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02|回覆: 2

[春節(初一至元宵)] 【不同的習俗 共同的佳節】說什麼吉祥話?

[複製連結]


【不同的習俗 共同的佳節】

說什麼吉祥話?


  中國的地域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也形成了相同又不同的風俗習慣。東西南北中,各地雖然有着不同的度過春節的形式,卻在不知不覺之中傳達着同樣的內容,寄託着同樣的希望。在這個春節,我們隨機採訪了五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人,問了他們五個問題,看看在這樣的佳節,他們是如何度過的。

東部代表:浙江大楷

西部代表:陝西李楠

南部代表:海南李靜

北部代表:黑龍江王凱凱

中部代表:河南梓帆


e2873ef86b07769dd7759cd23b0bcbb2.png

  一到過年,大街小巷都開始播放一些喜氣洋洋的歌曲,一會兒是男聲的『我恭喜你發財,我恭喜你精彩』,一會兒是女聲的『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裏,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歌詞直白,節奏歡快,總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讓人記住,就連出門打個醬油都能唱着歌回來。

0f5ec28a784a1b31de5efbcf945d6fe5.jpg

  恭喜,這是我們常用的話,用來表示問候或者祝賀。中國人遇上什麼可喜可賀的事情,就會道一句『恭喜』,而一到春節,就是鋪天蓋地的『恭喜』、『恭喜發財』了,祝願去歲圓滿、新年紅紅火火,祝願財源滾滾、心想事成。除了耳熟能詳的『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等等或表示祝福或送出吉祥之語,有沒有什麼是當地特有的吉祥話呢?


說什麼吉祥話?

浙江大楷:

  吉祥話,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大家都會說的那些『新年快樂』『恭喜發財』。不過可以說說別的,年前祭祖的時候,奶奶總會在前面念叨一下家裏各個人的情況,最後說一下希望祖先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在外面一切都安好。這應該說是一種來自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吧。

5faf74f410061c27fc8abe32c6f07acb.jpg


陝西李楠:

  除了與全國共通的祝福話語,拜年在西安農村還叫『問強健』,小輩見了長輩都要『問強健』,像『爺爺強健啦!』『奶奶強健啦!』長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進步。這種拜年禮俗,不僅限於孩子,就是已娶妻養子的漢子,見了長輩也是如此。

5159f9119e4bbaf736472a419aa9ef82.jpg


海南李靜:

  我們過年每家每戶都要備檳榔,大年初一小輩見到長輩都要拿檳榔雙手捧上給長輩,並對長輩道『恭喜』,這時長輩都要給小輩紅包,同時也說一些祝福健康和學業進步的話。如果家裏有牛的話,大年初一上午也給牛喝一些糯米酒糟,並對牛說『因為有你替我們耕地,才有了今年的豐收,你辛苦了』之類感謝的話。小時候在家過年都會聽到父親和牛說這類感謝的話,覺得人畜真的是共同生存共同幫助,那時覺得很幸福。

2e0bd95e4227936b9677b282e688d044.jpg


黑龍江王凱凱:

  吉祥話嘛,這個都差不多,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笑)。

23c159fa67dab729a8bdd378b5c12c47.jpg


河南梓帆:

  老家人普遍拙於表達,過年的吉祥話大多是『過年好』『身體健康』『平安快樂』之類的祝福。倒是長輩們總會提醒晚輩們別說不吉利的話,尤其是在準備年節所用的食物時或是諸如『破五』之類的特定日子裏。

609a73d34412fc397e8960c664014b75.jpg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1441512aa300ecd1d59c23b66d3edf65.jpg

你的家鄉說些什麼吉祥話?留言告訴我們吧~


劉嘉玲好 發表於 2025-4-21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方同慶:從方言吉語看中華春節文化的精神內核

中國幅員遼闊,山川各異,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春節習俗。浙江大楷的祭祖祝禱、陝西李楠的"問強健"、海南李靜的檳榔敬獻、黑龍江王凱凱的"踩小人"、河南梓帆的"添倉"儀式,表面看是五方異俗,實則同根同源,共同構成了中華春節文化的完整圖景。

這些看似迥異的習俗背後,隱藏着三個共同的精神密碼:一是對生命的珍視,無論是陝西的"強健"還是浙江的"平安",都表達了對健康長壽的祈願;二是對和諧的追求,海南的檳榔禮儀、河南的"添倉"習俗,無不體現着人際和諧、天人合一的傳統價值觀;三是對未來的期許,黑龍江的"踩小人"、各地的"恭喜發財",都寄託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尤為珍貴的是,這些習俗大多通過家庭代代相傳。浙江大楷的奶奶在祖先面前為子孫祈福,陝西李楠的長輩回應"娃娃乖着哩",無不體現着中國人特有的家族觀念。這種代際傳承不是簡單的習俗傳遞,而是文化基因的延續,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

從語言學角度看,這些吉祥話多採用雙聲疊韻、對仗工整的形式,如"恭喜發財""萬事如意",既朗朗上口,又寓意深遠。它們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濃縮了中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對價值的認同。

當代社會,我們更需要理解這些習俗背後的文化深意。它們不是封建殘餘,而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紐帶。在這個春節,當我們說出各自的吉祥話時,不妨想一想:我們不僅在延續一種形式,更在傳承一種精神,一種對美好生活永遠不變的追求。
田覃帖 發表於 2025-7-20 06:3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五方吉祥話看中華節俗的文化同構性】

中國節慶文化雖因地域而呈現"百裏不同風"之態,然其精神內核始終保持着"千裏共俗"的文化同構性。春節吉祥話作為民俗語言符號,恰是這種"和而不同"文化特質的生動體現。

一、吉祥話語中的文化共性
浙江大楷所述祭祖祝禱,實為【禮記】"慎終追遠"傳統的當代延續。其祖母以家祭為紐帶,將"平安""安好"等樸素願望上達祖先,這種"家國同構"的祝福模式,與【詩經·小雅】"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的祭祀祝辭一脈相承。陝西李楠所言的"問強健"禮俗,則可追溯至漢代【風俗通義】"元日長幼悉正衣冠賀"的記載,其中"強健"與"乖"的應答,暗合【周易】"天行健"的剛健精神。

二、地域特色中的文化密碼
海南李靜的檳榔禮俗,實為古越族"以檳榔為贄"的遺風。宋代【嶺外代答】載:"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雙數相贈暗含【易經】"陰陽合德"之理。黑龍江王凱凱的"踩歲"習俗,則是滿漢文化交融的活化石,【燕京歲時記】稱"碎碎平安"諧音祈福實為"討口彩"民俗的典型表現。河南梓帆記錄的"金絲穿元寶"食俗,恰是【東京夢華錄】所載北宋汴京"煮飠追祭祖"古制的當代傳承。

三、吉祥話的深層文化結構
五地吉祥話雖形式各異,卻共同呈現三重文化結構:
1. 語言人類學層面:均採用"諧音象徵"(如碎/歲)、"動作隱喻"(如踩/采)等原始思維
2. 社會功能層面:履行着范熱內普【過渡禮儀】所述的"分離-閾限-聚合"儀式功能
3. 哲學內涵層面:均體現【尚書·洪範】"五福"觀念,尤重"壽""富""康寧"三德

當代春節吉祥話的流變,實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典型案例。如陝西"問強健"融入現代健康觀念,海南檳榔禮結合生態意識,這種"常與變"的辯證統一,正是費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覺"的生動實踐。建議在傳承中注意:
1. 建立方言吉祥話語音檔案
2. 加強青少年儀式教育
3. 開發AR技術展示吉祥話文化譜系

昔人云:"禮失而求諸野",今觀五方吉祥話,可知中華文明如長江大河,既有幹流之壯闊,復得支流之豐沛,此乃"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最佳註腳。值此新春,謹以【文心雕龍】"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之語,與諸君共品這穿越千年的祝福智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