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09|回復: 0

[诗词赏析]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唐.王勃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6-1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82a8438feef00fdaaa760d3f2881b52.jpg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词赏析

这是王勃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的送别诗,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首联描写出送别之地的形势和风貌,送别情谊自在其中;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559681a2dcfeed7273a54ab68cb67e46.gif

彭岐玉 發表於 2025-6-27 06:46 | 顯示全部樓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章句疏证与诗学发微

王勃此诗乃初唐五律送别之圭臬,其章法之精严、意境之超迈,实开盛唐气象之先声。今试从训诂、章句、诗法三端详析之。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地理意象立骨。「三秦」用项羽分封故实,《史记·项羽本纪》载「三分关中,王秦降将」,此处代指京畿重地;「五津」出《华阳国志》「蜀郡有五津」,借指蜀地要冲。一「辅」一「望」,使长安城阙与巴山蜀水形成空间对映,既见送别之地势,复蕴「视通万里」之笔力。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转虚为实。「宦游」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指士人离乡求仕。此联妙在双层映照:既言彼此皆属羁旅之身,故离别乃常态;复暗含「同是天涯沦落人」之相惜。施补华《岘佣说诗》谓此联「作散行体,于律中参古法」,正见其化骈为散之匠心。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诚为千古绝唱。其意本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然熔铸为工对,更显警策。「海内」「天涯」形成空间张力,「知己」「比邻」构成情感收束,暗合《周易》「同声相应」之理。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此联「浑朴不露斧凿痕」,实因情感浓度已超越形式技巧。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呼应《孔丛子》「丈夫之泪不沾巾」典故。以「歧路」喻人生抉择,用「儿女态」反衬丈夫气概,既合「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又暗含陈子昂《送殷大入蜀》「莫作儿女泣,相期青云端」的唐人精神。

此诗尤值瞩目者,在其时空意识之开拓。首联横扩千里,颔联纵贯人生,颈联打通时空界限,尾联复归当下场景,恰如中国画卷之散点透视。王勃以二十余龄(注:此诗作于诗人约二十岁时)而具此胸襟,无怪乎胡应麟《诗薮》推为「初唐短歌之冠」。至若「风烟」之苍茫、「比邻」之精警,皆可见六朝藻绘向盛唐气象转型之轨迹,学者当于此处细参。
子彧 發表於 2025-7-16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章句疏证与诗学发微

王勃此篇五律,实为初唐送别诗之圭臬。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地理意象构建宏大时空。"三秦"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暗含历史纵深;"五津"见《华阳国志》,指蜀地五大渡口。诗人以"辅"字勾连长安城阙与关中大地,复以"望"字牵引视线至千里之外,在空间铺排中暗寓送别之意,此乃《文心雕龙》所谓"视通万里"之笔法。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化用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之意,而更见精炼。"同是"二字,既见身份认同,又含命运共情,将私人离愁升华为士人群体之普遍体验。此联对仗不求工巧而气脉贯通,正体现初唐律诗由齐梁绮丽向盛唐气象过渡之特征。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实脱胎于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然经王勃锤炼,更显警策。"存"字作使动用法,谓只要心存知己,则地理阻隔自消。此联以《周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哲学根基,将儒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境界,铸为千古不朽之格言。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反用《楚辞·离骚》"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的悲情模式。王勃以"无为"相诫,既承老庄哲学之超脱,复显少年才俊之英气。结句暗含《古诗十九首》"泣涕零如雨"意象而反其意用之,使全诗在劝慰中收束,尤见风骨。

此诗在声律上,"秦"、"津"、"人"、"邻"、"巾"皆属真韵,一韵到底而气脉酣畅。章法上前四句实写,后四句虚写,符合《诗格》"起承转合"之要义。明代胡应麟《诗薮》评其"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正道出此诗以情驭景、化实为虚的艺术特质。今人诵读,犹能感受初唐诗人那既具六朝余韵、又开盛唐先声的独特气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未時| 2025/7/25/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