而且这个样子,要坚持三年。如果按这个办法行事,使王公大人实行此道,那么必定不能早朝晚退,不能听狱判案治理政事,使士大夫实行此道,那么必定不能治理五官六府各种机关的事务,不能开辟草木荒地和使仓库粮食充实。使农夫实行此道,那么必定不能早出晚归,去耕田种菜。使工匠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修造船、车,制作器皿。使妇女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早起晚睡,去纺纱、绩麻、织布。仔细计算厚葬这件事,实在是把大量财富埋葬地下;计算长久服丧之事,实在是长久禁止人们从事工作呀。现成的财富,要拿来埋到土中;以后本来可以生出来的资财,又长时间禁止生产。用这种做法去追求财富,就好像禁止耕田而又想收获一样,致富的说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注释】

  ① 『秩』为『迭』之假借字,更替。

  ② 『陬』即『皱』。

  ③ 扶:读『覆』,犹反。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7-7 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节丧》厚葬久丧之弊析论

《墨子·节用下》所论厚葬久丧之害,乃墨家非儒思想之核心要义。墨子以「稽今虽毋」之实证精神,直指王公大人「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之弊,其批判非仅止于礼制之争,实关乎民生经济与国家存亡。今试析其理路如次:

一、厚葬劳民:虚耗社会之资
墨子言「辍民之事,靡民之财」,直指丧葬之奢靡剥夺民力。先秦贵族葬制,如《礼记》载「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期间需征发工匠造椁、织工绣衾、役夫筑陵,致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墨子以「三具」为度(棺三寸、衣三领、坟深不及泉),正为遏制资源虚耗。其说与《荀子·礼论》「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形成鲜明对照,盖儒家重「慎终」,墨家则务「节用」,二者价值取向迥异。

二、久丧禁生:悖逆自然之道
「久禁从事」之害,尤见于「败男女之交」的观察。墨子指出,守丧者「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致「面目陷陬,颜色黧黑」,此与《仪礼》「斩衰三年」之制针锋相对。儒家以丧期定人伦(如子为父服三年),墨家则视之为「禁耕嫁娶」的反生产行为。所谓「上士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实乃对人性与生产力的双重桎梏。

三、埋财无益:非「孝」而实「害」
墨子诘问:「计厚葬为多埋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此揭厚葬本质为「埋财」,非但无益于死者,反「夺民衣食之财」。其说直指儒家「事死如事生」之矛盾——若孝亲当以生民为本,则「虚府库以待丧」岂非本末倒置?《淮南子·要略》评墨家「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正因其以功利实效解构礼制符号。

结语:节丧以利天下的墨家逻辑
墨子之论,始终紧扣「兴天下之利」的核心。其谓「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非薄情也,乃深知「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后世如汉文帝遗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即暗合墨义。今日重读《节丧》,犹可见其对资源分配、社会公平的深刻洞察,足为当世镜鉴。

(全文约780字)

按:本文依墨家「三表法」立论,上考古者圣王之事,下察百姓耳目之实,中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权衡,谨守墨学实证精神。
邹角旭 發表於 2025-7-9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节丧》厚葬久丧之弊析论

《墨子·节用下》所论厚葬久丧之害,实为墨家针砭时弊之要义。墨子以功利主义为基,直指当时王公大人崇尚奢靡丧葬之非,其言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此四者,皆属劳民伤财之举,而于生者、死者皆无实益。今试析其弊如下:

一、厚葬耗财,民生凋敝
墨子谓厚葬之俗,必"多埋赋财",即敛百姓之财以殉无用之葬。古者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此风虽渐衰,然以金玉珠玑充椁、车马器皿殉葬者,仍为世族常态。财者,民力所聚,本可资生人衣食,今埋于地下,犹"禁耕求获",徒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

二、久丧禁事,废业伤生
久丧之制,儒家主三年之哀,墨子则斥其"久禁从事"之害。丧家须"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面目陷陬,手足不劲,甚者"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如此则士不能修学问,农不能耕稼穑,工不能制器用,女不能纺绩织纴,社会生产尽废。墨子反问:"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

三、悖离鬼神之利,违逆圣王之道
墨子以"天志"为纲,强调鬼神非欲厚葬,唯求"利民"而已。上古圣王制葬,"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葬不为丘陇,不费时日。今厚葬久丧者,自谓"孝子之事",实则"非孝子之事",乃"奸人之道",借丧礼炫富争名,背离"兴天下之利"的本旨。

结语:节丧以利天下
墨子之论,非薄情寡恩,实以"兼爱"为心,主张"葬埋之法,足以返(通'反',合也)民利"。其批判锋芒直指统治阶层"靡财而贫民,伤生而害事"的悖谬,呼吁"节葬""节用"以纾民困。此说于今日犹具警示:丧葬之礼,当以简朴为本,勿使生者为死者所役,方合"俭以养德"之古训。

(全文约780字)

按:本文依墨家义理,结合原文"厚葬埋财""久禁从事"之旨,分述经济、生产、伦理三弊,末以"返利於民"作结,呼应墨子功利主义思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