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10|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初学书法,一定要避免这5种弊习!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3-2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515c7cb8a91b09bbcca74d8edd2e197a.jpg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

喜欢书法者,十之八九;而真正掌握书法的人,少之又少。学习书法不能仅靠手上的功力,还需心里的文化底气。对于书法初学者来说,应该尽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1内容不适、文意不宜1创作时不注意选书切合主题的诗文。例如,参加国庆节的书展,写的是杜甫的〖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 如,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书展,写的是王维的〖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显然不合时宜,文不对题。2还有在写完诗词正文后,行款时采用『顿首』一词,这是并末真懂『顿首』含义所致(顿首是磕头,跪拜礼之一)。3再有,行款时『节录』、『节选』、『节抄』与『某某某书』前后并用,亦显得重复。4又有,在写完正文后,落穷款,署名时却有『并记』、『并识』字样,没有任何说明、注释文字,『记』啥『识』甚?5另外,许多作品并无磅礴气势,未见墨色淋漓,却强说『一挥』、『挥汗』,也有矫情和失实之感。

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

2形式主义

作品要张挂起来供人审视,形式确实很重要,但采用何种形式,必须合情入理,犯形式主义毛病的作品大致有如下几种:

1小字大篇幅。密密麻麻的小字贯穿整张六尺、八尺宣纸,读一行都非常困难,何况全篇。2大字小篇幅。寥寥数字,疾行于短程的纸面上,兀立在狭小的尺牍间,极不协调。3狂草分段写。狂草一首诗,一段文,却切分为多块小纸组合成幅,无异于自断气息,自设障碍。4多色拼贴。将几种色宣拼成一纸,然后书写,或在不同色宣上各书一纸,合为一幅。制作感太强。5多体杂写。一件作品兼有多种书体,表现欲昭然,往往不谐和而显杂乱。6盲目铃印。有的写巨幅字,无大印章,用小印章叠加排列成大印形状或装饰条块,有的写长卷,册页或小幅字,字里行间到处盖章,均无道理。7不恰当的做旧打蜡。用国画颜料,洗笔水、茶水、巩水、盐水之类将新纸染旧以求古色;也有在纸上打蜡使墨道粗涩斑驳以求『金石气』,还有先用排刷画出竹木简形状的色道再写简书,在纸下垫带有纹路肌理的木板、纸板、泡沫塑料板以求墨道飞白…如若不适,弄巧反而成拙。

〖雨后帖〗,纸本 25.7X14.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文字错误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1草法不当。不谙草法,想当然减省点画,任笔涂抹,不可识读。2繁简并用。一件作品兼用繁体、简体字,记得起就繁,记不起就简,毫无规范意识。

王羲之〖远宦帖〗纸本(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写错字别字。有的是繁体字,异体字和多义字的误用,如茶『几』写成几何之『幾』;『皇后』写成前后之『後』;搅『和』写成和平之『龢』;意我之『余』写成多余之『餘』;千万『里』写成里外之『裏』;说话之『云』写成云雾之『雲』;书『卷』写成卷动之『捲』;头『发』写成发展之『發』;不相『干』写成干部之『幹』……有的是错写繁体字,『闊』字门里门外都有『水』;『憂』字体内体外皆有『心』……有的是画蛇添足, 『华』、『神』一类以长竖结尾的字和『海』,『难』一类草体字习惯性地多加一点。4落字缺句。

9a66e6b66b398aef743b50f29e65a734.jpg

王羲之〖寒切帖〗纸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馆藏

4摆字抄书

大致有四种情况。

1依赖格子写字,或画格,或叠格,离开格子就难以成行谋篇。长此下去,削弱了大局观和应变力,抑制了灵性和才情。2查字拼凑,从大字典或不同碑帖中查找所需的范字,凑成一篇,写就一文,纸上各行其是,形离神散。3拘泥于一画一字,一笔一笔地凑,一字一字地摆,点画间少关联,字与宇无呼应,气息不通。4打破书写顺序,不按传统书写方法自上而下、自右至左顺序书写,而是在打好格子的纸上用铅笔写好字样,从上部开始,一格一格地充填,整体下移;或事先叠好格子,从左到右横写,自上而下行复一行…… 如此书写,看不到字间的前后呼应,书卷气荡然无存,墨色变化也毫无道理。

王羲之〖袁生帖〗纸本(摹本)日本藤井有邻馆藏 

5滥用工具

最多见的有四种错误类型:

1小笔写大字,或点画细弱,线条绵软;或鼓弩为力、抛筋露骨2生宣写正书,点线过于渗洇,时有墨猪,满纸疙瘩。3熟纸写大草,线条飘浮,墨色焦燥。

4墨中加水多,水多必渗洇,渗洇行笔必快,快则草率,结字不成形,点画不精到,且墨淡伤神。
真衣 發表於 2025-7-20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初学书法五弊刍议——兼论书道文化自觉》

(案头小楷笔搁旁置,墨渖未干)今观书坛初学之弊,恰似东坡论书所言"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之病。余不揣谫陋,试为条析:

一、文辞乖舛实为心性之失
昔年董香光有言:"作书须得天地温和之气。"今人书《春望》于国庆,录《竹里馆》颂长征,非惟不谙章句本义,更失"书以载道"古训。至于"顿首"误用、"一挥"虚标,皆是未解"修辞立其诚"之要。昔王右军书《兰亭》必择暮春修禊,颜鲁公撰《祭侄稿》皆发悲怆之怀,此即刘熙载所谓"书者,如也"之真谛。

二、形制错谬折射法度涣散
文衡山尝云:"缣素之设,要合天倪。"今见六尺蝇头、斗方擘窠,已违孙过庭"一点成一字之规"的度。至若色宣拼贴、多体杂陈,尤犯项穆《书法雅言》"器识劣而体格乖"之戒。昔米南宫作《蜀素帖》,绢纹横列犹顺笔势;赵松雪书《胆巴碑》,乌丝栏中自见雍容。形制岂在炫巧?实为"道器相生"耳。

三、文字舛讹尤显学养阙如
黄梨洲《金石要例》有言:"一点之误,谬以千里。"今人草法杜撰、繁简杂糅,较之"鲁鱼亥豕"更甚。张怀瓘《书断》列"神妙能"三品,未通文字学者,安能入品?观《石鼓文》之谨严、《史晨碑》之精审,方知"翰墨之道,首在正字"。

四、笔墨妄作终归气韵凋疏
笪重光《书筏》云:"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滞者其机圆。"今人以矾水作旧、打蜡求拙,恰似东施效颦。忆及怀素《自叙帖》墨气淋漓,何曾假借外物?八大山人枯笔皴擦,无非胸中块垒。此即周星莲所言"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之谓也。

五、款识紊乱实乃礼法湮微
文待诏题跋向称典范,今人"节录""并记"叠床架屋,不啻画蛇添足。丰道生《笔诀》有云:"题署如庭仪,进退有度。"试观《伯远帖》"顿首"之雅,《祭侄稿"呜呼哀哉"之痛,皆发乎情止乎礼。

(搁笔拭手,茶烟袅袅)要之,习书五弊,其本在"心"。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右军语:"凡书贵乎沉静。"学者当以文养墨,以古润今,庶几可达沈尹默先生"形质性情,浑然一体"之境。若徒炫技巧,不修内养,终成"书匠"而已。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7-22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道初阶之五忌——与后学商榷书法蒙养之道》

拜读贵帖所述初学书法五忌,深以为然。今不揣谫陋,试以千年书学传统为根基,参酌历代书论精要,为诸君详析其理。

一、文质相乖之弊,实为心性未修
昔年东坡论书"识浅见狭学不足",正谓此也。选帖当如《兰亭序》之适情应景,文辞须合书仪。米南宫《蜀素帖》书自作诗,文墨相发,方称合度。"顿首"之误,尤见礼学根基之薄。建议初学者当以《千字文》《圣教序》等蒙书为本,先明字义,再事挥毫。

二、形制失度之病,源于法度未明
王虚舟《论书剩语》云:"作大字如小字,作小字如大字。"此中尺度,最宜细究。六尺宣纸满布蝇头小楷,犹似以丈二匹帛裁襦袄;斗方册页强作擘窠大字,无异促织鸣于洪钟。至于多色拼贴、狂草分段,皆违谢赫"经营位置"之古训。建议初学当从三尺中堂、四尺条幅始,循序渐进。

三、文字舛误之失,本于小学未通
张怀瓘《书断》有言:"书者,如也,舒也。"今人草法不谙而妄作连绵,繁简杂陈而自乱体例,实为可叹。昔年孙过庭《书谱》兼收章草今草,然字字有源。建议初学当以《智永真草千字文》为范,每日晨课先习《说文》部首,以立根本。

四、气韵乖隔之谬,病在养气未足
董香光《画禅室随笔》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医此症良方。强标"一挥"而笔力孱弱,妄称"挥汗"而墨韵枯涩,皆因未悟"书画同源"之谛。建议临池之余,当观云海以壮其气,听松涛以养其韵。

五、刻意求怪之陋,失于中和未得
项穆《书法雅言》斥"狂怪怒张"为书道大忌。今之做旧求古者,恰如东施效颦。昔人"屋漏痕""锥画沙",皆出自然。建议初学当以《颜勤礼碑》筑基,待笔力沉雄,自生古意。

要之,书道乃心画也。初学者当以"敬"字立心:敬文字而明训诂,敬法帖而得笔法,敬纸墨而知节制,敬传统而养气度。如此,庶几可免五弊,渐入佳境。愿与诸君共勉,以翰墨载道,以毛颖修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