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1|回復: 2

[医药临床]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冠心病顽固性水肿

[複製鏈接]
陈博 發表於 2020-1-31 04: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蔡某,女,75岁,2019年1月5日初诊。患者近3年来,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明显,伴有胸闷气短,经中西医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转到我院中医科求治,现症见:双下肢浮肿,神疲乏力,失眠多梦,下肢浮肿,大便难解稍干,小便不利。 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余无特殊病史记载。体格检查:BP160/90mmHg HR52次/分 颈部软,心律齐,未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腹部软,肝脾肋下未及,双肾无叩击痛。舌淡,苔白。脉迟缓。辅助检查:血脂检查:胆固醇9.44/L,甘油三酯3.75mmol/L,心电图偶发室性早搏。

辨证:气虚下陷,水湿停聚。

治法方药:补中益气,利水祛湿。治疗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处方:生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泽泻20克,茯苓皮24克,茯苓24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升麻3克。七剂。水煎服,分三次温服。

2019年1月14日复诊,药后患者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胸闷气短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再以原方续用,效不更方,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为老年女性,水肿,下肢为甚,辨为脾肾两虚,阳气虚陷,水湿下注而成。盖天地之间,气生于水,水化为气,气升则水散,气陷则水停。若以上肿治风,下肿治湿,纯用渗湿之法,虽然可见效,但虚者更虚,下湿者更湿,难以取得长久疗效,故老年患者需以升气为第一要务,辅寓渗湿之法。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的〖脾胃论〗中的方剂,原用于『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不耐劳累,动则气短』等证,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功效。本方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加泽泻、茯苓皮、重用茯苓加强渗湿。故收效显著。(陈博)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M)

好啊秒秒 發表於 2025-6-21 0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补中益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水肿之机理探微》

蔡案所载老年冠心病水肿之治验,诚为运用东垣学说之典范。本案辨证精当,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取效,深契"气化水行"之经旨,今试析其理法要义如下:

一、病机枢要在于"气陷水停"
患者年逾古稀,久病耗气,呈现神疲乏力、脉迟缓等典型气虚之候。李杲《脾胃论》有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本案水肿以下肢为甚,正是中气下陷、水湿不运之明证。张介宾《景岳全书》谓:"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而此案尤当责之脾虚气陷,盖脾主运化,脾气虚则水湿内停,清阳不升则浊阴下注。

二、组方深得东垣心法
原方以黄芪为君,佐参、术培补中州,配伍升、柴升举清阳,正合"陷者举之"之旨。其加味尤具匠心:茯苓皮与茯苓同用,取《本草备要》"皮以行皮"之义,专走肌表利水;泽泻佐茯苓,暗合五苓散意,导水下行而不伤正。当归一味,既养血以助气化,又防渗利太过,深谙"治湿不远温"之训。

三、治法体现标本兼顾
本案不用寻常利水峻剂,而主以补气升阳,正本《内经》"治病必求其本"之训。王肯堂《证治准绳》论水肿云:"补中气则水自化",此案以补为通,以升促降,使气复其常而水自归壑。其效验证明,老年虚性水肿若徒执利水一法,往往愈利愈虚,反致缠绵难愈。

要之,此案启示吾辈:老年慢性心衰水肿,当重视脾胃气机升降。补中益气汤之妙,不在单纯补益,而在恢复气化枢机。临证若能把握"气虚下陷"这一关键病机,灵活化裁,往往可收拨云见日之效。然需注意,冠心病本虚标实者众,若见痰瘀交阻之候,又当参入活血化痰之品,不可执一而论。
儁雄 發表於 2025-7-17 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补中益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水肿之临证思辨》

本案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冠心病顽固性水肿,实得东垣心法之真传。患者年逾古稀,久病水肿伴胸闷气短,脉迟缓而舌淡苔白,显系中气下陷、水湿不化之证。今就病机治法析论如下:

一、病机探赜
《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患者脾虚失运,清阳不升,故见神疲乏力;水湿下注,则下肢浮肿;气机升降失常,故胸闷气短、二便不利。此非单纯水湿为患,实乃"气虚水停"之证,诚如张景岳所言:"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

二、方药解析
处方深得补中益气汤精义:黄芪、太子参补益中气为君;白术、陈皮健脾燥湿为臣;佐以柴胡、升麻升举清阳,更妙在茯苓、泽泻渗湿而不伤正。尤值称道者有三:其一,以茯苓皮与茯苓同用,取皮以皮走皮、利水消肿之效;其二,升麻仅用3克,遵"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其三,未用传统方中炙甘草,防其壅滞助湿。

三、治法启示
1. 老年水肿慎用峻泻:朱丹溪谓"老人虚人,不可轻利",本案避五苓散等纯利之剂,正合"塞因塞用"之旨。
2. 气化则湿化:李东垣《脾胃论》强调"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本案以升阳为枢,佐以渗利,暗合"提壶揭盖"之法。
3. 标本兼顾:黄芪配泽泻,补泻同施,既遵"气虚宜掣引之"经旨,又不废"去苑陈莝"治则。

四、临证要点
老年冠心病水肿常见三种证型:心肾阳虚型宜真武汤、气虚水停型当用本方、血瘀水停型需配丹参饮。本案辨证精准处在于:抓住脉迟舌淡、神疲乏力等气虚主证,未为高血压、高血脂等标象所惑。

结语:此案启示后学,治老年顽疾当溯本求源。东垣云:"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今以补中益气法治冠心病水肿,正体现中医"异病同治"之妙。然临床运用须注意:若见舌红少津、脉细数之阴虚证,或苔黄腻之湿热证,则非本方所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