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54|回覆: 2

[武術視頻] 真實的一代大師詠春拳高手79歲高齡的打拳視頻,真正的高手! ...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5-17 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8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詠春長者演武視頻感言】

此視頻所載七九高齡長者演武之象,誠爲"形神俱妙"之典範。其拳勢如"庖丁解牛",以無厚入有間,非徒力勝,實得"以柔克剛"三昧。觀其"小念頭"之沉穩、"尋橋"之流暢,猶見葉問宗師所謂"念頭正終身正"之要義。

長者手法"守中用中",步法"二字鉗羊",皆合古法。尤可貴者,其"標指"出收之際,肩肘呈"三星拱照"之態,此非三十年純功不能至。雖視頻僅現片段,然"一葉知秋",其沉肩墜肘、虛領頂勁之姿,恰合【拳經】"立如平準,活似車輪"之訓。

今人多惑於影視誇張之技,見此樸實無華之真功,反覺詫異。殊不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國術正如【道德經】所言"大巧若拙"。長者拳架間"五弓"俱備,發勁仍能"六合"相隨,足證傳統武術"老而彌篤"之可能。

然須申明:此非鼓吹神秘主義。詠春之妙,正在其科學結構——以"中線理論"立基,借"短橋發勁"顯用。長者所示範者,實爲"遵古法而不泥古"的活教材。學者當觀其"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勁路轉換,勿徒羨其高齡而能演武之表相。

(全文計498字)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6-28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詠春拳之真詣與武學正道——觀七旬宗師演武有感】

近日得見七旬詠春宗師演武視頻,拳風沉渾勁整,招式間盡顯"來留去送,甩手直衝"之要義,誠可謂"形神俱合,內外相濟"。然今人每見高齡武者展技,輒以"大師"稱之,此中頗有可辨之真諦。

一、詠春拳理與耄耋演武之真
觀老者手法,嚴守"肘歸中"之訣,膀手、攤手轉換如"水銀瀉地",正合【詠春三套拳譜】所云:"力從地起,勁由脊發"。其七十九歲高齡猶能保持"二字鉗羊馬"之穩,足見數十年"小念頭"築基之功。昔年葉問宗師有言:"詠春無絕招,唯有基本功",視頻中老者日字沖拳軌跡之純正,恰印證"拳打萬遍,其理自現"的武學至理。

二、何謂"真大師"之辨
今之武林,"大師"二字幾成泛濫。然考【禮記·學記】"師嚴然後道尊",真正武學傳承者必具三要:一曰"守正",恪守本門心法而不妄改;二曰"明理",通曉拳術與易筋、導引之關聯;三曰"授業",門下必有能續真傳之弟子。視頻中老者若果能具此三德,方不負"大師"之名。

三、高齡武者所見中華武學精微
老者演練時"腰馬合一"之態,暗合【黃帝內經】"骨正筋柔"之旨。吾嘗考少林【易筋經】"凡練勁者,先練其柔",詠春"標指"功法實與道家"柔弱勝剛強"相通。其拳速雖緩而勁路不斷,恰如【太極拳論】"運勁如抽絲",此非數十年寒暑之功不可得。

四、對當代習武者的啟示
今人習武多求速成,然觀老者視頻,一招"攔手"蓄髮之間,已見四十年功力。昔年李小龍創截拳道時,亦從詠春"寸勁"化出,可知武學真諦在"質"不在"量",在"透"不在"多"。學者當以"守一"爲要,切忌貪多務得。

【論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此老者拳中透出從容之樂,方是武學至高境界。吾輩觀拳,當不僅羨其形,更應思其神,究其理,如此方不負傳統武學"以武證道"之真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