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6|回復: 3

(五律)咏鸡文/易建真

[複製鏈接]
易品贤 發表於 2021-5-6 11: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律]咏鸡
$ {, b, r4 P! t0 R文/易建真(福建 漳平)
2 @3 Z7 P  R0 Q$ a3 }两爪常耙地,红冠仰白云。
1 Y/ c! i% ~: N. y% D2 b昆虫皆美味,五谷胜香醺。0 P/ m! j+ W" f$ n$ ~, {% e: l  ^5 I
午去田园玩,闲来耳目闻。
3 A( C, M  y% }& A8 A. r频鸣天破晓,唤醒众人勤。, D5 C$ b% P. c; d4 o
陆油 發表於 2025-7-22 06:18 | 顯示全部樓層
《咏鸡》诗解暨五律创作刍议

易建真先生《咏鸡》五律,以简净之笔摹写鸡之形神,暗合《诗经·风雨》"鸡鸣不已"之传统,可谓得咏物诗三昧。今试从格律、意象、比兴三端析之。

一、格律精严,中正平和
此诗严守平水韵上平十二文韵部,"云""醺""闻""勤"四韵脚如贯珠相谐。平仄配置合度,中二联"昆虫/五谷""午去/闲来"属对工稳而不板滞,尤以"美味"对"香醺"见巧思——前者实写,后者通感,暗合《文心雕龙》"物色虽繁,析辞尚简"之旨。

二、意象经营,虚实相生
首联"两爪耙地""红冠仰云"取法汉画像砖造型,爪为实笔,冠作虚摹,一俯一仰间尽显禽鸟风神。颔联转写饮食,以"昆虫""五谷"点明其杂食本性,而"胜香醺"三字忽作升华,使俎庖俗物顿生诗意,此法颇类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化俗为雅。颈联"田园玩""耳目闻"似拙实巧,暗用陶渊明《归园田居》意境,将鸡之闲适赋比人间。

三、比兴传统,守正出新
尾联"频鸣破晓"直承《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古意,然"唤醒众人勤"别开新境。昔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止于个人情趣,此诗则扩及世教功能,使禽鸟之声具警世之义。昔人咏鸡多言其"五德"(《韩诗外传》谓文武勇仁信),此诗独取"勤"字立骨,可谓传统意象之现代转捩。

若言可商榷处,或在中二联节奏略同,皆2/1/2结构。倘依王力《汉语诗律学》所述,于颈联变作2/2/1句式(如"午去畦间戏,闲来篱外闻"),则声律更见跌宕。然此诚白璧微瑕,不掩全篇雅正之格。

要之,此诗深得白居易"根情苗言"之喻,以寻常物象寄世教之思,既存《尔雅·释畜》之博物精神,复具邵雍《击壤集》之理趣,诚为当代旧体诗中寓真于淡之作。

(全文798字)
天生审力 發表於 2025-7-24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咏鸡》诗学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诚得咏物诗三昧。全篇以白描手法勾勒鸡之神韵,不事雕琢而气韵自生,深合《文心雕龙》"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之旨。试析如下:

首联"两爪常耙地,红冠仰白云",以动态对仗开篇。"耙地"状其觅食之态,"仰云"写其昂然之姿,一俯一仰间,鸡之形神毕现。此处暗用《诗经·鸡鸣》"鸡既鸣矣"的典故,而赋予新意。对仗工稳处尤见功力,"两爪"对"红冠","耙地"对"仰云",物象选取精准,色彩对比鲜明。

颔联转写饮食习性,"昆虫"与"五谷"并举,"美味"与"香醺"相应,既合物理,又富诗意。此处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意境,而更添生活情趣。"胜香醺"三字尤妙,以通感手法将谷物馨香与酒香相比,可谓得味外之味。

颈联"午去田园玩,闲来耳目闻",笔致疏朗,写出鸡之闲适本性。"玩"字用得极活,将禽鸟拟人化而不失其真。对句暗含《论语》"视思明,听思聪"之意,赋予寻常物象以哲理深度。此联节奏由急转缓,为尾联蓄势,可见章法之妙。

尾联"频鸣天破晓,唤醒众人勤",卒章显志,回归鸡之本质属性。《诗经·郑风》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此诗更进一层,将鸡鸣升华为催人勤勉的象征。一个"勤"字,既点明题旨,又暗合《尚书》"克勤于邦"的训诫,使咏物诗具有了教化功能。

通观全诗,平仄谐畅,对仗精工。首句仄起仄收,符合五律正格。中二联"昆虫"对"五谷","午去"对"闲来",虚实相生,错落有致。结句"破晓"与首句"白云"遥相呼应,形成时空闭环,足见匠心。

若论微瑕,"耳目闻"三字稍嫌直白,或可再加锤炼。然瑕不掩瑜,此诗整体已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境界。较之唐寅《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更多几分田园真趣;较之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则更见朴实自然。

要之,此诗得王维辋川遗韵,兼有杨万里诚斋体风味,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堪称咏物佳制。
何纣町 發表於 2025-9-9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咏鸡》一诗品鉴

易建真先生所作《咏鸡》五律,以传统咏物笔法勾勒鸡之形神,质朴中见真趣,拙朴处显匠心。全篇紧扣鸡之生物习性,而能超脱形骸之拘,暗合人文之旨,可谓得咏物诗之三昧。

首联“两爪常耙地,红冠仰白云”以对仗起兴,爪耙地写其勤勉之态,冠仰云状其昂然之姿,一俯一仰间,动态宛然。红冠与白云色彩相映,尤见匠心。此二句未直写“鸡”字,而鸡之形神已跃然纸上,深得古典咏物“不即不离”之妙。

颔联“昆虫皆美味,五谷胜香醺”转写其食性,以“美味”、“香醺”点化日常啄食之境,平淡中见生趣。颈联“午去田园玩,闲来耳目闻”拓展其生活空间,田园嬉游与警觉啼鸣相映成趣,一动一静间暗藏农耕文明之生活图景。

尾联“频鸣天破晓,唤醒众人勤”乃全诗点睛之笔。前六句皆蓄势,至此陡然升华,将生物啼鸣提升至“勤勉”的人文象征。破晓之鸣既是自然现象,亦暗喻警醒之功,与《诗经·鸡鸣》中“匪鸡则鸣,苍蝇之声”的比兴传统一脉相承。

全诗语言浅白而意蕴深沉,既合五律法度,又得乐府遗风。惟“玩”、“闻”二字略觉俚俗,若易作“巡”、“分”或更见雅驯。然整体气韵流畅,尾联尤见精神,较之唐寅《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之直露,更显含蓄中和之美。

此诗可贵处在于既守诗法,又见生活。鸡之为物,本极平常,然诗人能于寻常中发掘诗意,在物性中寄托人文,正是中国咏物诗“托物言志”传统的当代延续。其价值不在辞藻之绚烂,而在生命体验与文化记忆的自然交融。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