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21|回復: 2

[中医养生] 肝经有问题,看看你符合几个。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4-3 10: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胃是喇叭,肝是哑巴』,因为:胃痛你有感觉,但没有人说肝疼,因为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因此人们经常忽略了它的健康。

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所以:肝不好,未老先倒;肝净,皮肤都娇嫩!

一、肝脏『毒素』堆积的表现

1,常常莫名其妙的感到烦躁、发脾气、抑郁;因为肝主情志,一旦肝经因为虚或者瘀,就会气机不畅,莫名出现情绪上的问题。

2,眼睛干涩、口苦口干、眼屎多、偏头痛;肝主疏泄,喜调达;如果肝为情志所伤,或者肝气太盛,则肝失调达,郁结,循经上逆,就会出现这些症状。

3,眼睛模糊;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者凹陷;肝主目,也主筋,如果肝血(肝血)不足,则不能视,手握无力;指(趾)甲表面就不光滑。

4,乳腺增生,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增加。肝经通过乳腺循经上行,一旦肝经有郁结,在月经到来之前,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加重乳腺胀痛。

二、春天顺天时养肝

中医养生核心:顺天时。

春季应肝,肝木生发有力,因此春天是调理肝脏最好的季节,因此顺天时调理好肝气,养好肝血对爱美的女性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今年春季没打理好肝脏,就得等到明年立春以后,这在中医上叫『候时』。

三、黄褐斑为什么又叫『肝斑』?

0701e611a3295d513b234473d8a7fd42.jpg

『丑时睡的香,脸上不长斑』,直接点出了斑与肝的关系。丑时(凌晨1-3点)如果你进入了熟睡状态,那么肝经把血送回到肝脏,滋养肝脏,并且让肝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

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必须熟睡,肝才会开始工作,代谢掉血液中的『垃圾』。

中医认为黄褐斑是因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虚气滞,不能润泽颜面而造成的。

实际上黄褐斑形成的主因还是肝郁。养好肝血,女人才会皮肤好,不长斑。

一个长期生活没规律,或者工作压力大的女性,一定会肝气虚或者郁,那她脸上一定满布黄褐斑。

为什么黄褐斑又叫肝斑,主要还是因为跟肝有直接关系。

四、调肝养心,永驻桃花颜

不 生 气

肝应春,春为四季之首,主管全年。怒伤肝,春天动怒伤肝,易导致焦芽败种,影响一年之生长收藏。

春天大怒,造成一年抑郁。

对于肝火旺的女人,每天推腹,敲打大腿内侧段,搓搓整个脚底板都是滋阴降肝火的好方法。

敲打膻中穴,因为膻中为人体『气会』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气容易在这里郁结,我们经常敲打膻中穴起到消气解郁的作用。女人只要气顺了,气血循环就会好。

起居有时

春天是肝气升发的季节,由于肝气上逆,身体会出现喜多跟肝有关的问题。春季养肝应重在平肝气、养肝血。

春季作息应遵循早睡早起,凌晨1-3点是肝经最活跃的时间,也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间。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人熟睡后,血液才能回流到肝脏,经过肝脏的过滤、净化。

如果我们长时间的晚睡,那么皮肤就会干、黄,那么也会长出很多对称性的黄斑,也叫肝斑,作为你长期晚睡的纪念!

调 肝 经

要想肝气调达,我们除了饮食上多吃绿色蔬菜,起居有时,不生气以外,每天按揉肝经是非常必要的!

c40aa38ba8a5bfd77ea51a7e6ab9f175.gif

上图的蝴蝶式拉通了肝经

蝴蝶式对拉伸腿部的经络,特别是肝经很好,也简单方便。

蝴蝶式做起来像一个蝴蝶张开翅膀,不仅对疏肝理气很好;也可以加快盆腔的血流量,对久坐的女性非常好。

肝经在大腿内侧,取坐姿,让腿弯一点,让内侧面朝上就可以操作了。可以敲打,可以按揉。自己能感觉有刺激的力度就可以了,每次每条腿10分钟就可以。

艾 灸:

艾灸取穴:阿是穴、章门穴、三阴交、行间、内关、公孙

200b324acf5ccb40f48f920e58f7dc93.jpg

阿是穴就是我们脸上的斑点;

章门穴是肝经上的大穴,也是脾的募穴,『脏会章门』;也就是说章门穴不仅能去肝火,还可以健脾和调理五脏。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的交会穴,一穴治三经,对滋养肝脾肾很好。

行间为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有人肝火旺,就灸行间泻肝火,这叫『实则泻其子』。行间穴就是一个泄心火的穴位。

公孙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人体最大的血海--冲脉。公孙穴和心包经上的内关穴是最佳的工作搭档,对心气虚有绝佳的效果!

方 法:每穴每天艾灸一次,每次20分钟,艾灸2天休息1天;阿是穴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艾灸,艾灸之前刮一刮痧最好,因为刮痧和直接艾灸色斑可以加上散瘀。

一 杯 茶:

在这里要推荐一杯桑叶枸杞茶:

桑叶枸杞茶是滋阴润肺且养肝明目的保健茶。

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

枸杞,有补肝益肾,滋补肝阴的功效;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

桑叶6克、枸杞12克,将上述两味原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泡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PS:除了遗传因素,造成女性脸上色斑的因素除了肝郁以外,就是盆腔寒凉,这类人一般有宫寒或者妇科问题。

hf772697 發表於 2025-4-17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肝经辨治与春季养生要旨》

一、肝经病机与临床表现之辨
《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性刚健而喜条达。今人所谓"肝是哑巴",实指肝病初期"隐而不显"之特性。肝经病变确有其典型征候:

1. 情志失司
肝主疏泄,性喜调达。若肝气郁结,则见烦躁易怒;肝血不足,则现抑郁寡欢。《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故乳腺胀痛、经前症候群皆与肝经循行相关。

2. 官窍失养
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目涩昏花、爪甲枯槁者,乃肝血不能上荣之兆。《黄帝内经》明言:"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此之谓也。

3. 代谢失常
肝为"罢极之本",主藏血解毒。丑时(1-3点)肝经当令而不寐,则血不得归肝,毒浊内蕴,发为黄褐斑,此即"肝斑"之实质。

二、春季养肝之时令要义
春应东方,属木主生发。《遵生八笺》强调:"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时养肝,当把握三要:

1. 情志调摄
戒怒以顺肝性,可习"嘘"字诀(六字诀养生法)疏泄肝火。孙思邈《千金方》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实为抑木培土之法。

2. 经络导引
敲打肝经(大腿内侧段)、按揉太冲穴(肝经原穴),可助气机条达。膻中为气会,每日掌根推擦百次,能解郁结之气。

3. 起居有常
夜卧早起(不迟于亥时),使阳气生发有度。现代研究证实,23点至3点深度睡眠时,肝脏酶活性达峰值,与中医"人卧血归肝"理论暗合。

三、肝病防治之误区辨析
1. 所谓"肝无痛觉"之说欠妥。肝包膜实有神经分布,肝硬化后期之胁痛,正是肝体肿大牵拉包膜所致。
2. 黄褐斑非独责于肝,脾虚湿蕴、肾精亏耗皆可致之。临床须四诊合参,不可执一而论。

结语
养肝之道,贵在"畅达"二字。春气通肝,当顺时调摄,使木气条达而不郁,阴血充盈而不燥。诚如《类经》所言:"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调肝实为养生之本。然临床见证,仍需辨证施治,勿以概全。

(全文798字)
陆明 發表於 2025-5-14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肝经辨治纲要与春季调摄之道》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而藏魂,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今观帖中所述肝经诸症,虽言简意赅,然未及深究经义。余不揣浅陋,试以《内经》《难经》为本,参以仲景、丹溪诸家之说,析其要旨如下:

一、肝郁证候辨微
1. 情志异常非独肝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然五志相胜,非独肝主情志。所列烦躁、抑郁诸症,当辨肝气郁结与肝胆火旺之异:前者脉弦细,太息为快;后者脉弦数,面赤口苦。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治当分疏肝解郁与清泻肝火。

2. 目疾辨治需明虚实
"目得血而能视"(《难经》),然肝血虚者目涩昏花,伴爪甲脆薄;肝火上炎则目赤眵多,头痛如劈。前者宜四物汤加枸杞,后者当用龙胆泻肝汤。今人但知"肝主目",不辨虚实,恐贻误病机。

二、春季养肝正讹
1. 生发非宜补
帖中谓春宜养肝血,然《内经》明言"春三月,此谓发陈"。王冰注:"春阳布发生之令,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此时当重疏泄条达,过补反碍气机。张子和治春病善用吐法,正合"木郁达之"之旨。

2. 候时之说存疑
"候时"非中医正论,《伤寒论》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肝病随时可调,岂待来春?四时脉象虽有春弦夏洪之别,然辨证论治乃根本大法。

三、肝斑论治精要
1. 病机当分三层
黄褐斑虽称肝斑,实关肝脾肾三脏。肝郁气滞为标,脾失健运为本,肾精亏虚为根。景岳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治斑需疏肝(柴胡疏肝散)、健脾(归脾汤)、益肾(六味地黄丸)三法并用。

2. 子午流注新解
丑时肝经当令,然熟睡养肝之说可商。《灵枢·营卫生会》言:"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睡眠重在阴阳交接,非独肝功。现代研究证实,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多在深睡眠期,此或为"肝主生发"之科学注脚。

四、调肝实操指要
1. 导引按跷贵在得法
推腹宜顺肠道走向,自右下腹始作环形按摩;敲肝经当沿足厥阴循行路线,自足大趾上行至期门。膻中穴确为气会,然敲打需配合呼吸,呼气时落掌,方合"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经旨。

2. 情志调摄秘要
《千金要方》载"十二调气法",其中"嘘"字诀专泻肝火。建议晨起面东,叩齿36通,以鼻缓缓吸气,口吐"嘘"字,辅以双目圆睁,此导引术较单纯戒怒更合中医主动养生之道。

结语:
肝之为病,变化万千。今人但知疏肝解郁,不识"肝体阴而用阳"之奥义。养肝实需滋阴以柔肝体(一贯煎),辛散以顺肝用(逍遥散),更当参合四时、权衡标本。若执一法而治百病,恐违"辨证论治"之根本大法。学者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勿为片言所囿。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午時| 2025/7/2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