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87|回复: 1

[乐器] 古琴怎么入门?先来学个基础指法图解

[复制链接]
古琴文化艺术 发表于 2018-8-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右手基本指法

e363302932a338449e2db3c800580cbd.jpg

:右手食指向下方拨弦称为挑。大指扶在食指末节靠上部的边侧,指尖不可超出食指背。由大指将食指向上充分收回成圆形,再以大指推动食指向下拨动琴弦。

f1aaaff0e63084703205f0441e5722d1.jpg

食指拨弦时,以指甲前端约三分之一处向前下方过弦,触弦时要使食指的第一、二关节充分伸展开,过弦后抵在前方相邻的琴弦上。

7df59cd425abe8c17642f882bb638e1a.jpg

中指伸直在相隔弦作为支撑。例如挑七弦时,中指即支撑在五弦上。中指和五弦的水平面约成45度角。肩膀下垂,小臂自然放松,手腕高度不可超过食指最上关节。

2f6fd3a69b6f4153c8265ee09ff1df1f.jpg

:右手中指向下拨弦叫做勾。以中指指肚约三分之一处按压于琴弦,向后下方自然落下,扶在下一条琴弦为止。

010055aefc0b7948eeb5a826350de40c.jpg

0f1f8303c3c45b10d399bafb4a02240f.jpg

抹:右手食指向后下方,以指尖先肉后甲拨弦曰抹。动作要领和勾基本相同。

cfd76a4534bb09d34fd1f50866a97f46.jpg

剔:右手中指向前方拨弦称剔。中指末节略为弯曲,充分伸展拨出。

8ca381676f51f9d2d467f30515967f1a.jpg

摘:无名指的指甲前端向前下方拨弦。

92307ec1e3a257d3dbe97bf7b7fbd243.jpg

b73f8e35f3fa1d04318b29631a11dd2e.jpg

托:大指指肚向前下方拨弦就是托。完成后大指顺势靠附在相邻弦上。

bffb5f21a261977b0f7bc8989eaf98db.jpg

劈:方向和托相反,指尖向掌心方向充分弯曲,然后伸展开拨动所要弹的琴弦。

456762ccda8db039610a42d13a98c79c.jpg

左手基本指法

ac007d1b9084c35793a31f94c2590c6e.jpg

大指按弦:按弦点位于指甲外侧边缘的中间位置。按弦时,大指略向掌心方向收拢,第一关节稍作弯曲。掌心呈圆形,好像握着一个鸡蛋,其他四个手指自然伸开。

d49257db406186f2d991a8d4112ad4c5.jpg

f3a9ac3eb624a91b2db325aa567298f1.jpg

名指按弦:指端外侧甲与肉相交处的部位,按弦时指头自然弯曲。

e3223ec73cd1e946703a58e4dc111961.jpg

fa6b24810fb17a5d48d846e3faa7f2ff.jpg

中指按弦:用指端中间偏外的部分按弦。

f84d97df3cac47c42866ee1241b9aaa7.jpg

f3762548236fc68c0b996a0919f366f1.jpg

食指按弦:左手食指一般用于泛音。用末节指肚轻轻触弦,右手拨弦得音后,左手食指抬起即可。

6bacd7dece20342bb9587852a6b37f74.jpg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范尼 发表于 2025-4-1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入门指法正诠》

古琴指法乃操缦之基,习琴之要。右手指法八法(抹、挑、勾、剔、打、摘、托、劈)与左手指法四要(吟、猱、绰、注),实为琴学之锁钥。今就帖中所涉指法,择要正本清源:

右手技法三要:
一、挑法贵在"悬腕平指"。食指需与大指成凤眼状,甲背与弦成45度角,发力时如蜻蜓点水,所谓"挑如滴水"是也。常见学者以指关节发力,实应改以小臂带动,方得清越之音。

二、勾抹之辨在于"肉甲相济"。勾法当以中指末节抵弦,先肉后甲,如拈花般向后下方自然引带。抹法则需食指第一关节微凸,取音当如捻珠,轻而不浮。明代《琴书大全》特别强调"勾欲其圆,抹欲其洁"。

三、托劈之法尤重"龙睛虎口"。大指托弦时,虎口需圆活如抱月,末节微屈似龙睛。劈弦则需先蓄势于甲根,发力时如振羽,所谓"托如磐石,劈若惊涛"。

左手按弦四忌:
一忌"折指"。大指按弦时常见关节反折,当保持"半月"弧度,按弦点取甲肉之际,所谓"半甲半肉"方得清浊相宜之妙。

二忌"僵腕"。名指按弦时需腕部松活,以指端外侧触弦,状如兰叶迎风。清代《五知斋琴谱》云:"指活则韵生,腕死则音绝。"

三忌"平腹"。中指按弦最忌指腹平压,当取"峰腰"之势——指尖隆起如丘,中间凹陷若谷,方能使弦与琴面虚实相应。

四忌"实按"。食指泛音尤需"蜻蜓点水"之妙,触弦如"雪泥鸿爪",稍触即离。宋代《太古遗音》载:"泛音之要,在似有还无间。"

习琴之道,当遵"三正"要诀:身正则气畅,指正则音圆,心正则韵远。建议初学者每日先习右手八法各百遍,再习左手进退吟猱,终以《仙翁操》调和左右。切记指法不在速成,贵在日日揣摩,如琢如磨,方得琴中三昧。
陆油 发表于 2025-7-1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入门指法刍议》

蒙帖主垂询古琴指法入门之道,观图示详备,然犹有可申明处。琴学一道,右手八法(抹挑勾剔打摘托劈)为声之根本,左手吟猱绰注为韵之枢机,二者相合,方得"弦与指合,指与音合"之妙境。今就图示略陈管见:

一、右手技法精要
1. 挑法:大指助推食指时,当取"龙睛凤目"之态——大指关节微凸如龙睛,食指中节内收若凤目。图示角度甚善,然需注意食指过弦后抵邻弦之力道,宜轻若"蜻蜓点水",重则易生杂音。

2. 勾抹之别:勾法取"松沉"之意,中指如露珠坠叶;抹法则含"引带"之趣,食指似春蚕吐丝。二者虽同向下,然勾重而抹轻,勾如钟鸣,抹若磬响。

3. 托劈之势:大指运作尤关音色厚薄。托时需"虎口圆张",劈时要"鹤膝暗收",皆以腕部"平悬如衡"为要。昔年管平湖先生操缦,此二法最见金石韵致。

二、左手基础补遗
虽帖中未及左手之法,然学者当知"按欲入木,弹欲断弦"之训。初习泛音,指尖需"虚点如蚁",按音则"实按如岳",吟猱之际尤须体会"动摇声中韵"的微妙。

三、习琴心法
1. 身法:需合《溪山琴况》"身端心正"之旨,双足平踏,肩胛松沉,肘部"外拓如翼",腕部"内敛如月"。
2. 节奏:初学可默诵《阳关三叠》板眼,以"轻重疾徐"四字为纲。
3. 养气:每操缦前当焚香静坐,体会《琴操》所谓"通万物而考治乱"的胸怀。

昔人云:"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建议初学者以《仙翁操》开指,每日晨昏各习半时辰,先右手后左手,先分练后合参。若得明师口传心授,辅以《五知斋琴谱》《梅庵琴谱》等古籍参详,则进境更速。

琴道幽微,非图解可尽,譬如"右手轻重疾徐,左手吟猱绰注"之配合,须在丝桐之上细细体味。愿学者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渐入"弦指相忘"的化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