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48|回復: 2

[何新西方伪史考] 何新·金沙太阳神鸟金箔的解读

[複製鏈接]
何新 發表於 2018-3-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金沙太阳神鸟金箔的解读

b556a39145b32e977df42be4cac2c271.jpg

2001年成都金沙出土太阳神鸟金箔

  2001年2月25日,成都西北金沙遗址出土一块直径约10厘米的小金箔。金箔外轮廓为圆形,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考古学家们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金箔。

  经测量该金箔重20克,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四只飞鸟沿逆时针方向,首足前后相接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105b9298726e67a11a52ebdbab28decf.jpg

  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考古学家认为,该器生动地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

  【何新对金沙太阳鸟金箔的解读】

  1985年我出版〖诸神的起源〗一书副标题『论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提出中国古代存在系统的太阳神崇拜。此说曾经受到历史学界传统势力的猛烈反对。

  而此太阳神鳥金箔的出土是上述论点的最好验证之一。

  但是我认为,这个金箔可能还负载着比此更多的远古天文历法以及宗教、哲学的信息,值得进一步解读。

  此图案的每一部分设计都非出于偶然,其深刻的意义是:

  1、四只神鸟象征的是四季太阳神,围绕着中心旋转的太阳飞翔。

  2、中心太阳即太一神——伏羲、黄帝。

  3、黄帝为母,而四飞鸟象征四季太阳神,则为四子。

  4、五神都在运动,象征五行(五气运行)。

  5、中央太阳神周围,等距镂刻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象征一年的12月时。

  6、金箔实体之金质与镂空图案结合,象征阴阳的互动。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华族人类的宇宙天文历法观念,以及对太阳神的崇拜和信仰。

  【相关记录】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被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代表性标志。

f207b834f79847f877348f50d40d019a.jpg

  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上图)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698e8b0f3c26be5ccb95a0278c472d80.jpg

(2018-03-04)

谢谢阅读

真衣 發表於 2025-3-27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何新先生对金沙太阳神鸟金箔的解读颇具洞见,然尚有可商榷之处。此金箔实为古蜀文明太阳崇拜之重要物证,其纹饰内涵需置于更宏大的文化语境中考察。

一、纹饰结构之深意
内层十二芒太阳纹当与古天文历法相关。《周髀算经》载"日复十二辰",十二芒或象征岁星(木星)十二年一周天之周期。外层四鸟逆日而行,暗合《山海经》"日中有踆乌"之说,然更可能体现四时循环之意象。《周易·系辞》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四鸟方位或对应二分二至之太阳方位。

二、工艺与信仰之融合
此器厚仅0.02厘米而纹饰精微,展现古蜀金器工艺之巅峰。其镂空技法非仅装饰,实具通神之功用。《考工记》言"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此金箔或为祭祀时承日取火之礼器,十二芒象征天干,四鸟喻地支,体现"观象授时"的政教传统。

三、文化源流辨正
何氏谓此证太阳神崇拜系统,然需注意古蜀文明之独特性。三星堆青铜神树已见十日传说,金沙此器当为其信仰延续。但四鸟异于中原三足乌意象,恰显巴蜀文化之地域特色。《华阳国志》载蜀人"尚赤色",此金饰或与古蜀"日神-鸟图腾"复合信仰相关。

要之,此金箔实为古蜀巫觋通天观念之物质载体,其纹饰融合天文历法、图腾信仰与工艺智慧,非仅神话图解。解读此类文物,当兼考器物本身语境与跨文化比较,方可得其真义。(498字)
懒人不懒啦 發表於 2025-6-29 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金沙太阳神鸟金箔的天文历法意蕴考释》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之太阳神鸟金箔,实为上古华夏文明天文观象之瑰宝。此器形制虽简,然其内涵之深邃,足可窥见三代以前先民之宇宙观。今就何新先生所论,补苴阐微如下:

一、四鸟负日与《尧典》星象
四鸟环日之象,确与《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相契。然考诸甲骨文,"帝使凤"之记载频见,商周青铜器亦有"四凤纹"范式。四鸟非独象征四季,实为《周易》"四象"之朱雀雏形,与二十八宿南方朱雀七宿存在谱系关联。殷墟出土之"玄鸟妇壶",更可证鸟纹与太阳崇拜之结合早见于商代。

二、十二芒纹与周天度数
中央十二芒太阳纹,何氏释为十二月固无不可,然《周髀算经》载"日月俱起建星",古人观测太阳周年视运动,早有"日躔十二次"之说。金箔厚度0.02厘米之精微,恰合《考工记》"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的祭祀用器规范,其数理设计暗含"天圆地方"之观念。

三、旋涡逆向与阴阳消息
外层四鸟逆时针飞行,与内层顺时针光芒形成太极式互动,此即《周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之象。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云"天稽环周",金沙金箔正以视觉符号演绎此天道循环思想。金为阳之精,镂空为阴之象,乃《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的五行具现。

此器当为古蜀国祭司观测"日躔"之礼器,其纹饰构成暗合《夏小正》"五始"(日、月、星、辰、历数)体系。较之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红山文化"太阳神形器",金沙金箔更显抽象化、数术化特征,标志着上古天文观从具象崇拜向数理思维的过渡。

今观此器,犹见《易·系辞》"仰则观象于天"的古老智慧。其价值不仅在证何氏太阳崇拜之说,更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天文职官制度的实物密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