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2|回復: 2

[医药临床] 怪病多年缠身,经方化裁显效

[複製鏈接]
邵景新 發表於 2020-3-30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足不适履案

门诊来位花甲翁,患怪癖症年余,穿鞋觉顶脚不适,原本穿40号鞋码,增至43码,不适未减。验血查骨均无异常,不红不肿、不痛不痒。子女为行孝,继续增码买履。翁愁眉苦笑曰:『即便你们买回100码的鞋子,穿上也顶脚。只有脱掉鞋子,或者穿着拖鞋才舒服。』但数九隆冬季节,哪还有裸足的道理?翁诉曾服骨质增生丸、仙灵骨葆胶囊、舒筋活血类方药、维生素西比灵等,仍『履履不适』。

诊脉望舌,洞察蛛丝马迹。三部脉沉,左迟右滑,舌淡苔薄,颜面略浮相,神情尚好。咎此阴阳抵仗,势均力敌,互不相让。气血停滞不行,未达四末。故纵使四时更迭,五运六气主客变化,仍足不适履。此应责太、少累及阳明。余想,若此翁带上手套,手指尖一定也有顶触不适。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薏苡附子散,解凝动结,再加养血缓挛之芍药甘草汤。

麻黄10克、黑附顺片10克、细辛6克、薏苡仁50克、赤芍药15克、甘草5克。5剂。药渣子加少许米醋、白酒、精盐,卧前泡脚。

药毕,翁曰:『削足适履』矣!

遂又将一张验方告知病翁:猪蹄1只,薏苡仁100克,煲汤煮粥,药食同源,每周1剂。膳食善适。

反刍案

又一白头老翁前来求诊。诉每于晚餐后,即现类似牛、羊反刍症状。其状难堪,甚是无奈。每每至午夜时分,症才渐减,严重影响休息。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西药无效,迁延日久。

余审脉涩舌暗,病发有时,昼安夜发,此乃太阳与少阴二经不调,阳郁成逆,阴沉为厥。当扶阳救逆,和阴疏厥,佐以祛瘀。处方二四得九汤,即四逆汤、四逆散、丹参饮。7剂。服后,翁电话告知,病情大有好转,并约时间再诊。(邵景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金城卫生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imtest01 發表於 2025-6-8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从"足不适履"与"反刍案"论经方调燮阴阳之妙用》

邵景新医师所录二案,实为经方活用之典范,深契《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旨。今试析其理法方药,以阐发仲景学术之精微。

首案"足不适履"之症,医者察三部脉沉、左迟右滑,断为"阴阳抵牾"之候,诚得诊法三昧。《伤寒论》少阴篇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之训,本案左脉迟而面浮,正是少阴阳虚之征;右脉滑则示阳明经气不畅。麻黄附子细辛汤本为少阴表证而设,合薏苡附子散温阳化湿,更佐芍药甘草汤柔筋缓急,实寓"阳中求阴"之巧。尤妙在药渣外用法,取《内经》"渍形以为汗"之理,使药力由外而内透达经络。至若猪蹄薏苡粥之食疗方,暗合《千金要方》"食治"篇精义,以形补形,滋肾填髓。

次案反刍症取法"二四得九汤",尤见匠心独运。四逆汤温少阴之阳,四逆散疏厥阴之滞,丹参饮活血脉之瘀,三方可调三阴。《金匮要略》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本案夜发属阴、脉涩舌暗,正是肝脾不调、阴阳相格之象。医者不囿于"反流性食管炎"之病名,直溯"阳郁成逆"之病机,故能收桴鼓之效。

二案启示有三:其一,怪病多责之厥阴,盖肝主疏泄而司筋膜,本案足部异常感觉与反刍症状,皆与筋脉失和有关;其二,经方活用贵在"病机相应",麻黄附子细辛汤本治少阴表证,今用治足部感觉异常,乃"异病同治"之范例;其三,外治与食疗不可偏废,仲景原有"导引吐纳"之法,今用药渣熏洗、食疗调养,正承古训。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凡病之阴阳相格者,当求其调和之道。"二案皆本此旨,或温阳解凝,或调和阴阳,使阴阳自和而病自愈。学者当于此等处细玩经方配伍之妙,勿徒执方以治病也。

(全文798字)
愚山老鬼 發表於 2025-7-20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从"足不适履"与"反刍案"论经方辨治之妙》

邵景新医师所录二案,实为经方活用之典范,其辨证思路深合《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旨。今试析其理法,以彰中医辨证论治之精微。

首案"足不适履"之症,医者突破常规思维,未囿于"骨质增生"等现代病名。脉见三部沉而左迟右滑,恰是《伤寒论》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之变象。舌淡苔薄而面浮,显系少阴阳虚不能温煦,太阴水湿不化之候。足部异常感觉实为"血痹"之变证,《金匮要略》云:"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医者取麻黄附子细辛汤振奋少阴之阳,合薏苡附子散除太阴之湿,佐芍药甘草汤柔筋缓急,暗合"肝主筋""脾主四肢"之经义。尤妙在药渣外用法,取酒醋行散之性助药力透达,正应《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之训。

次案"反刍"之症,医者洞察"昼安夜发"之时相特征,此乃《伤寒论》"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时间医学之活用。脉涩舌暗,显系阳郁阴凝之象。四逆汤温少阴之寒,四逆散疏少阳之郁,丹参饮化瘀通络,三方可视为"三阴递进"治法:少阳为枢转之机,少阴为根本之地,厥阴为风木之脏。此方组合暗合"六经钤百病"之旨,故能取效迅捷。

此二案启示有三:其一,怪病多责之厥阴,然须分阴阳。前者属阳虚不达,后者系阳郁不伸,同途而异归。其二,经方运用贵在"病机相应",非简单对症用药。如首案不用常规活血化瘀药而取温阳化气,次案未投普通止呕剂反用疏郁扶阳,正是"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体现。其三,时空辨证尤为关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言"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次案夜甚之症正是阴经用事之证。

今人临证,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如首案若见舌红少津,则当考虑阴虚风动;次案若脉见弦劲,或需参入乌梅丸法。邵医师示我以规矩,学者当通其变而神其用,方不负先圣制方之苦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