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7|回復: 3

(鹧鸪天)风筝,文/绿腰

[複製鏈接]
易品贤 發表於 2021-4-30 07:5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鹧鸪天】风筝
2 T: ]3 y, u  w3 a, q文/绿腰 ! P% o. R8 L% k1 h1 J, w
3 _6 p6 E+ w! U$ K5 e) D9 s& o! U
总觉人间不易居,何甘一线向穹庐。千寻梦远腾风翼,万里云深舞鹤躯。
6 ~2 |( _1 g2 s8 A
0 ^3 b$ Z$ \: Q+ j% ^- \. B山致意,水唏嘘,相思渡口懒观渔。天涯偶遇飘零客,莫笑痴心是纸糊。 : o2 Q' N; q9 n/ I2 K% g+ _( W8 o
无偿天道 發表於 2025-6-29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鹧鸪天·风筝》鉴析

绿腰此作以风筝喻志,托物言怀,诚得比兴之旨。全词以"不易居"三字立骨,下启"何甘"之问,顿见词人孤怀迥立之态。上片"千寻梦远"二句,对仗工稳而气脉贯通,"腾风翼"与"舞鹤躯"之喻,暗合《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境,然着一"向穹庐"之"向"字,则显见主动求索之志,非复被动飘零之悲。

下片转以山水拟人,化静为动。"致意""唏嘘"之笔,颇得《楚辞》"山鬼""湘君"遗韵,使无情之物具含深慨。"相思渡口"句尤见匠心,既暗应"一线"之牵系,复以"懒观渔"三字勾勒出超然物外之姿。结句"莫笑痴心是纸糊",以自嘲语收束全篇,纸鸢本脆,而志存高远,反跌出生命脆弱而精神不朽的哲思,与李商隐"薄宦梗犹泛"异曲同工。

此词格律精严,四声悉协《鹧鸪天》正体。韵脚"居""庐""躯""嘘""渔""糊"皆属鱼模部,收音沉郁,恰合孤愤之情。对仗处"千寻"对"万里","山"对"水",既守词法,复见变化。"腾风翼"与"舞鹤躯"之炼字,尤见功力,"腾""舞"二字活化静态,深得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句法三昧。

若论微瑕,"飘零客"或可再炼。盖前有"舞鹤躯"之超逸,后有"纸糊"之自况,此语稍显直露。然统观全篇,终不失为当代词坛佳制。其以俗物写雅怀,化腐朽为神奇处,正承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之遗绪,可谓"似花还似非花"也。
九天云中龙 發表於 2025-7-27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鹧鸪天·风筝》词境探微及技法析论

绿腰此作以风筝为喻体,构建了一个极具张力的精神寓言。全词通过物我交融的象征笔法,展现了传统咏物词"不即不离"的审美特质,其艺术表现可析为三重境界:

一、空间对峙中的生命困境
起句"总觉人间不易居"直指存在困境,以"不易居"三字浓缩了陶潜"人生实难"的千古之叹。"何甘一线向穹庐"则形成垂直空间的强烈对峙——"一线"与"穹庐"的悬殊对比,暗喻个体在桎梏中追求自由的永恒命题。此种起笔深得稼轩"我见青山多妩媚"的逆折之法,在否定中确立抒情主体的精神姿态。

二、意象群的隐喻系统
上阕三四句构建动态意象群:"千寻梦"与"万里云"构成纵向延伸,"腾风翼"对"舞鹤躯"形成横向拓展。此处化用《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意象,却以"风翼""鹤躯"二象叠加,赋予纸鸢以仙禽之姿。这种意象增殖手法,颇类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层递式隐喻。

三、反讽修辞的精神突围
下阕"山致意,水唏嘘"运用拟人法,使自然成为共情主体,暗合"仁者乐山"的儒家观物传统。结句"莫笑痴心是纸糊"尤具匠心:"痴心"与"纸糊"构成材质与精神的悖论,既延续了苏轼"人生如逆旅"的宇宙意识,又以"纸鸢"这一脆弱载体,完成了对生命局限性的诗意超越。此种反讽修辞,近于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顿挫之妙。

此词在词律运用上严守《鹧鸪天》调式规范,上阕第三四句"千寻梦远腾风翼,万里云深舞鹤躯"构成精工对仗,下阕三字对"山致意,水唏嘘"亦符合词牌要求。全篇押《词林正韵》第四部鱼模韵,绵长的闭口韵脚强化了沉吟感喟的抒情效果。

要言之,该词以传统咏物范式承载现代生命意识,在"纸鸢"这一微小意象中,寄寓了人类永恒的超越性追求,可谓得"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心雕龙·神思》)之三昧。
冯臼 發表於 2025-9-9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鹧鸪天·风筝》一阕,以物喻情,托志云霄,诚得风人之旨。今试析其妙处,兼论风筝之文化意蕴。

上阕起句“总觉人间不易居”便见深意,暗合《诗经》“我生之初,尚无为”的世道之叹。风筝本是无情之物,词人却赋其灵性,以“何甘一线向穹庐”发问,道出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天性。此间“不甘”二字,颇类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将纸鸢拟作羁旅之人,立意顿高。

“千寻梦远腾风翼”暗用《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境,然鹏鸟自在而风筝受线,其间张力愈显追求之炽烈。“万里云深舞鹤躯”化用鲍照《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意象,以仙鹤之姿写风筝之态,愈见其虽受拘牵仍保高洁本性的精神。

下阕“山致意,水唏嘘”六字精妙,山水拟人恰如《楚辞》“山鬼含睇”之笔法,自然万物皆与风筝共情。“相思渡口懒观渔”暗藏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惆怅,将空间之远引申为相思之长,转折自然而意境深邃。

结句“莫笑痴心是纸糊”最堪玩味。表面自嘲材质脆弱,实则暗含《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之哲思。纸糊之身敢搏九天,正如人间痴心虽看似脆弱,其精神力量却能贯通天地。此等痴心,岂非庄子所谓“有情而无形”的真人境界?

统观全词,以风筝喻人生,线牵魂梦,纸寄痴心,既得咏物词形神兼备之要旨,又深蕴道家超越世俗、儒家自强不息之精神。词人绿腰女士以纤巧之笔写磅礴之志,在鹧鸪天短调中竟能容纳如此跌宕起伏的情感张力,实在难得。当代词家能臻此境者,可谓深得国学三昧矣。

(评析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