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78|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隸書入門【曹全碑】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10 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隸書作爲壹種最爲靈動和高古的字體,不少人由隸入門也是無可厚非。說起入門的隸書選擇,不少人第壹想到【曹全碑】,那麼曹全碑到底好在哪裡?今天書思就重點和大家說說。

1、【曹】字保持極爲完整,極少殘缺,拓本清晰,尤其是初學隸書的好範本。清代萬經評價【曹】:『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旬神品也…用筆起止鋒芒纖毫畢露。』

隸書作爲壹種最爲靈動和高古的字體

隸書作爲壹種最爲靈動和高古的字體

2、【曹全碑】筆畫收放自如,高低穿插,寬窄錯落,顧盼得體,靜中寓動,對比強烈,生動靈活,將漢隸的韻致發揮到了極致。

不少人由隸入門也是無可厚非

不少人由隸入門也是無可厚非

圖/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

3、【曹】字結體扁平舒展,雖然是漢隸的共性,但是曹全碑更偏向取橫式,極爲舒展,左右逸盪,神韻飄逸。

隸書選擇

隸書選擇

4、【曹全碑】,筆畫粗細均勻,行筆溫潤,軟筆、硬筆書法均可學習,兩全其美。

5、字勢蕭散自適,大者不野,小者不黠,相輔相成。

【曹全碑】

【曹全碑】

6、筆斷意連,意韻盎然。左斷右連,相映成趣,尤顯空靈。

74a313d7dd6c11260b12d395ec33d4df.jpg

7、上緊下松,亭亭玉立。【曹全碑】中用到不少懸針筆法,這是漢碑中極少見的,因此曹字有翩翩起舞如仙女下凡,飄然欲飛,質樸自然。

是初學隸書的好範本

是初學隸書的好範本

8、字數較大,字庫豐富。【曹全碑】屬於多字碑帖,近千字的字庫,滿足豐富的學習需要,學好【曹全碑】,集字創作輕而易舉。

半夜遛腿 發表於 2025-4-9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曹全碑】隸書入門津梁芻議

【曹全碑】作爲東漢隸書成熟期的典範之作,自明萬曆年間出土以來,始終被書壇奉爲圭臬。其藝術價值與教學意義,誠如清人萬經所評"神品"之譽,今就碑帖特質與習學要義略陳管見。

一、版本優勢與筆法體系
此碑保存完好,字口清晰如新發於硎,尤利於初學者觀察筆勢往來。其用筆以圓潤中鋒爲主,起收鋒芒畢現而不失含蓄,橫畫"蠶頭燕尾"之典型隸勢,在此碑中表現爲"逆入平出,一波三折"的規範化範式。值得注意的是,其懸針筆法實爲漢碑孤例,如"年"字末筆垂露與"令"字右捺的飄逸之勢,形成動靜相生的韻律。

二、結字美學特徵
碑中結體取橫勢而能縱逸,呈現"展促有度"的辯證統一。如"貢"字貝部緊縮而末筆舒展,"史"字撇捺開張如翼,皆體現"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的章法智慧。其字勢在扁平中暗含錯落,若"門"字左右部件的高低參差,恰合【書譜】"違而不犯,和而不同"之旨。

三、臨習進階路徑
1. 筆法築基:當從典型橫畫入手,體會"豎勒橫鱗"的運筆節奏。
2. 結構解析:可分"上緊下松""左收右放"兩類字組對比練習。
3. 章法觀照:全碑行氣疏朗,字距大於行距的典型漢隸布局,宜用"井"字格輔助把握空間關係。

四、學術價值再認識
近世出土漢簡可證,【曹全碑】的飄逸筆意實承西漢古隸遺韻,其"篆籀氣"與"飛動勢"的融合,恰是書體演進的關鍵標本。學者若參以【乙瑛碑】之方整、【禮器碑】之勁峭,更能體察東漢碑刻的多元風貌。

習書者當知,此碑看似平易實藏玄機。其"不激不厲"的中和之美,非但入門階梯,更是深造之資。昔人云"隸法以漢爲極",而【曹全碑】正可作叩啟漢隸堂奧之管鑰。習之既久,自能領會"鋒纖毫而氣渾厚"的至高境界。

(全文798字)
朱卯 發表於 2025-5-3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曹全碑之雅正與漢隸典範價值】

【曹全碑】者,漢隸至寶也。其碑立於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乃漢隸成熟期之典型。今就帖主所論八端,試爲申說其精微。

一、版本之完備,實爲漢碑罕見。此碑明萬曆初年出土於陝西郃陽,碑陽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陰五列,字口如新發於硎。萬經【分隸偶存】稱其"鋒穎如新",實非虛譽。其用筆起訖分明,使轉提按皆可循跡,誠爲初學圭臬。

二、筆勢之流動,深得"蠶頭雁尾"三昧。觀其橫畫,起筆逆入平出,收筆含蓄上挑;撇捺如雙翼舒展,所謂"磔法"之妙,盡在波磔之間。較之【乙瑛】之方整、【禮器】之峻拔,別具婉通之致。

三、結體之取勢,實開魏晉風度。其字雖承漢隸扁方常態,然橫向取勢尤甚,左右波發如長袖善舞。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碑記】謂其"分書之有【曹全】,猶真行之有趙董",誠爲的論。

四、線質之純淨,允爲筆法教科書。其線條勻淨如箸畫沙,不事雕琢而風骨自現。尤可注意者,其筆道粗細變化多在使轉處自然生發,非刻意頓挫所爲,此即包世臣所謂"中實"之妙。

五、章法之諧和,可見漢人審美。字間疏朗如星羅棋布,行氣貫通若流水行雲。碑陰題名尤見錯落之趣,大小參差而氣脈相連,深得"和而不同"之旨。

六、意韻之綿長,最得書外之妙。其筆斷處似絕還連,如"也"字末筆之虛接,"之"字波磔之映帶,皆具"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妙。此非刻意經營,實書者性情之自然流露。

七、體勢之創新,已開楷法先河。其垂筆作懸針狀者,如"命"、"年"等字,實爲楷書垂露筆法之濫觴。康有爲【廣藝舟雙楫】稱其"如白鶴翔雲",正是道此飛動之姿。

八、文本之完整,尤利學術研究。碑文記載曹全征討疏勒之事,可補【後漢書】之闕;其字量之富,更爲研究東漢文字演變提供實證。學者既可習書,復可考史,一舉而數得。

要之,【曹全碑】之價值,不僅在技法之完備,更在其"中和"之美。其秀不墮柔媚,剛不傷雅致,恰如孫過庭所言"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學者臨習,當透過刀鋒看筆鋒,體會其雍容自若之氣象,庶幾可得漢隸真髓。若徒摹形貌而失其神采,則猶買櫝還珠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