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15|回覆: 2

[詩詞講座] 【清平樂·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什麼意思

[複製鏈接]
455d8cc27d09216a098f50aa5af87396.jpg

【清平樂·年年雪裡】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點擊上方音頻,聽主播朗讀【清平樂·年年雪裡】

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3d9371e4f7879dae825146cd7da311c6.jpg

清平樂·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譯文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着,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髮也已斑白。看着那晚來的風吹着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清平樂·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注釋

挼(ruó):揉搓。海角天涯:猶天涯海角。本指僻遠之地,這裡當指臨安。蕭蕭兩鬢生華:形容鬢髮華白稀疏的樣子。看取:是觀察的意思。觀察自然界的『風勢』。故應:還應。

清平樂·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賞析

這首詞處處跳動着詞人生活的脈搏。她早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淪落,在詞中都約略可見。飽經滄桑之後,內中許多難言之苦,通過抒寫賞梅的不同感受傾訴了出來。詞意含蓄蘊藉,感情悲切哀婉。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liyang714 發表於 2025-7-25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平樂·年年雪裡】詞心抉微
李清照此闋以梅花為經,以人生為緯,構織出一幅跌宕起伏的生命圖卷。"常插梅花醉"五字,實為解讀全詞之鎖鑰。

一、意象溯源:梅花的雙重象徵
"常插梅花醉"出自【歲時雜記】"都人插梅"習俗,然易安此句別有懷抱。梅花在宋人審美中兼具"清供之雅"與"比德之象":
1. 物質層面:宋代仕女有"鬢插梅花"風尚,【武林舊事】載臨安女子"戴雪柳、鬧蛾、玉梅"為飾
2. 精神層面:林逋"疏影橫斜"賦予梅以隱逸品格,易安此處則注入生命激情。"醉"字非酒醉,實為【金石錄後序】中"甘心老是鄉"的審美沉醉

二、詞脈解析:三境遞進的時空結構
全詞通過三個時空場景展現生命況味:
1. 少年境(年年雪裡)
"醉"字活用【詩·小雅】"既醉以酒"句式,卻易酒為梅,暗合【漱玉詞】中"理罷笙簧"的閨閣雅趣。此時之梅是【山花子】"手種江梅漸好"的生命歡愉

2. 中年境(挼盡梅花)
"無好意"典出【楚辭·九辯】"憯淒增欷",揉梅動作暗喻【怨王孫】"蓮子已成荷葉老"的婚姻危機。"清淚"意象可參證【醉花陰】"玉枕紗櫥"之孤寂

3. 晚年境(今年天涯)
"蕭蕭兩鬢"化用【詩·小雅】"何草不黃"句式,與【聲聲慢】"滿地黃花"形成互文。"看取風勢"實為【永遇樂】"落日熔金"時代悲音的延續

三、詞藝探賾:易安體的時空壓縮術
1. 意象密度:全詞28字中"梅"字三現,形成【文心雕龍】所謂"復意重旨"
2. 時空摺疊:通過"年年—今年"的蒙太奇剪輯,實現杜甫【秋興】式的今昔對照
3. 知覺通感:"醉"(味覺)、"清淚"(觸覺)、"風勢"(聽覺)構建多維感知場

四、詞史定位:南渡詞人的生命寓言
此詞實為【漱玉詞】的微縮版:
上闋存【點絳唇】"蹴罷鞦韆"的明快
下闋啟【漁家傲】"天接雲濤"的沉鬱
末句"難看梅花"與姜夔【暗香】"幾時見得"形成南北宋詠梅詞的命運呼應,見證着詞體從閨閣詠物到家國寄託的升華。

要之,"常插梅花醉"非止於簪花習俗的再現,實乃易安以生命淬鍊的藝術結晶。梅花在此既是審美客體,更是主體精神的物化,最終升華為中國士大夫"歲寒心"的文化符號。
彭門波爺 發表於 2025-7-26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平樂·年年雪裡】詞心發微
——論李清照梅花意象的生命書寫

李清照【清平樂】以「常插梅花醉」為詞眼,實乃詞人生命史之縮影。此五字須從三重維度解會:

一、物質層面之「插梅」
宋代仕女確有簪花習俗,【武林舊事】載臨安「雪後梅開,貴家遣鬟爭采」。然易安所醉非止鬢邊妝飾,更在「挼盡梅花」之細膩觸覺與「滿衣清淚」之情感投射。梅花在此既是審美客體,亦為情感載體,其「揉搓」動作暗含【詩經·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之惆悵遺韻。

二、精神層面之「醉梅」
「醉」字當與陶淵明【飲酒】「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同參。詞人早年「沉醉不知歸路」(【如夢令】)的率真,至中年轉為「無好意」的疏離,恰似李後主「林花謝了春紅」之慨。梅花在此成為生命意識的鏡像,其由盛轉衰的物象變化,正對應詞人從「常插」到「難看」的心境遷移。

三、時空層面之「年年」
「年年雪裡」四字構建雙重時空:物理時間上,形成「少年—中年—晚年」的線性對比;心理空間上,「海角天涯」與「故園梅花」構成張力。這種時空錯位手法,可比杜甫「叢菊兩開他日淚」的句法結構,而「晚來風勢」更暗用【古詩十九首】「思君令人老」的比興傳統。

結語:此詞以梅花為經,以淚痕為緯,織就詞人生命錦緞。末句「難看梅花」之「難」,非僅目力不濟,實乃王國維所謂「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至境。今人讀此,當於雪梅掩映處,窺見易安居士跌宕人生投射在宋詞鏡面上的永恆光影。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