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6|回復: 3

(五律)咏鸭文/易建真

[複製鏈接]
易品贤 發表於 2021-5-2 22:4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律]咏鸭
9 d- Q$ ~+ {3 ~) @4 F7 G5 y文/易建真(福建 漳平)9 I3 ]8 \) A7 W4 n: W
两脚推波去,江河翼展风。
9 J9 Q+ E7 B& g- p深潜寒水里,浅觅大田中。2 T% e& C! F  O+ C
首领声声唤,跟从阵阵冲。
6 |6 _; c. t) Y5 ~* U6 o- f: y虽然禽界类,不逊主人公。
! {2 O! R& `4 w; Y' {
汤纣 發表於 2025-7-28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咏鸭》诗学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以五律体式咏禽,诚得"体物写志"之旨。全诗八句四十言,章法井然,平仄谐畅,尤以"推波""展风"二语最见锤炼之功。今试为析论:

首联"两脚推波去,江河翼展风",暗合《周易·系辞》"观物取象"之理。"推波"二字化静为动,较之老杜"沙头宿鹭联拳静"更显力度;"翼展风"三字尤妙,既见《庄子·逍遥游》"翼若垂天之云"的意象传承,复以"风"字暗喻自由精神。颈联"深潜寒水里,浅觅大田中",工对中见变化,"深""浅"二字互为映照,深得王维《辋川集》以简驭繁之妙。

颔联"首领声声唤,跟从阵阵冲",转写群鸭生态,声象兼具。《毛诗》云"禽兽草木,各得其所",此联正得其趣。结句"虽然禽界类,不逊主人公",卒章显志,暗用《孟子·离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哲学思考,将物性观察提升至生命平等的高度。

若论微瑕,"大田"对"寒水"稍欠工稳,或可易"寒水"为"幽涧"以增其丽。然统观全篇,此作已得咏物三昧:其一,不滞于物,能传鸭之神韵;其二,托物寓兴,见万物平等之思;其三,声律精严,中二联虚实相生。较之骆宾王《咏鹅》的童趣天真,此诗更多一份士人的哲思。

昔苏东坡观惠崇春江晚景,独取"春江水暖鸭先知"为画魂。今读易君此律,觉江渚鸭群,犹带魏晋风骨,唐人气韵,可谓得禽言而通人意矣。
赵就改的 發表於 2025-7-31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咏鸭》诗解兼论咏物诗创作要义

易建真先生《咏鸭》五律,以禽鸟为题而寓深意,诚得咏物诗三昧。今试为解析,兼论咏物之法。

首联"两脚推波去,江河翼展风",以动态入题,不著"鸭"字而鸭态自现。"推波"二字尤妙,既合水禽划水之态,又暗含"推波助澜"之典。对句"翼展风"三字,化用《庄子·逍遥游》"翼若垂天之云"意境,使寻常家禽顿生鹏鸟气概。

颔联"深潜寒水里,浅觅大田中",工对中见变化。"深潜"与"浅觅"相对,既写实景,又暗喻处世之道。寒水大田之择,恰合《周易》"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的变通智慧。此联深得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实精神。

颈联转写群鸭之态,"首领声声唤,跟从阵阵冲",暗含社会伦理之思。鸭群秩序,俨然人间组织,《礼记》"令顺民心"之旨于此可见。句中叠字运用,既拟禽声,又增韵律,深得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叠字妙法。

尾联"虽然禽界类,不逊主人公",卒章显志,托物言怀。此联化用《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之思,而反其意用之。鸭之"不逊主人公",实乃诗人对平等观的独特诠释,与王维"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的物我交融之境异曲同工。

统观全诗,有三善焉:一善在体物入微,鸭之形神俱现;二善在比兴得当,物我界限泯然;三善在格律精严,平仄对仗无懈可击。若论可商榷处,"大田"或可易为"稻粱",既合鸭之食性,又与"寒水"形成更工整的偏正对仗。

咏物之作,贵在"不即不离"——既不可粘皮带骨,亦不可捕风捉影。观此诗能得物性而见人情,守格律而生意境,可谓深谙"兴象玲珑"之旨。昔年齐白石画虾,三笔两笔而神气活现;今观易君咏鸭,四十字中立意新奇,皆所谓"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者也。
得瑟炊烟花 發表於 2025-9-9 05:07 | 顯示全部樓層
《咏鸭》一诗品鉴

易建真先生所作《咏鸭》五律,以禽鸟之态寓人世之理,言简意赅而意趣深远。今试从章法、意象、寄托三端略作析评。

首联“两脚推波去,江河翼展风”起笔动态十足。“推波”二字以拟人手法状鸭蹼拨水之态,精准传神;“翼展风”则勾勒江河遨游之开阔气象,暗含自在从容之趣。颔联“深潜寒水里,浅觅大田中”以“深”“浅”对举,既写鸭之觅食习性,又暗喻处世深浅之道。寒水与大田的空间转换,更见其适应自然之能。

颈联“首领声声唤,跟从阵阵冲”转写群鸭生态,声象交织,秩序井然。“唤”与“冲”呼应,既显禽类社会性,又可引申人间领导与协从之理。尾联“虽然禽界类,不逊主人公”乃全诗点睛之笔,以“虽”字转折,将物性提升至人格化境界。“不逊”一词双关,既赞鸭之灵性堪比人类,亦暗含万物平等之哲思。

此诗承袭传统咏物诗法度:前六句状物工巧,后二句升华立意。对仗处如“深潜”对“浅觅”、“声声唤”对“阵阵冲”,合乎五律规范而自然流畅。作者观察入微,以鸭群活动隐喻团队协作之道,较之古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审美意境,更添一层社会性观照。

咏物诗贵在形神兼备。此诗既得鸭之形貌动态,复见其群体精神,末句更突破禽类局限,赋予人格尊严,可谓得物之趣而不滞于物,合乎《文心雕龙》“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之要义。若论可商榷处,或是个别字眼如“冲”略觉直白,然整体不失为一首寓理于物的雅正之作。

(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