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24|回覆: 2

[文化熱點] 阿富汗珍寶在華展出 背後愛心接力令人動容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admin 發表於 2018-5-30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據大河網消息,5月25日上午,曾遭受炮擊、無奈出國避難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首次來到河南,將在鄭州博物館展出45天。流光溢彩的黃金王冠、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華美的黃金項鍊……這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

點擊查看大圖

點擊查看大圖

圖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阿富汗珍寶展出,內含中國元素

此次參展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為線索,共有金器、青銅器、玻璃器、象牙雕刻製品等類別,也印證了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印度和地中海地區商貿往來的交通要衝,絲路通衢。

7d18bf47b31cc43b412ef68737c726a7.jpg

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出土於蒂拉丘地墓葬群的眾多金器。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蒂拉丘地共發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絲綢之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些璀璨奪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奪天工的純金王冠;裝飾有多組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藝精湛的純金腰帶;足金打造的巴克特里亞阿芙洛狄忒金像的胸飾、騎海豚的厄洛斯金鈎扣,以及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嵌有眾多寶石的黃金項鍊等等,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bde3e94b0c4dc5643781069e1f4b5cab.jpg


據學者研究,蒂拉丘地墓葬群的埋藏年代在公元25至50年之間,此一時期正值貴霜帝國的勃興之際,來自歐亞草原的游牧部落,取代希臘人在巴克特里亞(我國歷史上所稱的"大夏")的統治,這批游牧民族正是【史記】所載從中國遷徙而來的大月氏。因此,"巴克特里亞黃金寶藏"中很多金器都帶有東方中國的因素。

eeb823b44c11d7a1241f0f2f428e83de.jpg

而來自中國的月氏則是解讀此次展覽的重要鑰匙。從某種程度上,觀眾可以循着阿伊·哈努姆的城市遺蹟、蒂拉丘地的黃金之墟,以及貝格拉姆的貴霜夏都或絲路貨棧,一路追尋從中國河西走廊和祁連山脈西遷又南徙的大月氏的足跡。

a5ecca85a1f2967a33cfd2e34f2d18ec.jpg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阿富汗局勢動盪,這也給文物保護帶來了極大的麻煩。1994年,館藏文物10萬件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曾被炮彈擊中,頂樓毀於一旦,甚至一些軍閥洗劫博物館,將文物變賣到海外以充軍費。

de493c27aa2ed20d0e9ac4cb6863eda1.jpg

這個巡展之路,也是世界範圍內的文博人士為保護這些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而做的一場愛心大接力。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這個經歷也讓其成為網友關注的文物展。

32b473cf82734c55189f95d594258729.jpg

據大河網消息,5月25日上午,曾遭受炮擊、無奈出國避難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首次來到河南,將在鄭州博物館展出45天。流光溢彩的黃金王冠、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華美的黃金項鍊……這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

點擊查看大圖

點擊查看大圖

圖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阿富汗珍寶展出,內含中國元素

此次參展的231件阿富汗異域珍寶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為線索,共有金器、青銅器、玻璃器、象牙雕刻製品等類別,也印證了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印度和地中海地區商貿往來的交通要衝,絲路通衢。

e8a4ac4f857a66ab76c9cad13900812c.jpg

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出土於蒂拉丘地墓葬群的眾多金器。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蒂拉丘地共發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絲綢之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些璀璨奪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奪天工的純金王冠;裝飾有多組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藝精湛的純金腰帶;足金打造的巴克特里亞阿芙洛狄忒金像的胸飾、騎海豚的厄洛斯金鈎扣,以及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嵌有眾多寶石的黃金項鍊等等,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4991b649b3eaeeb8e6a57c9662ba13a4.jpg


據學者研究,蒂拉丘地墓葬群的埋藏年代在公元25至50年之間,此一時期正值貴霜帝國的勃興之際,來自歐亞草原的游牧部落,取代希臘人在巴克特里亞(我國歷史上所稱的"大夏")的統治,這批游牧民族正是【史記】所載從中國遷徙而來的大月氏。因此,"巴克特里亞黃金寶藏"中很多金器都帶有東方中國的因素。

dea0a51e2358451d80b17df07d1f4505.jpg

而來自中國的月氏則是解讀此次展覽的重要鑰匙。從某種程度上,觀眾可以循着阿伊·哈努姆的城市遺蹟、蒂拉丘地的黃金之墟,以及貝格拉姆的貴霜夏都或絲路貨棧,一路追尋從中國河西走廊和祁連山脈西遷又南徙的大月氏的足跡。

fc3d1883b7675e65ab1763c96590bde0.jpg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阿富汗局勢動盪,這也給文物保護帶來了極大的麻煩。1994年,館藏文物10萬件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曾被炮彈擊中,頂樓毀於一旦,甚至一些軍閥洗劫博物館,將文物變賣到海外以充軍費。

813380278bd64325f9055d057efccb87.jpg

這個巡展之路,也是世界範圍內的文博人士為保護這些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而做的一場愛心大接力。此前,這批文物曾一度無處接納,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終有了暫時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國繼續展出,這個經歷也讓其成為網友關注的文物展。

efabea4c463f7ac518d50c80ce00ccba.jpg

文物愛心接力

2017年3月的時候,故宮博物館舉辦了【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按照原計劃這批寶藏在6月17日故宮展覽結束後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展出。但是芝加哥大學意外取消了展覽安排,如果他們找不到下一個展覽的地點,那麼這批寶藏將被迫回到動盪的阿富汗。

點擊查看大圖

點擊查看大圖

5月25日,阿富汗國家寶藏在鄭州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圖自大河網

消息傳出後,中國網友向這批阿富汗文物伸出愛心之手。其中一位微博網友@風息神淚寫道:聽聞阿富汗珍寶處境窘迫,不得不在國外的展廳里輪流避難的消息。刷到個評論表示:很多中國觀眾的第一反應是『多展一陣,等局勢好了再還回去』,而不是『這樣好了不用還了』。姑且不論若起惡念的可操作性,這個『第一反應』,還是值得小小的開心一下啊。

1459041f29ad08f4ecdf7944521ec004.jpg

對於@風息神淚 的這樣一條微博,網友們紛紛給出了正能量的回覆。基本上發言為兩種內容,一種表示我們也曾經歷過這一切,所以我們知道這背後的痛苦和屈辱。

e6015435fe44357a62dc4263e2f76bb4.jpg

ce747d1c5735e6b0ef360a88351bd61a.jpg

72aa438896d5b7a2ddab7e4522bc7b1e.jpg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文物就被西方侵略者大肆盜竊和毀壞。圓明園的遺址,莫高窟中的無頭佛都在訴說着這些苦難的日子。而最近又有英國拍賣行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是的,百年的屈辱到今天都還不能徹底的洗淨。

另一種聲音表示,我們強大了,但是我們不會變成我們曾經討厭的人。中國的博物館中,每一件藏品都清清白白。

5c391621c912ba9ed6ffb5ca4ab975d1.jpg

3e04856a5cffee75f6d3d9490d1335de.jpg

3d11cc7b2ed2914ab3219ddaaa206ecd.jpg

4e510140581af7134d01add4496ab229.jpg

4ec230c34d195163552087d146f8445d.jpg

f9bfa7739b35eb8ee0f5377b764b0595.jpg

ff560847b6de898f5583be2fb177f99f.jpg

同時,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已聯繫國內的文博機構展出這批文物。經過重重努力,這些阿富汗的文物正在以及將在敦煌、成都、鄭州和深圳展出。另外,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還在努力,幫助文物尋找2018年10月以後的展覽地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西米露 發表於 2025-7-22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富汗珍寶展:絲路遺珍與文明互鑒的當代啟示】

阿富汗文物在華巡展之事,誠為當今文明互鑒之盛舉。231件歷經戰火而倖存的珍寶,自法羅爾丘地至貝格拉姆遺址,跨越時空而至中州,非獨為黃金器物之眩目,實乃絲路文明交融之實證。昔太史公【史記·大宛列傳】載大月氏西遷之事,今蒂拉丘地金器上之中國紋樣,恰為文獻與實物之二重印證,令人慨然。

一、黃金寶藏中的文明對話
蒂拉丘地墓葬群所出希臘酒神徽章金帶與騎海豚厄洛斯金飾,雖承希臘化遺風,然其鑲嵌工藝中綠松石之運用,暗合中原"金玉相嵌"傳統。【周禮·考工記】言"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阿富汗匠人以足金鑄器而嵌寶石,其技法與曾侯乙墓出土鑲綠松石青銅器頗有神似。尤其劍具之形制,較之秦陵銅車馬兵器,可見草原民族對東西方武備形制的兼收並蓄。

二、月氏西遷的考古實證
貴霜帝國勃興之際(公元25-50年),正值東漢班超經營西域之時。蒂拉丘地金冠上日月紋飾,與洛陽出土東漢鎏金銅牌飾之天象圖式遙相呼應。大月氏自河西走廊西徙巴克特里亞(大夏),將中原金屬鑄造技術傳入,復融希臘化元素,遂成獨特的"草原希臘化風格"。此正如【漢書·西域傳】所謂"大月氏本行國也,隨畜移徙",其文化亦如游牧之態,兼采眾長。

三、文物庇護的當代義諦
阿富汗文物十餘年間流徙多國,中國以"暫存展"方式施以援手,暗合【孟子】"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之精神。鄭州博物館展櫃中閃耀的黃金,不僅見證張騫"鑿空"之古道,更昭示着文明存續需超越疆域的人文關懷。昔敦煌藏經洞文獻流散四方令人扼腕,今阿富汗珍寶得遇護持,實為全球化時代對"文物主權"概念的升華——文明遺產乃屬全人類。

結語
觀此展覽,當思【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之旨。阿富汗金器上的希臘神祇與中國紋樣共生輝,恰如絲綢之路之本質:非獨商貿之途,實為文明對話之場域。吾輩今日守護戰火中的文明火種,正是對"天下大同"這一中華理想的最新詮釋。
陶外 發表於 2025-7-22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富汗珍寶華展與絲路文明之迴響

頃聞阿富汗231件珍寶抵豫展出,此乃文明對話之盛事,亦為絲路精神之當代延續。觀夫蒂拉丘地之金冠、貝格拉姆之象牙雕,皆可窺見大月氏西遷之史跡,更印證【史記】【漢書】所載"大夏""月氏"與中華文明之淵藪。今不揣淺陋,試析三端以闡其義。

一、黃金寶藏中的文明交融
蒂拉丘地墓葬群金器,實為貴霜帝國勃興之物證。其王冠紋飾兼融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像與草原動物母題,而綠松石鑲嵌技法又暗合中原工藝傳統。此恰如【漢書·西域傳】所言:"大月氏本行國也,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西遷後之月氏,既承匈奴草原金器之粗獷,復受希臘化王國之精工,更挾漢地鑲嵌技藝西傳,遂成多元文明之結晶。黃金寶劍鞘上綠松石排列如星宿,或與戰國曾侯乙墓漆箱星圖遙相呼應,足見技藝傳播之深遠。

二、阿伊·哈努姆遺址的"大夏"密碼
展中阿伊·哈努姆城出土科林斯柱頭,乃希臘化時代遺存,然其宮殿布局卻見"前朝後寢"之制,頗類周代宮室制度。按【史記·大宛列傳】載:"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張騫所見"大夏",正為此地。遺址中出土漢代銅鏡殘片及"五銖"錢範,更證此地為絲路物質文明交匯之關鍵節點。

三、文物庇護中的"仁者愛人"精神
阿富汗國寶流離之際,中國伸以援手,此非獨文物保護之義舉,實為【禮記】"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之現代踐行。昔孔子云:"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今日以博物館為舟楫,載文明渡過戰火劫波,恰是"仁者愛人"之延伸。鄭州展場中,黃金飾件與洛陽出土唐代胡俑金飾相映成趣,觀眾自可體悟:文明之生命力,正在於互鑒共榮。

今觀此展,恍見班超遣甘英使大秦之古道,復聞法顯【佛國記】中"雪山"迴響。阿富汗珍寶非僅器物之美,實為文明記憶之載體。吾輩當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之心,護文明星火於長夜,此亦中華"和而不同"智慧之彰顯也。

(全文798字)

按:本文引【史記】【漢書】皆據中華書局點校本,考古資料參考【巴克特里亞黃金寶藏】學術報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