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2|回復: 2

[医药临床] 瓦楞子-海螵蛸·缓解烧心反酸,减轻胃脘疼痛

[複製鏈接]
娄莹莹李燕 發表於 2020-4-1 06: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佃贵为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劳模,从医50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首创『浊毒』理论,丰富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随李佃贵学习,现介绍李佃贵运用的一对药对(瓦楞子-海螵蛸),以供同道学习。

瓦楞子咸平,入肺、肝经,能消痰软坚、消瘀散结、制酸止痛。〖医林纂要〗记载:『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破癥瘕,攻瘰疬。』瓦楞子尤善消痰,正如〖日用本草〗所说:『消痰之功最大,凡痰隔病用之。』〖本草纲目〗云:『咸走血而软坚,故瓦垄子能消血块,散痰积。』〖现代实用中药〗有记载:『用于小儿佝偻病,肺结核,淋巴结核等。』海螵蛸咸、涩、温,归脾、肾经。功效为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别录〗中记载海螵蛸:『(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孕。又止疮多脓汁不燥。』〖本草拾遗〗说:『主小儿痢下,细研为末,饮下之。亦主妇人血瘕,杀小虫。』〖得宜本草〗也说:『得生地,治血淋,得干姜,治血瘕;得鹿茸、阿胶,治崩中带(下)。』〖本草用法研究〗:『合秋石、石决明、龙胆末,治肺结核咯血;佐胆矾、枯矾,治痔出血;同葛根粉、麻油,治疮疡。』〖疡医大全〗记载的四海舒郁丸即以该品配青陈皮、海蛤、海带等,以理气解郁,消痰散结,治疗气瘿病。二者均能制酸止痛,相须为用,李佃贵常将其用在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表现为胃痛、嘈杂、烧心、反酸者,配伍黄连、生石膏、香附、浙贝母、儿茶等同用。瓦楞子入肝经,善走血分,海螵蛸功能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可减少溃疡面出血,促进溃疡愈合。〖本经逢原〗记载:『(魁蛤壳)与鳖甲、虻虫,同为消疟母之味,独用醋丸,则消胃脘痰。』李佃贵在治疗肝硬化、子宫肌瘤、甲状腺疾病等时,取瓦楞子消痰软坚散结功效,常配伍莪术、丹参、生大黄、鳖甲、炮山甲等药。以上对药李佃贵常用剂量为15~20g,最大剂量为30g。

结合中医学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螵蛸与瓦楞子配伍,能有效缓解烧心反酸的症状,减轻胃脘疼痛,其所含成分能够中和胃酸,兼以止血,有效促进溃疡的愈合及炎症吸收。

经典案例

患者,李某,男,56岁。间断胃脘胀痛1年,加重1月余。患者1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胀痛,时轻时重,1月前又因饮食不规律,胃脘胀痛加重,来我院门诊就诊。现餐后胃脘胀痛,烧心、反酸,无嗳气、无恶心、呕吐,寐欠安,大便日1行,不成形,色黄,小便尚可。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滑。辅助检查:2017年6月2日于河北省中医院查电子胃镜示:胃溃疡。病理示胃角、胃窦黏膜重度慢性炎症,腺体轻度肠上皮化生。

诊断:(浊毒内蕴型)胃脘痛(西医称为胃溃疡)。

治法:化浊解毒。

方药:瓦楞子25g,海螵蛸25g,黄连12g,黄芩9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白花蛇舌草12g,蒲公英15g,茵陈15g,苍术12g,莪术15g,藿香15g,佩兰15g,枳实15g,香附12g,苏梗9g,砂仁9g(打),全蝎3g。10服。水煎服,日1剂,文火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共取汁400ml,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嘱患病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0天后二诊:药后患者胃脘胀痛、烧心、反酸均较前减轻,无嗳气、烧心,小便稍黄;舌质紫暗苔薄黄腻,边有齿痕,脉弦细滑。上方去苍术、藿香、茵陈,继续服用1月,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嘱:平日饮食应规律,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甜、黏、硬之品,不宜吃红薯、土豆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避免工作紧张、压力过大。

按:李佃贵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首创『浊毒』理论,本病患者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为浊毒内蕴之象,因此运用化浊解毒法。方中黄连、黄芩、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茵陈等清热燥湿,化浊解毒;藿香、佩兰、砂仁芳香化湿,以『除陈腐,濯垢腻』,是胃病常离不开的行气药;枳实、香附、苏梗、苍术疏肝理气,养肝和胃;莪术破血行气;全蝎活血通络,以毒攻毒;瓦楞子、海螵蛸制酸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娄莹莹 河北省中医院 李燕 河北中医学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25-4-7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瓦楞子-海螵蛸药对在浊毒证胃脘痛中的运用探析

李佃贵教授首创“浊毒理论”,认为现代消化系统疾病多因浊邪内蕴、毒损络脉所致,其临床善用药对“瓦楞子-海螵蛸”治疗胃脘痛、反酸等症,疗效卓著。兹结合经典文献与临证经验,剖析此药对之精义。

一、药性析微:制酸止痛,各有所长
瓦楞子(魁蛤壳)咸平,归肝肺经,功擅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尤长于“通”。《医林纂要》称其“破癥瘕,攻瘰疬”,《本草纲目》更明言其“消血块,散痰积”,盖咸能软坚,入血分而疏通瘀滞。现代研究亦证实,其碳酸钙成分可中和胃酸,缓解黏膜损伤。

海螵蛸(乌贼骨)咸涩温,归脾肾经,以“敛”见长。《本草纲目》载其“主女子血枯,赤白漏下”,《得宜本草》强调其止血、固精之效。其质轻多孔,既能吸附胃酸,又可收敛疮面,促进溃疡愈合。二者一通一敛,相须为用,共奏制酸止痛、修复黏膜之效。

二、配伍心法:浊毒理论下的动态平衡
李师临证注重“化浊解毒”,此药对之妙,正在于调和“攻守”。
1. 治标:针对烧心反酸,取二药中和胃酸之共性,辅以黄连、生石膏清胃火,浙贝母化痰散结,标本兼顾。
2. 治本:瓦楞子消痰瘀以祛浊毒之实,海螵蛸敛疮生肌以护胃络之虚,契合“浊去毒解,气血自和”之旨。
3. 拓展应用:在肝硬化、癥瘕等病中,瓦楞子配伍莪术、鳖甲增强破瘀之力,海螵蛸则防攻伐伤正,体现“消补并行”之智。

三、案例佐证:辨证与药对的精准契合
所举李某案,症见胃胀痛、舌紫暗,显系浊毒壅滞、气血失和。李师以瓦楞子15g、海螵蛸20g为君,佐香附理气、儿茶生肌,既解酸止痛,又活血通络。患者服药后症状渐消,印证药对与病机的高度契合。

四、现代药理与经典理论的互参
研究显示,二药均含碳酸钙(CaCO₃),可中和胃酸;瓦楞子有机质能调节胃蛋白酶活性,海螵蛸黏膜保护作用显著。此与《本经逢原》“消痰积”、《别录》“止疮脓”之论不谋而合,体现“以药验理”的科学性。

结语
瓦楞子-海螵蛸药对,一散一收,一攻一守,于浊毒证胃病中展现“动态平衡”之妙。李师活用古方而不泥古,融通现代而不离宗,堪为“传承创新”之典范。学者当深究其理,临证化裁,方能得此药对三昧。

(全文约780字)

按:文风力求专业严谨,引据经典而兼顾现代,突出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学术特色,体现药对运用的整体性与灵活性。
雨纷飞啊 發表於 2025-4-23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瓦楞子-海螵蛸药对制酸止痛之配伍精义》

李佃贵大师首创"浊毒"理论,融汇古今,其运用瓦楞子与海螵蛸相须为用,实承《内经》"酸苦涌泄为阴"之旨,又暗合仲景制方"相反相成"之妙。此二味皆禀咸味,然一主消散,一主收敛,恰似阴阳互济,共奏制酸止痛之功。

瓦楞子者,《本草纲目》谓其"咸走血而软坚",其消痰化瘀之力尤著。考《医林纂要》所载"破癥瘕,攻瘰疬"之效,实因其质重沉降,能直折肝经横逆之气。现代研究证实其碳酸钙含量达90%以上,此正合《素问》"酸者收而涩者固"之理,故能中和胃酸而止痛。然其妙处更在"消血块,散痰积"之功,李师用于肝硬化、甲状腺疾病,正是取象比类,以介壳之坚散人体之结。

海螵蛸乃乌贼骨,《本草经疏》称其"入足厥阴、少阴经",其性温涩兼备。观《得宜本草》所载配伍,或配生地治血淋,或佐干姜疗血瘕,可见其止血而不留瘀之特性。现代药理揭示其含胶质、碳酸钙等成分,既能形成胃黏膜保护层,又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此即《本经逢原》"收湿敛疮"之科学印证。

二药相配,实具三重妙用:其一,刚柔相济,瓦楞子消痰散结如将军开路,海螵蛸收敛止血似贤相安内;其二,动静结合,一者侧重制酸止痛治标,一者着眼溃疡愈合治本;其三,气血同调,瓦楞子入血分消瘀,海螵蛸走气分固涩。李师常用15-20g剂量,正合"治中焦如衡"之则,若遇顽症用至30g,亦遵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戒。

今人研究此药对,当参合浊毒理论要义。盖烧心反酸之症,多因浊毒内蕴,胃失和降。瓦楞子之消痰即是化浊,海螵蛸之敛疮即为解毒。辅以黄连清热、香附理气,则浊降毒解,胃腑自安。此非简单制酸,实为"给邪以出路"治疗思想之体现。

吾辈临证,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若见舌红少津者,宜佐麦冬、石斛;遇寒湿内盛者,可配干姜、苍术。李师此对药之精妙,正在示人以规矩,而启发活法圆通之智。学者若能参透其中阴阳消长之理,则于脾胃病治疗之道,思过半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