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05|回覆: 2

[武術視頻] 陳家溝太極拳珍藏視頻,老師傅功夫怎麼樣?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廖目 發表於 2025-5-29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家溝太極拳視頻芻議——兼論傳統武術之"功"與"道"】

觀此陳家溝老師傅演練視頻,其拳架之工整、勁路之純厚,誠然展現陳氏太極"纏絲勁"之精髓。老拳師雙足如磐石生根,腰胯若磨盤運化,一招"金剛搗碓"沉墜發勁之際,衣袂震盪有聲,足見其六十年以上之功底。此非市井譁眾取寵之"太極操",實乃得真傳的守脈功夫。

細究其技法特徵有三:其一,嚴守"丹田內轉"要訣,每式轉換皆見腰脊爲軸之立體螺旋,符合【陳氏太極拳圖說】所載"纏法者,運中氣之法門"的古訓;其二,勁力表現剛柔互濟,單鞭之開合如弓張弦驚,玉女穿梭之柔化似水洇沙,深得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剛柔相摩,八卦相盪"之三昧;其三,呼吸與動作若合符節,雲手轉換時隱約可聞丹田吐納之聲,此即王宗岳【太極拳論】"氣遍身軀不稍滯"的具體呈現。

然當今觀眾常以"實戰能力"妄斷傳統武術價值,此實爲買櫝還珠之見。陳家溝太極之真髓,在於其承載的"武醫同源"文化基因。老師傅拳架中"掩手肱捶"之發勁,實與中醫經絡學說手三陰經的導引原理暗合;"護心拳"之守勢,更蘊含【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養生智慧。昔年陳鑫著【太極拳權譜】有云:"拳術乃小技,大道在養生",此視頻中老師傅八十高齡猶能運轉如飛,正是最佳註腳。

今人若欲窺太極門徑,當以此類傳統練法爲圭臬。建議習者注意三點:首重"立身中正"之基本身法,次察"節節貫穿"的勁路傳導,終求"形神合一"的意境修爲。切記陳王廷【拳經總歌】"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之要旨,方不致墮入"畫葫蘆而失其瓢"之弊。

此視頻雖短,已足爲傳統武術活態傳承之珍貴樣本。吾輩當以文化自覺之心珍視之,莫以西方格鬥標準妄加臧否。真正的功夫,終究是向內的修行。
梁姑 發表於 2025-7-29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家溝太極拳視頻芻議——兼論傳統武術之"功夫"境界】

(開篇稽古)
觀此陳家溝老師傅演練視頻,其拳架如"庖丁解牛,官止神行",深得太極"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三昧。考陳家溝太極拳自陳王廷創拳以來,歷經九代傳承,此老拳師之技法,實爲"守先待後"之活典範。

(技法析微)
其起勢"如臨深淵"之慎,雲手"似行雲流水"之暢,單鞭"若松生空谷"之穩,皆暗合王宗岳【太極拳論】"立如平準,活似車輪"要旨。尤見"金剛搗碓"一式,沉肩墜肘間勁力節節貫串,正是陳鑫【太極拳圖說】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典型體現。

(功夫境界考)
此老拳師已臻"形神合一"之境:外現"棉裡裹鐵"之形,內蘊"纏絲抽絲"之勁。其"掩手肱捶"發勁如弓弦乍斷,而"玉女穿梭"又似春蠶吐絲,剛柔相濟之妙,恰印證了【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精髓。較之時下某些"太極操"之浮華,此真"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的實修功夫。

(傳承價值論)
陳家溝拳譜有云:"理法相融,體用兼備"。此視頻珍貴處不僅在於技法展示,更在完整呈現了"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傳統訓練體系。其"慢練快用"之法度,"蓄髮相變"之節奏,皆爲當代武術傳承中漸趨式微的精華所在。

(結語勸學)
昔年孫祿堂言:"拳術之道,貴在得其真傳而善化之。"觀此老拳師演練,後學當悟:太極功夫非在奇巧,而在"守中致和";不在形似,而在"神意相守"。願諸君勿徒羨其形,當究其理,方不負先賢"延年益壽不老春"之武學本懷。

(按:視頻中老拳師某式勁路轉換處尤見功力,然網絡視頻畫質所限,某些精微處如眼神與氣息配合未能盡觀,是爲小憾。)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