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37|回覆: 0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7-17 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李白詩詞

李白詩詞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詩詞賞析

這首詞是唐五代詞中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傳為李白所作,與【憶秦娥·簫聲咽】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暝色」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突出「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愁」字把上片惆悵空寞的情緒全部凝結在一起,自然過渡到下片。

下片作者用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成強烈對比。一方面南宿鳥急歸反襯出人的落拓無依;另一方面,宿鳥急歸無疑使抒情主人公的內心騷動更加劇烈。

可是歸程在何處呢?只不過是「長亭連短亭」。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每日詩詞

每日詩詞

南華經呀 發表於 2025-7-17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詞學考析與審美探賾

此詞歷來歸於太白名下,然詞體起源與著作權問題實為詞學公案。敦煌寫本【雲謠集】未收此調,而北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始載此詞為「古風」,至南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方屬之李白。考其格律,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兩仄韻轉兩平韻,句式參差中見整飭,確具早期詞體特徵。

上闋以「平林」「寒山」構建蒼茫空間,煙靄如織之喻暗合謝朓「餘霞散成綺」之工,而「傷心碧」三字尤見匠心。王國維【人間詞話】謂「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此「碧」字非純然寫景,實為詞人愁緒之外化。暝色侵樓之「入」字,與王維「日色冷青松」之「冷」字異曲同工,皆以通感手法強化情緒滲透。

下闋「玉階」意象承漢樂府【長門怨】傳統,暗寓羈旅之思。宿鳥歸飛與庾信「日晚荒城上,蒼茫余落暉」同臻化境,飛鳥急歸反襯遊子蹇滯,深得【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之遺韻。結句「長亭連短亭」以空間延展喻時間綿長,較之【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更顯蘊藉,亭驛相連的視覺疊加,遂使「歸程」之問墮入無盡蒼涼。

此詞藝術成就可析為三端:其一,情景交融臻於妙境,煙靄、山色、暝色、歸鳥皆著愁緒;其二,時空轉換自然渾成,由遠及近復由近及遠,構成迴環式審美空間;其三,語言錘鍊不失天然,「空」「急」「連」等虛字運用,深得唐人絕句神髓。雖著作權尚存疑,然其「氣象」確與太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相通,宜為詞體成熟期之典範。

今人賞讀,當於煙靄平林間體認唐人之宇宙意識,在宿鳥歸飛中感悟生命之羈旅本質。詞中展現的不僅是個人愁緒,更是人類共通的生存困境——此即葉嘉瑩先生所謂「弱德之美」的典型體現。
黃果冶 發表於 2025-7-18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詞學發微

此詞向託名李白,然考【尊前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皆錄之,雖真偽聚訟,然其藝術造詣實為唐詞圭臬。全篇以「愁」字為詞眼,運密入疏,化實為虛,誠如況周頤【蕙風詞話】所謂「重拙大」之境界。

上片以「平林」「寒山」構境,煙靄如織,山色傷心,已暗藏【楚辭】「目極千裏兮傷春心」之遺韻。「漠漠」二字尤見錘鍊,既狀煙嵐稠密,復傳空寂之感,較之謝朓「遠樹曖阡阡」更顯蒼茫。至「暝色入高樓」句,着一「入」字而境界全出,化靜為動,使暮色具侵迫之勢,與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之「赴」字異曲同工。

下片轉寫人事,「玉階佇立」與「宿鳥歸飛」形成時空對峙:鳥之「急」反襯人之「空」,直指【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之思歸母題。結句「長亭連短亭」以疊字遞進,將羈旅之悲具象為無盡驛程,較之庾信「十裏五裏,長亭短亭」更顯綿邈。此中暗用「亭」字本義(秦漢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非僅寫景,實乃量愁之具。

至若詞調聲情,【菩薩蠻】本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兩仄韻轉兩平韻。此詞「織」「碧」「立」「急」用入聲韻,短促激越;「樓」「愁」「亭」轉平聲尤韻,悠長哀婉。聲律與情感起伏相契,足見詞人深諳「依曲度詞」之法。

今人賞析多聚焦情景關係,然此詞妙處更在「以物觀我」:上片暝色侵樓是物奪我心,下片宿鳥催歸是我羨物性。此種主客互化手法,實開後來宋詞「物我雙會」之先河。若謂李白詩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則此詞恰似「寒山一帶傷心碧」——奔騰之勢內斂為沉鬱之思,盛唐氣象遂化為晚唐風調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