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95|回覆: 2

[中醫理論] 朱南孫·繼承創新,衷中參西

[複製連結]
董莉 發表於 2018-3-23 17: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審陰陽,看動靜,是以陰陽兩綱爲統帥,提綱挈領,執簡馭繁,是辨人體陰陽之盛衰,察氣血虛實動靜,把脈婦科疾病變化之法。

•朱南孫在『肝氣不舒,百病叢生,尤以婦人爲先』的基礎上,提出了『治肝必及腎,益腎須疏肝』『肝腎爲綱』『肝腎同治』的婦科病臨床治療學說。

古人有云:『有一代之政教風尚,則有一代之學術思想。』業醫亦如此,朱氏婦科懸壺百年,醫人無數,杏林滿園,桃李滿天,其學術思想沉澱厚重而別具一格。國醫大師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朱南孫總結前人經驗、結合七十餘年臨床積累,對朱氏婦科學術思想加以總結,得出朱氏婦科學術思想爲:資天癸,理肝氣,經帶通調;究奇經,養氣血,毓麟之本;君臣精專,佐及兼證,善用藥對;診治婦疾,經孕產乳,適時爲貴。

朱南孫雖承家學,但從不囿於門戶,涉足杏林七十五載,虛心勤勉,熟讀經典,通曉現代醫理,臨證思維活躍,觸類旁通,懸壺海上數十載,虛心勤勉,博採眾長。在前輩的學術中,又匯入李東垣的脾胃學、朱丹溪的滋陰降火說、張景岳的溫陽益腎論及唐容川、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法,並揉和進陳自明、傅青主等臨床大師的精髓,融爲一爐。她破除門戶,揚長抑短,衷中參西,追求創新,大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朱氏婦科。

衷中參西,務求實效

朱南孫曾先後求教於徐小圃、丁仲英、唐吉父等名家。二十世紀50年代倡言中西醫結合時,朱南孫十分尊重向她學習的西醫同道,在臨診中時時注意與他們切磋診治疾病的心得。她認爲,醫學在發展,中醫學應吸取現代科學技術和診斷手段,藉以提高臨床療效,並由此探討中醫中藥的奧秘。這一思想貫穿於朱氏整個醫學實踐。朱南孫將『治血證以通澀並用爲宜』的學術經驗加以演變,以『失笑散』爲君,選擇其祖父所創製『將軍斬關湯』中數味主藥,更新爲一首具有祛瘀生新止血之效,治療重症崩漏的驗方。又同樣以『失笑散』爲君,配古方『通幽煎』『血竭散』中諸藥化裁成一首治血瘀型重症痛經的驗方——加味沒竭湯(即化膜湯),並運用了現代科學方法系統地研究了驗方『加味沒竭湯』治療痛經的機理,取得可喜成果。對輸卵管阻塞性不孕,她主張整體調節(中醫藥調治)和局部治療(輸卵管通液)相結合,療效明顯提高。對已用西藥調節月經周期、控制出血的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證的患者,中藥則重在化瘀散結;若是功血病人,則以固本復舊爲法。如此取中西藥之長、注重臨床實效的精神值得後輩學習。

從合守變,燮理陰陽

精於臨床,善於總結,她將婦科治法的運用精煉爲『從、合、守、變』四個方面,以四法爲原則,燮理陰陽,貫穿辨證施治。『從』者,反治也。如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若經少、經愆、乳少、經閉,症似靜閉,應以動藥通之、導之,然審證屬精血不足、元氣衰憊者,當充養精血,調補元氣,以靜待動,『血枯則潤以養之』,即以靜法治靜症。再如崩漏、帶下、狀似動泄,當以靜藥止之、澀之,究其病因,則屬瘀阻、症積、濕蘊,須以動治動,用化瘀、消症、利濕法治之。

『合』者,兼治也。病有夾雜,動靜失勻、虛實寒熱錯雜,制其動則靜愈凝,補其虛則實更壅。朱氏臨證寒熱並調、七補三消,通澀並舉,藥應兼用。如治血瘀崩漏不止,以通澀並用調治;體虛證實之症瘕之證,用攻補兼施,常以莪朮合白朮,消補相伍,寓攻於補。

『守』者,恆也。對病程較長,症情複雜的慢性疾患,辨證既確,堅守原則,『用藥勿責近功』,緩緩圖治,以靜守待其功。如治血枯經閉,以補充經源爲先,證不變,守法守方,待經血充盈,出現乳腹作脹等行經之兆時,因勢利導,通利經遂。

『變』者,變通也。治病貴在權變,法隨證變,並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及時調整治法。如實證痰濕阻絡型閉經,先化痰疏絡,待濕化痰除,地道得通,邪去正虛,當及時轉變治法,或調補氣血,濟其源流,經水自調。

『從、合、守、變』四法分述有異,皆緊扣病機,寓哲理於醫理,管窺朱氏婦科臨證經驗之豐富。

審慎動靜,達於平衡

朱南孫臨診圓機活法在握,辨證論治進退有序。她認爲動靜乃陰陽之兆,陰陽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以平爲期;女子以血爲用,氣爲上帥,貴在調和。認爲診治婦科疾患的要領歸納爲『審陰陽,看動靜』,作爲臨證之原則。審陰陽,看動靜,是以陰陽兩綱爲統帥,提綱挈領,執簡馭繁;審陰陽,看動靜,是辨人體陰陽之盛衰,在婦科則察氣血虛實動靜,把握婦科疾病變化之態勢,動之疾治之以靜藥,靜之疾加之以動藥,動靜不勻者,通澀並用而調之, 更有動之疾復用動藥,靜之疾再用靜藥以療之。

君臣精專,善用藥對

朱南孫臨診,胸有定見,素以師古而不泥古著稱。其治方多在十味左右,不超過十二味,組方嚴謹,味味有據,尤擅用藥對,自成特色。女子以血爲本,血症中尤以血崩最爲兇險,醫家每每感到棘手。南山公早年創製出著名治嚴重血崩的驗方——『將軍斬關湯』,小南先生沿用並推廣之,認爲有『補氣血而驅余邪,祛瘀而不傷正』之功。後經朱南孫『治血證以通澀並用爲宜』的學術經驗加以演變,以『失笑散』爲君,選擇『將軍斬關湯』中數味主藥,更新爲一首具有去瘀生新止血之效,治療重症崩漏的驗方——加味沒竭湯,以其獨特療效被納入國家級科研項目。朱南孫處方講究配伍,或相須相使以增效,或相反相逆建奇功,可謂『游於方之中,超乎方之外』。藥味不多,藥量適中,依病情而定。如病體急虛,過補壅中,藥量宜輕,常用6~9克,緩緩進取,漸收功效。朱南孫主張擇藥儘量少用氣味難聞、難以入口之品,並告誡學生要全面掌握藥性。如苧麻根有養陰清熱止血安胎之效,又有潤腸通便之力,尤益於陰虛血熱胎漏伴便結不暢之先兆流產者,脾虛胎漏用之無益。再如莪朮,有開胃之效,症瘕痞結納呆者多用。

經孕產乳,適時爲貴

朱南孫臨證施治,強調注意婦女經、孕、產、乳四期變化及少年、青年、壯年、生育期、更年期、絕經後等年齡階段的區別。

婦女經、孕、產、乳不同時期的生理病理變化及常見病症具有極大的不同,故用藥也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例如痛經的治療需掌握給藥的時間性、階段性。氣滯宜在行經前幾天有乳脹、胸悶、小腹作脹時服藥,疏肝調沖則經水暢行;血瘀者,行經初期,經水澀滯,腹痛夾瘀時,宜活血調經,瘀散經暢,腹痛可消;虛證者,宜平時調補,體質漸壯,即便行經期間不服藥,痛經也會漸漸減輕。痛經又有婚前婚後之別,婚前痛經較爲單純,大多屬先天肝腎不足,氣血虛弱,或寒凝血瘀之類;婚後痛經常夾房事不潔之濕熱瘀滯證,治當有別。

從肝腎論治婦科疾患,是朱氏婦科學術思想之精華。朱南孫從肝腎同源及沖任隸屬於肝腎這一生理關係出發,在其先父朱小南先生『肝氣不舒,百病叢生,尤以婦人爲先』見解的基礎上,提出了『治肝必及腎,益腎須疏肝』『肝腎爲綱』『肝腎同治』的婦科病臨床治療學說,貫穿臨床實踐,並指導後學,自成一派。朱南孫辨證用藥,依據病情或月經周期變化,或單清不補,或清補並舉,總使肝腎水木相滋,平衡協調。常以柴胡、黃芩、廣鬱金等疏肝、清肝方中配以女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益腎之品;在滋補肝腎方中少佐青皮、川楝子等疏達肝氣之藥,並強調經前肝氣偏旺,宜偏重疏肝理氣調經;經後腎氣耗損,宜著重補源以善其本。

『沖任損傷』在婦科病機中占核心地位。朱小南先生將沖任與臟腑、氣血、其他經絡的生理、病理關係結合起來,曾系統地論述了沖任的生理病理,並提出理法方藥。朱南孫深得其旨,對沖任虛損的研究更趨全面,認爲婚久不孕究其病源有邪侵沖任,胞脈阻滯之由;房事不慎易致熱瘀交阻,沖任阻塞;閉經尚有肝腎陰虛,沖任不足,血海空虛等,把婦科病機與沖任損傷緊密的結合起來。臨症時針對婦女月經周期沖任氣血盛衰出現生理性變化的特點,將補充沖任和疏理沖任分類組合,分別施用於月經周期的各階段,在調理沖任時,對邪留沖任者,治貴在通。(董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白定 發表於 2025-6-22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朱南孫婦科思想芻議:陰陽爲綱與衷中參西的學術範式】

朱氏婦科一脈承自【內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的核心理念,朱南孫先生以"審陰陽,看動靜"六字真言,將婦科辨證提升至哲學高度。其以陰陽兩綱統攝氣血虛實之辨,實得【景岳全書】"醫道雖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陰陽而已"的三昧。考其"肝腎爲綱"學說,既承【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任脈虛"之經旨,又融匯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在肝主疏泄與腎司封藏之間構建起動態平衡體系,此乃對傳統"調經肝爲先"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朱氏學術體系之精髓,見於"資天癸-理肝氣-究奇經"十二字心法。其以天癸爲先天之本,肝氣爲樞機之要,奇經爲胞宮之系,暗合【臨證指南醫案】"八脈隸乎肝腎"之奧義。尤值稱道者,是其將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的溫補思想與傅青主【傅青主女科】的清泄之法熔於一爐,形成"君臣精專,佐及兼證"的組方範式。如治崩漏以失笑散爲君,取【和劑局方】"瘀去新生"之理,佐以將軍斬關湯中蒲黃、五靈脂等藥對,既守丹溪"血見黑則止"之訓,又參現代凝血機制研究,堪稱古今匯通的典範。

其"衷中參西"實踐尤具啟示意義。觀其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外合【醫林改錯】"血瘀論"而內參現代輸卵管通液術,正應【醫學衷中參西錄】"取彼之長,補我之短"之旨。至若化膜湯的創製,以【醫宗金鑒】血竭散化瘀爲體,以現代前列腺素抑制機制爲用,獲效者十之八九,此非"守正創新"之最佳註腳乎?

朱南孫先生七十五載臨證,始終秉持"陰陽互求"的辨證思維。其治子宮肌瘤,於西藥控周期之際,中藥專攻症瘕,正合【金匱要略】"緩則治其本"之要;療痛經頑疾,通澀並用,動靜相宜,深得【周易】"一闔一辟謂之變"之妙。這種"從合守變"的診療智慧,實爲當代中醫現代化進程中值得珍視的學術遺產。

要之,朱氏婦科學術體系既恪守"四診合參"的傳統診法,又積極吸納現代醫學檢測手段;既宗"辨證求因"的根本大法,又重視"辨病施治"的靶向干預。這種"以中爲體,以西爲用"的學術路徑,不僅豐富了中醫婦科學術體系,更爲傳統醫學的當代轉型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範式。後學當於此深思而力行之。
龍坊令 發表於 2025-7-27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朱南孫婦科思想之守正創新與衷中參西】

朱南孫先生之婦科思想,實乃當代中醫婦科領域"守門戶而能破藩籬,承古法而善立新說"之典範。其學術體系以"陰陽爲綱,肝腎同治"爲核心,既深得【內經】"審其陰陽,以別柔剛"之要旨,又融匯歷代諸家之長,更參以西學之技,形成獨具特色的診療體系。

一、陰陽爲綱的辨證體系
朱氏以"審陰陽,看動靜"爲辨證總綱,實本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的哲學基礎。其特色在於將抽象的陰陽理論具體化爲"察氣血虛實動靜"的診療準則,尤重"肝氣動態平衡"在婦科病機中的樞機作用。這種"以動靜察陰陽"的辨證方法,既承繼了張景岳"陰陽既辨,治則無失"的學術思想,又創新性地將氣血動態變化納入陰陽辨證範疇。

二、肝腎同治的學術創新
"治肝必及腎,益腎須疏肝"的治療思想,實發前人所未發。考【臨證指南醫案】雖有"女子以肝爲先天"之說,然朱氏通過七十載臨床實踐,發現肝鬱必耗腎精,腎虛常致肝亢的病理連鎖,遂創"肝腎爲綱"理論。其"資天癸,理肝氣"的治療原則,既取法朱丹溪滋陰降火之說,又融合傅青主調肝要訣,更參以唐容川活血化瘀之法,形成"疏養結合,通補兼施"的獨特治法。

三、衷中參西的實踐智慧
朱氏之"中西互參"絕非簡單疊加,而是以中醫理論爲主體框架,有機吸收現代醫學技術。如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其"整體調節與局部治療相結合"的模式,既保持中醫"調沖任,和氣血"的整體觀,又合理運用輸卵管通液術解決局部梗阻,實爲"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典範。其研發之"化膜湯",更通過現代藥理學研究驗證療效,開創了傳統方劑現代化研究的先河。

四、用藥之道的守變相濟
朱氏組方講究"君臣精專,善用藥對",其"將軍斬關湯"化裁而來的崩漏方,既承家學之秘,又融失笑散通澀並用之妙。觀其用藥,常以桑寄生配柴胡、熟地佐香附,剛柔相濟,動靜結合,深得【傷寒論】"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調平思想。

朱南孫先生之學術實踐啟示後學:中醫傳承貴在"守其神而變其形"。所謂守正,非固守方藥,乃堅守陰陽辨證之核心;所謂創新,非棄古從今,乃在傳統理論框架內消化新知。當今中醫發展,正當效法朱氏"以臨床實效爲歸,以病患獲益爲本"的治學精神,方能使岐黃之術歷久彌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