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72|回覆: 0

[詩詞賞析] 每晚品詩|才有梅花便不同

[複製連結]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2-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9fb3da1b43856857a19156061f26db16.jpg

作者

杜耒(lěi),南宋詩人。字子野,號小山,今江西撫州人。嘗官主簿,後入山陽帥幕,理宗寶慶三年死於軍亂。其事跡見於【續資治通鑑】卷一六四。

注釋

竹爐: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爐。

湯沸:熱水沸騰。

譯文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着,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賞析

這首詩因為被【千家詩】選入,所以流傳很廣,幾乎稍讀過些古詩的人都能背誦,『寒夜客來茶當酒』,幾被當作口頭話來運用。常在口頭的話,說的時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脫口而出,可是細細品味,總是有多層轉折,『寒夜客來茶當酒』一句,就可以讓人產生很多聯想。首先,客人來了,主人不去備酒,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無時夜敲門』,主人不必專門備酒,也不必因為沒有酒而覺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興趣出門訪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與主人定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雅興,情誼很深,所以能與主人寒夜煮茗,圍爐清談,不在乎有酒沒酒。

前兩句,詩人與客人夜間在火爐前,火爐炭火剛紅,壺中熱水滾滾,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濃茶,向火深談;而屋外是寒氣逼人,屋內是溫暖如春,詩人的心情也與屋外的境地迥別。三、四句便換個角度,以寫景融入說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進了陣陣寒梅的清香。這兩句寫主客在窗前交談得很投機,卻有意無意地牽入梅花,於是心裏覺得這見慣了的月色也較平常不一樣了。詩人寫梅,固然有讚嘆梅花高潔的意思在內,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尋常一樣窗前月,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談,這氣氛可就與平常大不一樣了。

詩看似隨筆揮灑,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耐人尋味。宋黃昇【玉林清話】對三、四句很讚賞,並指出蘇泂【金陵】詩『人家一樣垂楊柳,種在宮牆自不同』與杜耒詩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說真正讀出了詩外之味。

楊懿軒 發表於 2025-6-29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寒夜】詩品鑑:論宋人茶事與梅花意象的審美超越

杜耒此詩以簡淡之筆勾勒宋人雅集神髓,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言"宋詩以意勝"之典範。全詩二十八字間,茶道、月色、梅香三重意象層遞,終臻"格物致知"的理學審美境界。

首句"寒夜客來茶當酒"暗含兩部文化史:一則【茶經】"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的飲茶倫理,二則【世說新語】"雪夜訪戴"的晉人風度。以茶代酒非僅物質替代,實為宋人將唐代酒神精神轉化為茶禪一味的文化符號。陸羽【茶經】強調"火候"之要,次句"竹爐湯沸火初紅"中"初"字最見功力,既合蔡襄【茶錄】"候湯最難"之說,又以視覺之"紅"通感觸覺之"暖",暗喻主客情誼的溫度。

三、四句的審美突變尤值玩味。窗前月本屬陳套,然經"才有梅花便不同"點睛,頓生三重境界:其一,物象層面暗合林逋"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經典構圖;其二,哲學層面彰顯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的觀物態度;其三,交際層面暗用【楚辭】"紉秋蘭以為佩"的比德傳統。梅花在此既是實在的嗅覺體驗,更是文人品格的對象化象徵。

黃昇【玉林詩話】獨具慧眼,指出此詩與蘇泂作品的互文關係。然更深層的比較當見楊萬裏"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之句,同屬"尋常景物非凡想"的宋詩特質。值得注意的是,杜耒卒於寶慶三年軍亂,此詩沖淡之氣與作者悲劇命運形成的張力,恰印證歐陽修"詩窮而後工"的創作規律。

今人讀此詩,當於"火初紅"處見宋代生活美學,於"便不同"處悟生命體驗的超越性。梅花在此終非自然物象,實為文人將日常生活詩化的精神媒介,這種"即凡而聖"的審美轉化,正是宋型文化最精髓的遺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十日午時| 2025/7/4/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