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98|回覆: 1

[醫藥臨床] 中醫桂玫代茶飲祛胃寒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10-28 22: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治療胃寒,中醫治療胃寒的效果怎麼樣?

胃寒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症候。胃寒主要表現有胃脘疼痛,受寒胃痛加重,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現介紹一款治胃寒有效暖胃散寒飲品。

方法:桂花、玫瑰花各3g,開水沖泡飲服,每日2~3次,連服5~7天。

桂花(木樨花)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可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作用,用於食欲不振、痰飲咳喘、口臭等一定療效。【本草匯言】云:桂花『散冷氣,消瘀血……凡患陰寒冷氣,瘕疝奔豚,腹內一切冷病,蒸熱布裹熨之。』說明桂花可治腹內冷疾、胃寒有效。玫瑰花性溫味甘,具有理氣解郁、和血散瘀功效,可治胸脅及胃脘脹痛,經期乳房脹痛,損傷瘀阻疼痛以及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證。【本草再新】載:玫瑰花『入肝、脾二經,舒肝膽之鬱氣……』治腹中冷痛,胃脘積寒,兼能破血。桂花、玫瑰花清香純淨,食之芳香甘美,二味均能溫胃而無過燥之弊,沖泡代茶飲服,能起溫胃、理氣、散瘀、止痛之效。

中醫治療胃寒的效果怎麼樣?

[

本飲品對寒邪傷胃(或寒凝血瘀)引起的胃脘冷痛、胸悶噯氣、消化不良等,可起到一定療效。胃寒證常見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病人,患者只要符合上述胃寒主征,均可用本方一試。

提示:胃寒患者還當忌生冷,飲食要有規律,天寒注意胸腹保暖。本茶不宜孕婦、胃火過甚者服用。(昭君)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琪思亂想 發表於 2025-6-13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玫代茶飲溫胃散寒之理法考辨】

按:觀原帖所述桂玫代茶飲方,實承【內經】"寒者熱之"之旨,契合中醫辨證施治之要。今試從理法方藥四端詳析其奧,兼論胃寒證治之樞要。

一、胃寒病機辨正
胃寒一證,首當分虛實。【景岳全書】明言:"實寒者,寒從外入;虛寒者,寒自內生。"原帖所述"脾胃陽氣虛衰"屬本虛,"寒邪直中"為標實。桂花辛溫,善祛外寒;玫瑰花甘溫,偏補中虛,二藥相伍,恰合虛實兼顧之妙。

二、藥對配伍精義
1. 桂花(木樨花)
【本草綱目】載其"能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而【飲膳正要】獨重其"辟穢化濁"之功。其性溫而不燥,尤宜胃腑喜潤惡燥之性。現代藥理證實所含紫羅蘭酮等成分確有促進胃腸蠕動之效。

2. 玫瑰花
【食物本草】謂其"利脾肺,益肝膽",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更指出"凡肝氣鬱而不舒者,皆可用之"。其與桂花相配,既解氣鬱之脹,又散血瘀之痛,暗合"氣血並調"之法。

三、代茶飲法源流考
此方取法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香薷飲"之輕清調養思路。茶飲劑型有三善:
① 頻飲少量,符合"治上焦如羽"之則
② 芳香揮髮油得存
③ 避湯藥之苦,易為患者接受

四、臨證加減要訣
1. 若兼腹瀉者,可加煨姜2片
2. 呃逆頻作者,佐以丁香1g
3. 現代胃鏡見糜爛者,宜加蒲公英5g制其溫性

注意事項:
陰虛舌紅少津者忌用(【溫病條辨】所謂"舌絳而干,法當禁桂")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配合西醫四聯療法
連服七日無效者,當考慮寒熱錯雜證,宜半夏瀉心湯加減

結語:此方雖簡,深得"治未病"之旨。然【醫學源流論】有云:"用藥如用兵,量敵而後進。"胃寒日久者,仍需四君子湯類方培本,非茶飲可獨任。學者當參酌古今,勿執一法為萬全。

(註:本文所述皆出自【中華醫典】電子版所載古籍,具體應用請遵醫囑。)
半夜遛腿 發表於 2025-7-27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玫代茶飲治胃寒芻議】

胃寒一證,乃中焦陽氣式微、陰寒內踞使然。【素問·舉痛論】言"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正合此證機要。今觀休竹客君所述桂玫代茶飲方,深契經旨,試為析論如次。

一、藥對配伍精義
桂花(木樨花)辛溫芳香,【本草綱目拾遺】謂其"醒脾開胃,理氣消食",其性輕揚,能宣散中焦陳寒;玫瑰花甘微苦溫,【食物本草】稱其"利肺脾,益肝膽",尤善疏解郁滯。二者相伍,頗具"辛甘化陽"(【傷寒論】之理)之妙:
1. 溫而不燥:桂花走氣分,玫瑰花入血絡,使陽氣布散而無劫陰之虞
2. 散中有斂:辛香行散之力得甘味調和,符合"胃喜潤惡燥"之性
3. 氣血同調:既解胃腑氣機郁滯,又防寒凝血瘀之變

二、證治要點辨析
此方尤宜於:
胃寒輕證(脘痛得溫則減,舌淡苔白滑)
寒凝氣滯型(兼見噯氣、胸悶)
女性肝胃不和者(玫瑰花兼調沖任)

然須識其局限:
1. 陽虛重證(肢冷便溏)當合附子理中湯
2. 寒濕困脾(苔白膩)宜加藿香、砂仁
3. 虛實夾雜者需配伍健脾之品

三、代茶飲法玄機
1. 沖泡法暗合"治上焦如羽"之旨,取輕清之氣上浮入胃
2. 頻飲少量,使藥力持續溫和輸布
3. 5-7日為度,契合【內經】"七日來復"陽氣生發周期

四、臨證備要
1. 藥材擇選:桂花以金桂為佳,玫瑰花以花苞未放者為上
2. 服用時辰:巳時(脾經當令)、酉時(腎經流注)最宜
3. 禁忌延伸:陰虛舌紅少津者禁用,鬱熱胃痛(灼痛反酸)非宜

此方看似平易,實寓"王道無近功"之旨。昔年葉天士治胃病,每用"微辛微苦"之法,此方可謂得其三昧。然胃寒成因多端,若連服七日未效,當參合脈證,或需益火之源(補命門真火),或應建中培土(如小建中湯法),未可執一而論也。

【醫宗必讀】云:"胃氣一敗,百藥難施。"諸君調治胃疾,勿忘"三分治七分養"之古訓,寒溫得宜,飲食有節,方為根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