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c' u0 o, i- T9 V* T 
  # z" c( `$ _6 o) x' i5 ] * Q: U$ e; q& ^+ R8 w
 
 & p$ ^, W5 c2 Q$ V3 j民国时期地图
 Q' _1 R1 H2 q# b/ v
  $ M8 R6 Z9 n# O. O 
 + l; u' [2 j* f/ e' b1 r    每年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各地的高考“状元”便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状元”二字来源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但不同的是,科举时代的状元每三年才会出现一个。106年前7月4日的甲辰科取士大考,是废除科举制度前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刘春霖夺得殿试头名,他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即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 v, Z; C  N7 E9 Q9 h# H9 u$ w
 9 v0 o  N" ]) c4 L- a+ p! E5 T5 v    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书法界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1942年1月18日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70岁。 ) E/ p* O1 m# u) h" u
 
 2 i+ e) g/ n- z" t# \  K    刘春霖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4年)中甲辰科状元后,科举取士制度遂被废除,刘春霖自然也就成了“末科状元”。刘春霖故居的确切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石附马大街)以南的西智义胡同2号,此地旧称猪尾大坑,住在这里的文人嫌其不雅,故说起自己的住所都泛称石附马大街。同样的原因,后来这里改称智义伯胡同,再后来又改成了东智义胡同和西智义胡同。 , R* a( h( M) [* `1 |' h% S& {
 
 & }" C: k* I9 G8 z% t  N- q/ ^    刘春霖故居现为大杂院,旧貌已基本全无。原大门开在南侧,现改在西面小门。院内建满小房,蜿蜒简陋,只有中院正房依稀可见旧房廊子,正是状元当年的住房。去年,刘春霖的后人曾专门来此回访,目睹现状,感慨万千。随着西智义的拆迁,现在胡同只剩下两三个双号门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