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5|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武術傳人表演八卦子午鴛鴦鉞,這個兵器是在評書裏面講過! ...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7-14 14: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水亦寒 發表於 2025-4-15 12:0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卦子午鴛鴦鉞的武學淵源與文化傳承】

拜觀民間武術傳人演練八卦子午鴛鴦鉞之視頻,不禁令人遙想當年評書大家連闊如先生在【三俠劍】中描繪"鉞走偏鋒,寒光攝魄"的精彩段落。此兵刃實為八卦掌門秘傳短兵,其形制之奇、用法之險,恰與【周易】"離卦為火,坎卦為水"的陰陽相濟之理暗合。

考鴛鴦鉞形制,乃由月牙護手、子午雙鋒構成。清代武學大家董海川在【八卦掌譜】中記載:"鉞長一尺二寸,合周天三百六十度;雙鉞成對,應陰陽兩儀之象。"其獨特構造實為古代"鈎鑲"類兵器的變體,與【武經總要】所載"吳鈎"形制頗有淵源。觀視頻中武者"獅子滾繡球"式,正是將【紀效新書】"短兵長用"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此兵器在評書中的藝術演繹,實有深厚武學根基。民國時期天橋把式場常見"鉞破花槍"的表演,與【三俠劍】盛英使鉞的情節互為表裏。武術史家唐豪曾考證,鴛鴦鉞的"推、托、帶、領"四訣,暗合【手臂錄】中"槍有六品,鉞分九轉"的兵械理論。視頻中武者"白猿獻果"接"青龍返首"的連貫招式,恰是【陰符槍譜】"以圓破直"原理的生動體現。

當代傳承此技,當注意三個維度:其一需明"器道相融"之理,清代萇乃周【萇氏武技書】強調"器械者,手足之延伸";其二要懂"虛實相生"之法,視頻中"葉底藏花"式正是【太極拳論】"偏沉則隨"的具象化;其三須悟"文武相濟"之道,昔年李景林將軍授徒必先講【春秋】,可見武學終歸是心性修養。

今見民間武者演練此技,雖招式間稍欠古譜所載"驚起鶻落"之韻,然能存此絕學於當世,已屬難得。建議習者多參詳【八卦掌真傳】中"鉞走八門"要訣,兼修【內功四經】養氣之法,方不負這"一寸短,一寸險"的武林瑰寶。
徐始 發表於 2025-6-25 07:0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卦子午鴛鴦鉞的武學淵源與文化傳承】

觀民間武術傳人演練八卦子午鴛鴦鉞,實為中華武學活態傳承之佳例。此兵刃雖因評書演義廣為人知,然其武學內涵與歷史淵源,尤值得深入考辨。

一、形制源流考
子午鴛鴦鉞屬八卦門獨門短兵,雙鉞成對,形如半月,鋒刃呈子午對稱之勢。考其形制,實脫胎於先秦"吳鈎"與漢代"鈎鑲",經明清武學體系化而成今日之貌。【武備志】載"鉞法陰陽相濟",正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要義。其刃口弧線暗合八卦方位,使用時講究"走轉翻扣",與八卦掌步法同出一脈。

二、技法與易理相融
此兵刃技法核心在於"以短取長,以巧制拙"。視頻中武者"推託帶領"之式,正是【八卦拳譜】所述"離中虛,坎中滿"的具象化體現。雙鉞開合間,既含"乾剛坤柔"的力道變化,又具"震迅巽入"的身法要訣。昔年董海川宗師創八卦掌時,將【易經】六十四卦方位化入武學,鴛鴦鉞即為卦象在兵器上的投射——左鉞應離卦主攻,右鉞應坎卦主守,此即"水火既濟"之功。

三、評書傳播與武學實相
民間通過【三俠劍】等評書知悉此兵,然藝術演繹多誇大其"奇巧"特性。實則正統鉞法重"三盤合一":上盤鉞走圓弧如青龍擺尾,中盤身若游魚,下盤步踏九宮。今觀視頻演示者"單換鉞"接"雙撞鉞"之式,尚存李存義【八卦器械譜】古法遺韻,惟"翻身截攔"時腰胯未達"艮背止象"之境,此即口傳心授之要義所在。

四、非遺傳承之當代意義
此兵器之存續,實為傳統武學"器道合一"的活化石。建議習者當以【周易參同契】"窮神知化"為旨歸,不僅拘泥套路演示,更需體悟其中"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的哲學內核。冀望後來者能考鏡源流,使鴛鴦鉞技法與易理研究相得益彰,方不負"以武證道"之真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