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極,生卒年不詳,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號『永禪師』。善書,有家法。將【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臨書20年,寫了800多幅【真草千字文】。王羲之存世的楷書,現在能看到就是小楷,至於中楷是什麼樣子,我們只能推想,從古代眾多名家楷書看,大概智永的最接近羲之,其次是褚遂良。 
 智永臨【集千文】,秀潤圓勁,八面俱備。 
 ——宋·米芾 【智永千字文】最美的90個字
 天 
天撇捺舒展,神采飛揚。   地 
地左右結構,左邊厚重,右邊空靈。   1.天撇捺舒展,神采飛揚。 2.地左右結構,左邊厚重,右邊空靈。 玄 
玄起筆似不經意,而氣象已出   黃 
黃上中下結構。端正平穩。   3.玄起筆似不經意,而氣象已出。 4.黃上中下結構。端正平穩。 盈 
.盈筆勢搖曳,清婉秀麗   昃 
昃起筆重,提筆輕,落筆復重,搖曳生姿   5.盈筆勢搖曳,清婉秀麗。 6.昃起筆重,提筆輕,落筆復重,搖曳生姿。 辰 
辰撇筆舒展,體勢開張。   宿 
宿上下結構,上緊下松,變化自然   7.辰撇筆舒展,體勢開張。 8.宿上下結構,上緊下松,變化自然。 列 
列左右結構,顧盼生姿   張 
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捺筆遵勁   9.列左右結構,顧盼生姿。 10.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捺筆遵勁。 寒 
寒上下結構,似枯實腴   暑 
暑字形瘦長,從容自得   11.寒上下結構,似枯實腴。 12.暑字形瘦長,從容自得。 秋 
左右結構,左欹右正,撇捺對比,生動活潑   收 
收左右結構,收放自如   13秋左右結構,左欹右正,撇捺對比,生動活潑。 14.收左右結構,收放自如。 冬 
冬撇捺舒展,點畫流暢   藏 
藏從容含蓄,委婉生動   15.冬撇捺舒展,點畫流暢。 16.藏從容含蓄,委婉生動。 歲 
歲(歲)上下結構,疏密得當,變化自然   陽 
陽(陽)左右結構,左右呼應,映帶自然   17.歲(歲)上下結構,疏密得當,變化自然。 18.陽(陽)左右結構,左右呼應,映帶自然。 雲 
雲(雲)秀潤圓勁,八面俱備   騰 
騰(騰)筆必曲折,宛轉回向,沉著收束   19.雲(雲)秀潤圓勁,八面俱備。 20.騰(騰)筆必曲折,宛轉回向,沉著收束。 致 
致左右結構,氣韻飛動   雨 
雨行雲流水,楷書有行書筆意   21.致左右結構,氣韻飛動。 22.雨行雲流水,楷書有行書筆意。 露 
露上下結構,結體舒展,筆勢飛動   結 
結左右結構,筆意蕭散   23.露上下結構,結體舒展,筆勢飛動。 24.結左右結構,筆意蕭散。 爲 
爲(爲)散者煞有意趣,緊者圓靜平和,若不著力   效果圖 
霜上下結構,粗細相生,搖曳多姿   25.爲(爲)散者煞有意趣,緊者圓靜平和,若不著力。 26.霜上下結構,粗細相生,搖曳多姿。 金 
金撇捺舒展,筆意連貫   生 
生短橫相生,姿態優美   27.金撇捺舒展,筆意連貫。 28.生短橫相生,姿態優美。 麗 
麗(麗)筆勢連貫流利,體勢優雅   水 
水短鉤著力,撇捺舒展,迴環往復   29.麗(麗)筆勢連貫流利,體勢優雅。 30.水短鉤著力,撇捺舒展,迴環往復。 玉 
玉短橫的運用,得心應手   出 
出豎畫粗短遒勁,中宮緊實   31.玉短橫的運用,得心應手。 32.出豎畫粗短遒勁,中宮緊實。 崐 
崐(崑)左右結構,溫潤豐腴   崗 
崗(崗)用筆變王羲之勁折清爽爲圓勁婉暢   33.崐(崑)左右結構,溫潤豐腴。 34.崗(崗)用筆變王羲之勁折清爽爲圓勁婉暢。 號 
號(號)左右結構,頗能體現草書筆意入楷書的特點   闕 
闕(闕)露鋒入、藏鋒收、典雅大方   35.號(號)左右結構,頗能體現草書筆意入楷書的特點。 36.闕(闕)露鋒入、藏鋒收、典雅大方。 珠 
珠左右結構,體勢開張。   稱 
稱(稱)以草字的筆調來寫楷書,單字內多有一二重筆   37.珠左右結構,體勢開張。 38.稱(稱)以草字的筆調來寫楷書,單字內多有一二重筆。 夜 
點畫柔中寓剛,華滋遒勁   光 
光法度謹嚴,筆力精到   39.夜點畫柔中寓剛,華滋遒勁。 40.光法度謹嚴,筆力精到。 菓 
菓(果)或字字區別,個個獨立;或映帶相關,聯綿一氣   珎 
珎(珍)綽約閒適,輕重得宜   41.菓(果)或字字區別,個個獨立;或映帶相關,聯綿一氣。 42.珎(珍)綽約閒適,輕重得宜。 李 
李上下結構,有欹側意   菜 
菜 筆墨頗顯寬鬆、超逸   43.李上下結構,有欹側意。 44.菜 筆墨頗顯寬鬆、超逸。 重 
重善用圓筆,渾涵包容,脈絡貫通   芥 
芥書寫精緻,意韻豐富   45.重善用圓筆,渾涵包容,脈絡貫通。 46.芥書寫精緻,意韻豐富,於楷書工整嚴謹之中,表現自由活潑的氣質。 姜 
姜(姜)章法如一,氣韻和諧   海 
海疏密得當,以靜態取勝   47.姜(姜)章法如一,氣韻和諧。 48.海疏密得當,以靜態取勝。 醎 
醎(咸)技法嫻熟   河 
河結體處理別具匠心,破除平緩   49.醎(咸)技法嫻熟,楷書中參以連筆書寫和行書筆意。 50.河結體處理別具匠心,破除平緩。 淡 
淡左右結構   鱗 
鱗(鱗)用筆呼應緊密,筆勢相連   51.淡左右結構,兼有茂密與疏淡之美。 52.鱗(鱗)用筆呼應緊密,筆勢相連,形成了『帖學』流美的風格。 潛 
潛(潛)用筆精熟,變化豐富   翔 
翔用筆或藏或露,   53.潛(潛)用筆精熟,變化豐富。 54.翔用筆或藏或露,使轉自如,硬處不枯,腴處不臃,規矩而不板滯。 龍 
龍(龍)用筆平正和美   師 
.師(師)章法上疏放妍美   55.龍(龍)用筆平正和美,外秀內勁。 56.師(師)章法上疏放妍美,略帶隸意。 火 
火撇捺舒展,互相呼應   帝 
帝筆勢靈動,書寫隨意   57.火撇捺舒展,互相呼應,神彩飛揚。 58.帝筆勢靈動,書寫隨意。 鳥 
.鳥(鳥)善於提按和運筆   官 
官起筆多用一拓直下與露鋒入紙   59.鳥(鳥)善於提按和運筆,變化無窮。 60.官起筆多用一拓直下與露鋒入紙,筆鋒尖銳。 人 
人落筆與收筆起止無跡   皇 
皇運鋒或順或逆   61.人落筆與收筆起止無跡。 62.皇運鋒或順或逆,或正或側,而尤以露鋒起筆爲顯著特點。 始 
始短橫多爲順鋒平出之法寫成的『左尖鋒』   制 
制結構精巧   63.始短橫多爲順鋒平出之法寫成的『左尖鋒』,其形如錐。 64.制結構精巧,聚散關係處理巧妙。 文 
.文縱橫舒展   字 
字筆法婉轉自如   65.文縱橫舒展,遒美秀麗。 66.字筆法婉轉自如,體態變化妍妙。 乃 
乃穿插、搭配巧妙   服 
服左右結構,體勢舒張   67.乃穿插、搭配巧妙,留白亦耐人尋味。 68.服左右結構,體勢舒張,捺筆遒勁。 衣 
衣點畫有力   裳 
裳疏蜜得當   69.衣點畫有力,捺筆遒勁。 70.裳疏蜜得當,從容含蓄。 推 
推左右結構,短橫變化多姿   位 
位左右結構   71.推左右結構,短橫變化多姿。 72.位左右結構,互相呼應。 讓 
讓(讓)左右結構,筆畫密集處多用提筆   國 
國(國)全包圍結構   73.讓(讓)左右結構,筆畫密集處多用提筆。 74.國(國)全包圍結構,筆意連貫。 有 
有自然平穩   虞 
虞轉折處稜角分明   75.有自然平穩,短鉤有力。 76.虞轉折處稜角分明,停頓處似重實輕。 陶 
陶左右結構,自然平穩   唐 
唐撇畫舒展飄逸,欹側取勢   77.陶左右結構,自然平穩。 78.唐撇畫舒展飄逸,欹側取勢。 吊 
吊懸針豎直爽而輕鬆   民 
民行意濃厚,在工穩   79.吊懸針豎直爽而輕鬆,筆意瀟灑。 80.民行意濃厚,在工穩、嚴謹之中滲透著靈動、自由。 伐 
伐左右結構,戈鉤遒勁   罪 
罪上下結構,上寬下窄   81.伐左右結構,戈鉤遒勁,有所變化。 82.罪上下結構,上寬下窄,變化豐富。 周 
周自然平穩,流轉自然   發 
發(發)映帶自然,   83.周自然平穩,流轉自然。 84.發(發)映帶自然,顧盼生姿。 殷 
殷捺筆舒張,遒勁秀美   湯 
湯(湯)圓勁古雅   85.殷捺筆舒張,遒勁秀美。 86.湯(湯)圓勁古雅,誠可爲書家宗匠。 坐 
坐化草書筆意入楷法   朝 
朝左右結構,體勢開張   87.坐化草書筆意入楷法,筆法靈動。 88.朝左右結構,體勢開張,顧盼生姿。 問 
問(問)左右呼應,和而不同   道 
道點畫遒勁,走之底一波三折   89.問(問)左右呼應,和而不同。 90.道點畫遒勁,走之底一波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