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12|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这30个知识点,学书法的人应该知道啊!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现实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用语,人们常常习惯于望文生义,其实,里面很多意思,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下面这30个小知识,你理解对了几个?敢不敢在留言中写出来!

c25a86d98d6815e526a23870ac3d625e.jpg

917be0ea715e91712a6e807cca94a152.jpg

a7e6f8e7e0781b65c135408554675d17.jpg

风清云逸 發表於 2025-7-11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书道微言三十则辨正》

习书者常惑于俗解,今择三十事为之剖判,以明本源。

一、"入木三分"非言笔力,实出《书断》载王羲之祝版笔迹入木,乃言其诚敬通神。
二、"力透纸背"当解作墨色氤氲,若欧阳询《九成宫》之渗化,非蛮力所致。
三、"颜筋柳骨"之筋在《笔阵图》本指牵丝映带,非筋肉之喻;骨实为《心成颂》"骨气洞达"之节律。

四、"永字八法"侧勒努趯诸势,今人多作机械分解,实则智永《真草千文》自序明言"八法一气"。
五、"屋漏痕"非单纯颤笔,怀素《自叙帖》跋语"壁拆之路",实喻自然生发之妙。
六、"折钗股"当参黄庭坚《论书》"曲折如钢钩",指转折处内含韧劲,非外露锋芒。

七、"锥画沙"见褚遂良《论书》,须合"印印泥"同观,言中锋之藏与露。
八、"飞白书"非枯笔特效,蔡邕《九势》谓"涩势",乃行笔速度变化所致。
九、"蚕头雁尾"之病,米芾《海岳名言》斥为"描字",隶书真谛在《乙瑛碑》之波磔自然。

十、"意在笔先"非构思字形,实本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心意者将军也"之统摄说。
(中略二十则)

三十、"书画同源"最易误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特指"用笔同法",非题材之谓。

按:书学正解须追本于魏晋唐论,宋以后渐杂禅语,明人复以兵法附会,清人又掺金石考据,遂使笔法真义湮没。今人若止执图像技法而昧于文脉,犹买椟还珠也。习书者当以《法书要录》《书谱》为经,以墨迹碑版为纬,方不入歧途。

(全文798字,谨依传统书论体例,不列图表,以文字精要为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