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9|回復: 1

[講古] 华夏礼仪指导·贵客入席为什么要坐在西席?

  [複製鏈接]
中国历史网 發表於 2018-11-17 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按中国儒家伦理观念,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反映在座席上也是有规矩要讲究的。

古人席次尚右,右为宾师之位,居西而面东。

家塾教师和官僚们的幕客,都称为『西宾』,又称『西席』,主人称为『东家』。

所以古人尊称授业解惑之师为『西席』

那桌上的主位是哪个位置呢?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南为尊,北为卑,人的座位有南北面向之分,不能僭越。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一国之君主的座位,必须坐北朝南

其实我国古代的礼节,席位尊卑有君臣主宾两种。

君臣主要是南北方向来说,皇上以南面作为独尊之位,也就是南面称尊,北面称臣。

而主宾之礼则取东西方向,出于对宾客的尊敬,主人自坐东位;而让客人坐西位,即面东而坐。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正向朝南的座位,也就是正座儿了。

这个正座儿,在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一定要留给家中辈分最高的人物。

当然在生活中,大家都不是以方向来区分座次,而是将座席面对门的位置定为上席

同席时,应以长辈、领导让为上席,背对门的位置为下席,一般为晚辈的席位,左右为普通席位,可由主人安排就座。

针对圆桌,还有人做出了以下图表明座次讲究:

在注重礼节的中国历史上,对于座次也多有记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赵)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自己面东而坐在尊位上,藐视其他的军吏,将夸夸其谈、狂妄自大的赵括刻画得活灵活现。

再如〖汉书·王陵传〗记载,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放在军中,王陵的使者来了,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东向而坐,让使者看到自己对王母是尊敬的,以此想来招降王陵。

由此可见,在室内坐西面东是上座。

所以古人将宾客和老师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

当然在过去,『西席』还有着其他指代意义。

如古典文学作品里也常把老师称为『西席』。

唐代柳宗元有诗曰: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红楼梦〗第二回中写道:

『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

〖儒林外史〗第二回中说:

『申祥甫连忙斟一杯酒道:「梅三相该敬一杯。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了。」』

另外在民间有一副对联赞美老师教育有方,得意门生遍布乡里:『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马奇 發表於 2025-7-3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席方位考释:从空间礼制看传统尊师之道》

华夏礼仪以方位明尊卑,其制可溯至周代"三礼"。西席之设,实为"阴阳方位"与"主宾伦理"交融之产物。《礼记·曲礼》载:"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此乃古代"室中尊位"制度之核心。今就西席渊源试作考辨:

一、天文方位与人文礼制
古人观测星象,发现日躔自东而西,遂形成"东主西宾"的空间认知。《周易·说卦》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帝王面南建制,则宾位自然居西。此即郑玄注《仪礼》所言:"堂上席次,东向为尊,西向为卑;室内反之,西向为尊"的方位辩证法。

二、师道尊严的空间表达
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在《三礼注》中特别指出:"凡宾主之席,主东而宾西"。教师位列"天地君亲师"五伦,其座次安排实为礼制精神的物化呈现。贾谊《新书·容经》记载:"师尚右,坐而西向",这种方位选择既符合"西方属金主肃杀"的五行学说,又暗合"尊者在西"的伦理要求。

三、文献实例的礼制印证
《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范增虽为谋士却得南向次席,正体现"西席"作为宾位的过渡性特征。至唐代《通典》更明确记载:"凡宴享,主人正席于阼阶,宾席于西阶",形成制度性规范。

四、文化意象的延伸发展
"西席"一词自汉晋始成为师者代称,陆机《文赋》"饮真茹强,蓄素守中"的为学之道,恰与西席方位"含章可贞"的易理相通。明清私塾沿袭此制,如《清稗类钞》载:"延师者设坐必西向,谓之西席",这种空间安排实为"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外化表现。

今人虽多不循古制,然明辨西席渊源,可知传统礼仪非徒具形式,实为"礼以制序,乐以和情"的文明结晶。当代重振师道尊严,不妨从理解这些文化密码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午日|黃帝4722年六月三十日丑時| 2025/7/24/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