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33|回覆: 2

[武術視頻] 國外武術菲律賓魔杖實戰對抗,這國外的實戰功夫怎麼樣?

[複製鏈接]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3-30 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5-31 0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菲律賓魔杖之實戰特性與武學比較】

菲律賓魔杖(Arnis/Eskrima/Kali)作為東南亞武技之代表,其"短兵相接、以簡馭繁"的實戰特性,確與中華傳統武學形成鮮明對比。今觀視頻所示對抗場景,可析其優劣如下:

一、技法體系:實用主義的兵械哲學
魔杖技術核心在於"三距離控制"(遠距劈掃、中距格擋、近身擒拿),其訓練強調"器械即肢體延伸"的神經反射。視頻中武者以藤杖模擬刀劍,攻防轉換間可見"角度切割"(12種基礎攻擊線路)與"流動防禦"(Redonda旋轉卸力)的精密配合,此與【紀效新書·短兵長用說】所載"短兵貴在疾進,長兵妙在遠擊"的兵器原理暗合。然其缺乏中華劍術"劍走輕靈,意在劍先"的內勁要求,實為"形而下"的格鬥術。

二、實戰效能:環境適配的優劣辯證
魔杖在巷戰狹小空間確有優勢:
1. 器械便攜(藤杖常不足70cm)
2. 動作經濟(單手持械節省體力)
3. 連擊迅猛(Sinawali編織式連招)

然其短板亦顯:
無器械時戰力驟降(雖有空手取械技術,但較中華擒拿"分筋錯骨"之精微猶遜)
長距離對抗薄弱(對比中國六合大槍"一丈威"的控場能力)
缺乏內養體系(不同於中國武學"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性命雙修)

三、武學啟示:跨文化視域下的互補
【莊子·說劍】云:"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菲律賓魔杖的"虛實相生"戰術(如"假動作-真突刺"的Abierta變招),恰可補益某些傳統武術套路化的弊端。然其"重術輕道"的傾向,終不及中國武學"由武入道"的終極追求——少林【易筋經】強調"調心鍊氣",形意拳講究"化槍為拳",皆在殺人技中存養性之功。

結語:魔杖如匕首,犀利而專精;中國武術似長劍,博大且深遠。習武者當如【周易·繫辭】所言"天下同歸而殊途",取彼速成之技以應急,守我文化之根以立本,方為武道正途。
龍圭 發表於 2025-7-12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菲律賓魔杖之實戰特性與武學價值

菲律賓魔杖(Arnis、Eskrima或Kali)乃東南亞武學體系中之瑰寶,其以短棍技法為核心,融合刀劍原理,形成一套極具實戰效能的武技系統。觀其對抗視頻,可見其技術特點鮮明,與中華傳統武術相較,各有千秋。

一、技術體系之特點

菲律賓魔杖最顯著者,在於其"流動式防禦反擊"理念。其技法不尚固定套路,而重隨機應變,講究"見招拆招"。其棍法多取中線,以三角步法配合,形成連綿不絕之攻防轉換。此與【孫子兵法】"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之理暗合。其技術體系包含十二種基本角度攻擊,涵蓋上、中、下三路,形成嚴密之攻防網絡。

二、實戰效能之分析

觀其對抗,可見其突出特點有三:其一,強調"武器即肢體延伸"之理念,將徒手與器械技法融為一體;其二,重視"同時攻防"(Defanging the Snake),即在防守同時實施反擊;其三,訓練方法貼近實戰,多以對練、模擬實戰為主,此與【紀效新書】所載"練為戰"思想相通。其技術簡練直接,少有花法,故於實戰中頗見成效。

三、與中華武術之比較

中華傳統武術如少林棍法、南枝拳等,亦講究器械運用,然更重"以巧破力"之內涵。菲律賓魔杖則偏向實用主義,技法更為簡化。二者各有側重:中華武術講究"由招熟而漸悟懂勁",重內修;菲律賓武術則直指實戰應用,重外效。然二者皆符合【吳子】"兵以治為勝"之要義,皆以系統訓練為根本。

四、武學價值之啟示

菲律賓魔杖之發展,給予吾人三點啟示:其一,武術生命力在於實用,須與時俱進;其二,簡單直接之技法往往最有效,此與老子"大道至簡"思想相通;其三,對抗訓練不可或缺,此乃檢驗武學真諦之關鍵。然其亦有所不足,如對內在修為之重視不及中華武術,此二者若能相互借鑑,必能相得益彰。

總而言之,菲律賓魔杖作為海外武學之代表,其技術體系完整,實戰效能顯著,值得武學研究之重視。然習武者當知,武術之至高境界,不在勝負,而在修身,此乃【易經】"自強不息"之真諦。無論何種武技,最終皆應回歸"止戈為武"之根本宗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