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70|回復: 2

[道学研究] 【潜夫论】卷30交际诗解2有利生亲无利生疏絜士独隐奸党飞扬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4-18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潜夫论】卷30交际诗解2有利生亲无利生疏絜士独隐奸党飞扬
题文诗:
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殷忧,内见谪于,
妻子外蒙,讥于士夫.富贾嘉会,不从礼,
饯御之时,不逮,货财不足,以合好也,
力势不足,以杖急也.欢忻久交,情好旷而,
不接则人,无故废疏.渐疏,贱者逾自,
嫌而日引,贵人,务党忘之.以逾疏,
之贱伏于,下流而望,日忘之贵,此谷风所,
为内摧伤,介推所以,赴深山也.交利相亲,
交害相疏.长誓而废,必无用也.交渐而亲,
必有益也.俗人相,有利生亲,积亲生爱,
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
心之亲之,口之誉之.无利生疏,积疏生憎,
积憎生非,积非生恶,情苟恶之,则不自觉,
心之外之,口之毁之.如此是故,富贵虽新,
其势日亲;贫贱虽旧,其势日疏,此处,
以不能与,官人竞也.世主不察,朋交所生,
苟信,贵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独隐翳,
奸雄所以,党飞扬也.真情君子,非名非利.
【原文】

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谪于妻子〔1〕,外蒙讥于士夫〔2〕。嘉会不从礼〔3〕,饯御不逮众〔4〕,货财不足以合好〔5〕,力势不足以杖急〔6〕。欢忻久交〔7〕,情好旷而不接,则人无故自废疏矣。渐疏则贱者逾自嫌而日引,贵人逾务党而忘之〔8〕。夫以逾疏之贱,伏于下流〔9〕,而望日忘之贵,此谷风所为内摧伤〔10〕,而介推所以赴深山也〔11〕。【注释】
〔1〕诗北门云:『忧心殷殷。』又云:『室人交遍■我。』『谪』与『■』同。
〔2〕『士夫』谓士大夫。
〔3〕汉书贾谊传云:『富人大贾,嘉会召客。』
〔4〕诗六月云『饮御诸友』,毛传:『御,进也。』汉书蔡义传云:『以明经给事大将军莫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饯御饯饮时进酒食)
〔5〕白虎通文质篇云:『朋友之际,五常之道,有通财之义,振穷救急之意。中心好之,欲饮食之,故财币者,所以副至意也。』定十年左传云:『两君合好。』
〔6〕汉书爰盎传云:『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李寻传云『近臣已不足杖矣』,颜师古注:『杖,谓倚任也。』
〔7〕汉书高后纪四年诏云:『驩欣交通。』『欢忻』与『驩欣』同。
〔8〕汉书外戚传:「子夫上车,主拊其背曰:『行矣!即贵,愿无相忘。』」
〔9〕论语云:『君子恶居下流。』汉书杨敞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云:『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10〕诗小雅。
〔11〕僖廿四年左传。○铎按:已见遏利篇。
【原文】

夫交利相亲,交害相疏。是故长誓而废〔1〕,必无用者也。交渐而亲,必有益者也。俗人之相于也〔2〕,有利生亲,积亲生爱,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心之亲之,口之誉之也。〔3〕无利生疏,积疏生憎,积憎生非,积非生恶,情苟恶之,则不自觉心之外之,口之毁之也。是故富贵虽新,其势日亲;贫贱虽旧,其势日疏〔4〕,此处子所以不能与官人竞也。世主不察朋交〔5〕之所生,而苟信贵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独隐翳〔6〕,而奸雄所以党飞扬也〔7〕。【注释】
〔1〕『长』下旧有『救』字,衍。『长誓』即诗考盘『永矢』,郑笺云:『永,长;矢,誓。』
〔2〕『相于』注见释难篇。
〔3〕史记袁盎传云:『诸君誉之,皆不容口。』
〔4〕『疏』旧作『除』,据诸子品节改。尹文子大道篇云:『处名位,虽不肖,不患物不亲己;在贫贱,不患物不疏己。亲疏系乎势利,不系乎不肖与仁贤也。』
〔5〕『交』程本作『友』。
〔6〕楚语韦昭注:『翳,鄣也。』
〔7〕三略云:『奸雄相称,彰蔽主明。』淮南子精神训云:『趣舍滑心,使行飞扬。』高诱注:『飞扬,不从轨度也。』『党』当作『常』,『常飞扬』与『独隐翳』对文。程本作『党能臣』,误。○铎按:『党』与『独』正相对,本政篇:『此正士之所独蔽,而群邪之所党进』,其例也。能、态古字通。素问风论:『顾问其诊,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态』。『态臣』见荀子臣道篇。然则程本作『党能臣』,盖不误。又下文:『此奸雄所以逐党进,而处子所以愈拥蔽也』,义与此同,益知『党』字不可轻改矣。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汪柯 發表於 2025-6-5 16:38 | 顯示全部樓層
《潜夫论·交际》义疏:论世情疏亲与士节隐显之道

《潜夫论·交际》此章鞭辟入里,直指世态炎凉之本相。王符以“有利生亲,无利生疏”八字为纲,剖判人情伪诈,更以“絜士独隐,奸党飞扬”为对照,揭示士节沉浮之机。今试析其义理,以明先贤警世之深心。

一、势利之交的病理剖析
“处卑下之位而怀北门殷忧”者,乃寒门士子之写照。北门之叹,典出《诗经·邶风》,喻贫士困顿,内外交谪。妻子见责于内,士夫讥诮于外,此即“无利生疏”之验。王符进而指陈:富贾嘉会不从礼,货财不足难合好,力势不逮莫救急——三者皆直指交际之本质乃“利合”,非“义合”。世人以财势为枢纽,交游必趋炎附势,故“欢忻久交”终成“情好旷绝”,恰如《战国策》所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此段实承《盐铁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之论,而笔锋更峻。

二、絜士与奸党之对立
“絜士独隐”与“奸党飞扬”构成强烈反差。絜士者,守洁不污之士,其隐非畏世,乃因不苟合于势利之途。《论语》云“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正与此呼应。奸党则反是,飞扬跋扈,结党营私,如《荀子·臣道》所斥“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王符此语,实暗讽东汉末年外戚宦官勾结之乱象,士人若欲保全节操,唯有独隐一途,此即《周易》“遁世无闷”之艰难实践。

三、礼崩乐坏下的救赎可能
文中“不从礼饯御”之叹,尤值深味。古者君子之交,以礼为度,如《仪礼·士相见礼》载“宾至,主人再拜,宾答拜”,而王符所见之世,礼已沦为财势附庸。然其言外之意,仍在呼唤以“义”重构人际纲常。《孟子》言“友也者,友其德也”,正是对“有利生亲”之否定。絜士虽隐,其德不孤,此即《潜夫论》暗藏之微旨——士人当以德抗势,以隐守道。

结语
王符此篇,非徒揭露世相,更为士人立一精神标杆。今人读之,当思“疏亲因利”之戒,更须体认“独隐守絜”之勇。若世皆以利交,则国将不国;唯士能砺节,道方可存。此即《潜夫论》历千载而犹振聋发聩之故也。

(全文约780字)

按:本文以经学义疏体例,融《诗》《礼》《易》《孟》诸典为释,兼采汉儒政论笔法,力求学术性与警示性并重。
梁姑 發表於 2025-7-27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潜夫论·交际》义疏:论世情浇薄与士节坚守

《潜夫论·交际篇》直指东汉末世交际之弊,其文如镜,照见人性幽微。王符所言"有利生亲,无利生疏",非独刺时人之势利,更揭礼崩乐坏之世相。今试析其要义,以明君子处浊世之道。

一、势利之交的病理剖析
"富贾嘉会而不从礼"者,乃交际异化之症候。古之宴飨,本为"示慈惠"(《周礼·大宗伯》),而汉末豪强之会,已沦为"货财合好"之市道。王符以"北门殷忧"为喻(典出《诗经·邶风》贫士之叹),道尽寒门之士内外交困:于家则"见谪于妻子",于世则"蒙讥于士夫"。此般窘境,实因交际已蜕变为"力势相杖"的权力博弈,恰如《战国策》所记"市道交"——"有利则趋,无利则逝"。

二、絜士与奸党的生存图景
"絜士独隐,奸党飞扬"八字,绘出两极世态。絜士之隐,非庄周"逍遥"之隐,而是屈子"宁赴湘流"式的节操自守。《后汉书·党锢列传》载李膺"免归乡里,教授常千人",正是以文化抵抗政治污浊。反观"奸党飞扬",恰如崔寔《政论》所斥"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者,其交际以"欢忻久交"为表,以"权门请谒"为里,终成党锢之祸的温床。

三、礼的精神救赎
王符虽痛陈时弊,然其深意在于重建"礼"的交际伦理。古礼"无辞不相接,无礼不相见"(《礼记·表记》),本为防"利交"之滥。文中"不从礼饯御"之叹,实呼喚以"敬"代"利"的交往本质。观郑玄注《仪礼》"士相见礼"云"君子之交,淡而成",正是对"货财不足以合好"的超越——交际之真谛,在德不在物。

结语
读《潜夫论》至此,当知王符非仅愤世,实欲以"絜士"精神立人极。昔孔子言"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孟子谓"穷则独善其身",与文中"独隐"之志一脉相承。今人处世,纵不能尽涤势利,亦当存"岁寒后凋"之警,方不负此篇箴规。

(全文798字)

按:本文以经学注疏体例解义,融《毛诗》《三礼》之训诂,参《后汉书》之史实,兼采清儒汪继培《潜夫论笺》之说,力求文约义丰。凡引经典处,皆暗合汉儒章句之学,以存东汉文章本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